周末玩什么:真香的国产“魂”味手游,“锈湖”系列全新作

500

我们还推荐了《虫虫学院》《自己》《疑案追声:黑面观音》这几款游戏!

“周末玩什么”是来自触乐编辑们的每周游戏推荐。每周末,我们都会各自推荐一款当周的新游戏(偶尔也会有老游戏),它们可能是PC或主机游戏,也可能是手机游戏,来供大家参考、选择;也可能是集体品评一款热门或有特色的游戏,给读者朋友们提供一款游戏的多个视角。

当你在周末赖床,没决定接下来玩点什么好的时候,不如来看看我们的选择里面是否有你感兴趣的,也欢迎读者和开发者朋友们向我们寻求报导。

陈静:《帕斯卡契约》(iOS)

关键词:魂Like、买断制、大制作

一句话推荐:“我为什么要在手机上玩魂Like……真香。”

500

《帕斯卡契约》(我玩的还是测试版)

我其实是给《帕斯卡契约》写了详细评测的,不过读者朋友们看到本周游戏推荐的时候,评测还没发,所以我就来先预热一下。

要推荐《帕斯卡契约》很简单:“魂”就完事儿了。它可能是目前为止在手机上能玩到的、最好的魂Like游戏,哪怕把范围拓展到所有魂Like游戏,它也能挤进第一梯队。考虑到这是个国内团队开发的游戏,就更加难能可贵——一般我不太愿意用“国产”这个标签,但国内主机游戏环境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一部分开发团队退而求其次跑去移动平台做主机级别游戏,也情有可原。

操作方面,熟悉“魂”的玩家基本能够无缝上手,轻重攻击、精力条、弹反、背刺、战技、加点,凭经验来一般不会有错。游戏一共有4个可用角色,每个角色的武器、能力、战斗方式都不同,这一方面用来替代了“魂”中的武器设计,另一方面延长了战斗时间,其中一个角色死亡,可以自动切换到另一个接着打。当然,就像我们吐槽《只狼》的复生只会让玩家死两次又两次一样,“换人再战”也不等同于降低难度。

500

熟悉“魂”的玩家能很快上手,右上角是可更换角色,非战斗状态下可以随时切换

真正直接降低游戏难度的是“负重者之卵”。根据官方介绍,在游戏第一张地图海格姆的山洞里,打败神像附近的精英怪即可获得这个道具,使用后可以加速理智恢复,避免一再陷入异常、崩溃状态。对于刚刚接触这类游戏的玩家来说,这是很实用的。

另一个降低游戏难度的设计是任务系统。比起“魂”系列和不少魂Like游戏直接把玩家扔进一张陌生地图全靠自己摸索,《帕斯卡契约》的任务链偏向线性,玩家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目标,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当然地图还是要跑),部分任务说明和NPC对话甚至会告诉玩家该去哪个方向。

500

清晰的任务线

出于移动平台机能限制,地图之间是靠“马车”连接的,并不能把所有内容直接做成一张开放大地图,这也决定了游戏流程必然偏向线性。与此同时,每张地图的设计都相当有特色,可探索的部分不少,配合支线任务和隐藏吉祥物(你可以找它们去换特殊物品),体验仍然不错。

500

每张地图上都有吉祥物“瑟吉”

不过,作为移动平台游戏,《帕斯卡契约》仍有一定的门槛和不足。最明显的一点是,直接在手机屏幕上搓玻璃和外接手柄的操作体验差别非常大,大到基本上就是两个游戏——或许这是因为我平时主机玩得多,不太适应虚拟摇杆,但我必须强调,如果你有手柄,那么最佳选择永远是接上手柄玩。

500

炼金获得的道具可以提升角色属性

500

在马车里和地图商人处都可以买东西

还有一些细节设计,比如负重者之卵效果无法取消,虽然能降低难度,然而一旦使用就必须把“简单模式”从头玩到尾;祭坛(相当于篝火)自始至终不能传送,想传送只能回到马车;可用角色升级点数、装备品共享,但天赋升级素材和键位设置不共享……小问题其实有不少,不过总体而言,这些都还可以通过时间和熟练度来适应,影响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搓玻璃和手柄的差距。

在硬实力方面,《帕斯卡契约》表现不错。世界观设定和演出能让玩家体会到“魂”味、克苏鲁味和“巫师”味,故事也相对完整。画面、音效、配乐在不同设备上的体验有所不同,但游戏也针对配置做了优化,就个人而言,使用iPhone 11(或更高机型)、iPad Pro,基本上是可以全程高画质的。

500

对话时的“巫师味”

《帕斯卡契约》采用买断制,售价45元。游戏上线之前,开发团队已经表示未来会推出DLC(不知是否需要付费)和多人PvE、PvP模式。直白地说,这个售价是物超所值,里面不含任何与“国产”相关的情怀税。对于玩家来说,它就是一个完成度高、质量不错的游戏,如果能接受魂Like类型,想试试“吃苦”,那就值得一试。

池骋:《The White Door》(iOS、Steam)

关键词:剧情、解谜、黑暗回忆

一句话推荐:虽然不是传统的“锈湖”系列,但依然是一口真气足。

《The White Door》是“锈湖”(Rusty Lake)系列的新作。这款游戏很反常地花了超过一年的时间制作推出——要知道开发组此前在5年内围绕着“锈湖宇宙”马不停蹄地做出了13款游戏,并且每一作都得到好评,这个成绩对一间由两人组成的工作室而言不可谓不耀眼。此前我也在周末推荐中介绍过其中的一款《逃离方块:阿尔勒》。

我没有完整地玩过“锈湖”系列的全部正作,因而对新作中埋藏的各种暗示和彩蛋不太过敏。然而,作为一款情节独立的游戏而言,《The White Door》的体验已经足够完整。最重要的是,它以一种颇具风格化的叙事讲述了一段令人伤感的回忆,并且将这种叙事恰如其分地融入游戏之中——就像“锈湖”系列的其他作品一样。

500

一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男人的日常生活

和从前的作品相比,最显而易见的不同大概就是分屏的设计。在游戏一半以上的时间里,主角都游荡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在房间里的走动会显示在左边,而与房间内的物品互动——这些行为构成了游戏的重要推进——则几乎在右边进行。

我一开始也没有觉出这种设计的妙处,直到进入主角的回忆当中时,游戏的画面不但变成了彩色,而且左边也更多承担了文字叙述的责任。那些文字在场景之外娓娓道来,用第一人称反应着主角在面对各种遭遇时的心理变化,其实也是在对玩家下达指示。这种指示几乎都很简单,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比如“我喝了一口咖啡”,玩家就要在画面右侧将咖啡拖拽到主角的嘴边。

500

直到你有一天拉动扳机……也只是像喝咖啡一样,轻轻一下

这种用Gameplay的机制模拟日常生活动作,使玩家更容易进入情境之中的设计并不少见,比如《Florence》就是一个例子。但我觉得《The White Door》对这种设计的运用更有一层内涵:主角醒来的时候发现置身于一间精神病院,而他每天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起床、梳洗、吃早饭、接受问询,以及在电脑上做记忆测验、吃晚饭、锻炼身体、睡觉,不能有一点差池——但凡早餐没有吃完,时钟就不会往前走,下一项日程就不会开始。

在这样的情况下,玩家在每天来回拖拽刷牙、一口口吃掉甜甜圈、喝完果汁和咖啡这些日程中感受到的沉闷无聊,其实正与主角在精神病院中的生活感受一致。

500

主角举枪自尽,然后在下一个场景里,将手指伸进了自己太阳穴上的窟窿里

500

而飞蛾也飞进了女主角的眼睛里,将她的眼睛变成了一片黑色的空洞

虽然解谜要素比往常的“锈湖”系列要少一些,但喜欢“锈湖”中恐怖感的玩家也不用失望——这可是“锈湖”,这种元素一定是少不了的,而它们出现在许多惹人心碎的地方。男主角是一个被记忆所困住的人,而作为一种精神延续,“锈湖”系列的一大主旨句“The past is never dead”(过往永远不会死去)也在游戏中反复出现——不要为那些逝去而感到痛苦,因为“它们永远在你的脑海中”。

在游戏中感受到的情感传递让我觉得特别珍贵。


牛旭:《虫虫学院》

关键词:独立、休闲、单人、物理效果、解谜、关卡

一句话推荐:想感受这款游戏的乐趣,前提是得不怕虫子。

我们在游戏里扮演过许多奇怪的角色、像是神经兮兮的大鹅、浑身抽搐的山羊,但你也许从没扮演过一群嗡嗡作响的虫子,比如苍蝇、萤火虫或者蜜蜂……假如你不会因为看着它们飞来飞去而感到恶心,那么这款由波兰独立游戏开发商Igrek Games(貌似只有一个开发者)制作的《虫虫学院》(Bug Academy)就会带给你乐趣。

500

这真的是一款关于飞虫的游戏,希望怕虫子的你不要介意

正如游戏名字那样,在《虫虫学院》的世界里,不同种类的飞虫们通过高科技实验被培训成(廉价)劳动力,玩家需要扮演飞虫完成不同的训练和任务挑战,并顺利毕业。游戏的操作方式简单易上手,虽然开发商主推手柄,但实际上键鼠体验也并不差。

你可能会纳闷,除了像恐怖片里那样铺天盖地飞来,把人啃成白骨,或是绕着一坨屎飞来飞去,虫子们能做些什么呢?Igrek Games用自己“清奇的脑洞”告诉你,能做很多事,而且保证让你笑。

想要在《虫虫学院》学习“社畜”的技能并不容易。在某个关卡中,玩家要操作一群苍蝇扮演快递员员,从仓库运送冰箱和洗衣机到各家各户。众所周知,虫虫是不会敲门的,于是苍蝇们送货的方式基本上以拎着冰箱撞碎墙壁,顺带把家具丢到墙角为主,至于损失赔偿……似乎在一个苍蝇能举起冰箱的世界里,这种细节并不重要。

除了运送快递,虫虫们有时还要充当牛仔,把奶牛赶回牛圈,并用尽量多的重物把它们压到动弹不得,以阻止奶牛“集体越狱”;有时扮演“愤怒的小鸟”系列的投石机,投掷奶牛战士砸碎城堡;同为虫虫的萤火虫过得显然更惨一些,当蚊子们学习艺术创作时,萤火虫的任务则是下井挖矿……

500

投掷奶牛骑士砸城堡!

500

如何确保订单送达,经验丰富的虫虫快递员会告诉你:“把他们丫墙砸了!”

500

下井挖矿啦!奶牛又变成路人甲出现在背景里

“风格沙雕”算是《虫虫学院》最大的特色。不仅那些嗡嗡作响的虫虫总是一副白痴相,被丢来丢去的奶牛和山羊,甚至是可供收集的蘑菇也都有一副令人忍俊不禁的面孔。考虑到这款游戏里没有血腥和暴力内容,解谜相对轻度,操作也不算难(如果单纯以通关为目的),也许用来给熊孩子打发时间也是个好选择。

《虫虫学院》的音乐和挑战机制做得也都不错。不同地图的主题曲大都由虫虫们的嗡嗡声来配合,确保玩家不会在游戏过程中听得太腻;虽然关卡不算多,不过设计简单有趣,再加上分数、星级以及网络排名机制,算是增添了一些重复可玩性。

500

这股“傻不拉几”的味道可真纯正

《虫虫学院》在Steam平台售价37元,目前折扣33元,不确定这款游戏是否适合自己也没关系,Igrek Games在Steam商店界面提供了免费试玩Demo,正式购买之前先尝试一下也无妨。

张耀:《自己》(多平台)

关键词:文字冒险、弹幕、悬疑、流程短

一句话推荐:荒诞、怪异、阴冷,像梦境一样的文字冒险游戏。

《自己》(Self)是一款风格独特的像素风文字冒险游戏,游戏场景的塑造仅由文字与简单的图画组成,却有相当的沉浸感。Steam商店页面上介绍说,这是一款充满悬疑氛围的卡夫卡式游戏。游戏开头,主角从床上醒来,发现父亲失踪,继而在寻找父亲的路上遇到各种光怪陆离的人和事,比如一胖一瘦两位黑帮分子、每个人都戴哭脸面具的医院等等,确实透露着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感。

在寻父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时,主角需要选择“面对”或者“逃避”,选择方式是进行一场弹幕作战,赢了就是“面对”,输了就是“逃避”。弹幕作战的玩法有点像《传说之下》,不过没有太多变化,反复遭遇几次后可能会觉得有点无聊。

500

游戏走“极简”风,公交车外的车流用的是一个个彩色几何形状代替

500

在弹幕作战中,玩家需要控制白色方块躲过红色的物体,并尽量多触碰绿色物体

《自己》加入了类似《底特律:成为人类》的支线选择系统,在打通一周目后,可以自由选择从某一个节点重新开始。鉴于游戏存在多个结局,这种设定降低了多周目游戏的重复感。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给主角设定了一个无论如何尝试挣扎,都无法得到救赎的命运困境,所以并不存在什么完美结局。不过游戏倒是设置了一个“巨魔”结局,只要你在开头选择 “不起床”,就能一直睡下去,这让我想起了《尼尔:机械纪元》中9S抛下一切研究机械的结局。

500

游戏中的支线选择系统

500

费劲地接近真相却迎来悲剧,有时逃避反而能沉浸在美梦中,这听上去有些克苏鲁

游戏流程很短,大概两三个小时就能全结局通关。很多优秀的游戏流程都不长,但《自己》的确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很多东西都还没展开就结束了,就像做了一个短促而怪异的梦。不过,考虑到《自己》只是作者利用业余时间独自开发的实验性作品,能做成这样已经是不错的开始。

《自己》在Steam刚发售不久,目前正在打折,19元就能买到。虽然游戏存在种种不足,但如果对这种独特风格感兴趣,还是不妨一试的。

(游戏激活码由发行商indienova提供。)

李应初:《疑案追声:黑面观音》(Steam)

关键词:声音探案、推理升级

一句话推荐:更加扑朔迷离的案件,更好的推理体验。

以“声音探案”为卖点的侦探游戏《疑案追声》前两天发布了它的第三个DLC,也是第一个付费DLC,名字叫做《黑面观音》,制作组用横跨20年的3个案件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

案件采用倒叙的方式,首先展现在玩家面前的是20年后的综艺拍摄现场。青年旅社的何老板为了打广告,找了一个剧组、请了些神棍在酒店里拍摄一个密室逃脱类的节目,然而片场里几乎所有人都各有目的、心怀鬼胎。最后,众人在杂物间发现了一具尸体,有人认为他是副导演,有人却觉得他是道具师,还有人确信他是“飞升”的“丁道长”。故事在悬疑的气氛中戛然而止,而3个问题依然摆在侦探的面前。

500

新DLC《黑面观音》从一个综艺剧组的节目开始

在解决了青旅杀人案之后,玩家才刚刚开始接触到“黑面观音”的真相。带着从第一个案件中获得的人物关系和细小线索,声探们走向了着更久远的往事……

这种用时间线上偏后的案件中得到的信息来解决时间线靠前的案件的方法,确实是“声探”的特权。玩家不是在现场、在故事之中,而是在遥远而冰冷的房间里独自听着记录下一切的录音带,拼凑起故事的碎片。这对于习惯了拿着放大镜在现场仔细寻觅的玩家来说,大概是一种十分新奇的体验。

500

事件开始之间出现的“档案编号”将声探从案件中抽离

可能是从之前的两个DLC中吸取了许多经验,《黑面观音》的解谜和叙事都显得成熟了许多。不同于《中元节特别篇》里不太合理的超自然力量和为了流量请来的Up主客串配音,新DLC的案件逻辑和配音契合度都更加像一个真正的推理游戏。《黑面观音》里的3个案件长度都超过了20分钟,人物众多且充满各种联系,玩家在一点点推导出事件真相和人物信息的时候确实有一种抽丝剥茧的快感。

500

更加复杂的房间地形和更长的案件时间

为什么每个人认知的尸体身份不一样?死者究竟是谁?到底什么是“黑面观音”?在新DLC中,这些问题并不会像之前那样听完全部录音就迎刃而解,而是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想象,这正是我认为“黑面观音”比本篇和之前两个DLC更优秀的原因。

更加复杂的推理和更加浓郁的回味让这款之前看上去更像小品的游戏有了一定的深度——我希望这种探索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500

《疑案追声》在推理性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很期待下一部DLC的发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