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133)志愿军于1951年秋冬季节发起的战术反击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丘讲古
关注微信公众号:雪菜肉丝面加蛋
志愿军于1951年秋冬季节发起的战术反击
——————————————————————————————
在战场上,早在“联军”的秋季攻势已成强弩之末,双方酝酿恢复谈判时,彭德杯就估计到谈判恢复后,仍不会是很顺利的,囚此为配合谈判作了相应的作战部署。1951年10月16日,彭德怀、陈赓、朴一禹、甘洒淇致电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郑维山,指出:“敌之秋季攻势,在西、中、东线均遭严重打击乘敌疲惫时,举行战役出击是最有利的。但目前无法克服运输困难,战役出击暂拟推迟至于一月中旬。在目前,“为增加对敌方压力,促使谈判进展,在你们四个军范围内,尽可能进行局部反攻,集中四至五个炮兵团及适当坦克,充分准备,每次消灭美、英军一个营为目标,如能在十月和十一月中旬以前,举行两 ,三次这样胜利的战斗,对谈匆的促进会发生影响”。21日。志愿军总部致电第20兵团也提出了进行战术级别反击的指示。在我军的战争史上,一直很强调一句话:“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为什么我们这样强调这句话?
因为战争就是如此,胜利往往取决于谁能再多坚持一分钟。具体到1951年秋冬季节,联军从6月开始就一直在猛攻志愿军和人民军的防线,经过四个月的战斗却并未取得多少进展,无论是兵力、后勤补给还是军心士气都受到了相当的影响,虽然我军也已经相当疲惫,但此时发动反击,正是敌方旧力已去新力未生的节骨眼,这次反击哪怕规模相对较小,也能够取得较为出色的成功,战史证明,志司的想法是准确的。
第一个发起反击的,是在天德山战斗中立下战功,现已准备转移至后方修整的47军,10月24日夜晚,47军139师以2个步兵连加强师属炮兵,对朔宁东南方向的山洞谷北山发起第一轮战术反击,据守山洞谷北山阵地的,是美骑1师的一个步兵营800余人,在战斗中,美军守军一个连被全歼,另两个连被重创,毙伤俘美军400余人,10月25日,又依托阵地和炮火支援,连续打退美军多次营级反扑并巩固了阵地。10月25日,在秋季攻势中扛住了美军主要攻势的20兵团67军和68军也展开了战术反击作战,67军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向轿岩山东北的690.1高地发起攻击并占领,并对栗洞东山高地进行了渗透袭击得手,而68军则对北汉江以东的1089.6高地进行了反击并得手,这两次反击规模不大,但是迫使美军从正在进攻的正面抽调兵力来防守自己防线上的薄弱环节,使得敌“秋季攻势”进一步被削弱,所谓以攻代守,不外如是。
10月27日22时,根据上述反击的经验,志司又一次给前线各部队发电“十一月甚至今年底(除特别有利情况在外),拟不准备进行全线大反攻战役.根据九、十月经验,采取积极防御方针,敌人消耗很大,敌对我亦甚恐惧,敌不前进,我采局部不断的小反击,每次以消灭敌1个营为标准。日前为促进停战谈判,乘敌伤亡甚大之后,应有计划有准备在下月五号后举行数次上述小的进攻战,是很需要的,如准备充分,能提早则更好。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之。据此,一线各军均积极准备战术反击。
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起,经过兵力、火力较为充分的准备,志愿军47军,67军分别在各自防线上,选择当面之敌营级以下较为孤立、薄弱、突出的阵地加以攻击,从11月3日起,42,64,26,68军也开始了各自的反击。在这种情况下,志司针对第一线各部队的行动计划,以及根据谈判进展情况,于11月2日,提出了注意事项,指出:目前谈判已进入紧张阶段,为了配合谈判,我第一线各军均有进攻计划,甚好,请注意下列事项
(一)此次攻击意义甚大,必须取得胜利,因此要有妥善的准备,周密的计划与准确的火力组织每攻占一地必须决心巩固之,不得随便放弃。
(二)我攻占一地时,估计敌必反击,应乘此时机大量杀伤敌人,甚至将敌全歼。因此,在我攻击时,就必须准备打击敌之反击计划,又估计我反击得手后,敌将报复,此时敌之火力兵力可能较第一次反击时加强,因此我更应加强火力,调近预备队,再度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达到巩固我之阵地及大量杀伤敌人之目的
——————————————————————————
秋季战术反击的顺利进行,标志着前文所述“放血战术”已经基本成型。从11月3日开始,继第67、第47军之后,第42,第64,第68、第26军以及于11月8日接替第67军防务的第12军,也先后发起了攻击。至11月28日,志愿军上述7个军,共对“联合国军”1个排至4个连兵力防守的26个阵地发动了34次攻击。
其中第67军对8个阵地攻击11次、第47军对6个阵地攻击6次、第64军对4个阵地攻击4次、第26军对3个阵地攻击4次、第42军对2个阵地攻击5次、第12军对2个阵地攻击3次、第68军对1个阵地攻击1次在这次反击作战中,第64军和第47军均创造了转入阵地战以来,一次攻击全歼美、英军1个多营的范例:第64军当面的马良山阵地,是在秋季防御中经过激烈争夺后,于10月8日被英联邦1师占领的,此后由英第28旅第1营防守。
该旅经过近1个月的经营,在马良山216.8高地前沿铺设铁炊网纵深达40米,并遍设地雷,马良山还有坑道式掩蔽部,已构成坚固阵地。为配合谈判,第64军决定以第191师反击夺回这个阵地。经过充分准备,于11月4日15时,以3个营的兵力在各种火炮57门和坦克10辆支援下,出敌不意在白天向马良山之敌发起攻击。
经炮火准备后,步兵于16时零5分发起冲击.10分钟后攻占阵地。战至19时,全歼英第28旅3个连另2个连大部。5日至7日,英军以2一3个营在坦克10余辆和飞机配合下实施反扑,均被击退。先后共毙伤敌1741余人,巩固了这一要点。第47军正面绎谷川南岸之正洞以西无名高地,由美军该师3个连防守,并加修防御工事,形成有重点、有纵深、有核心、峰峰有兵全面防守的配备。为配合谈判第47军对该阵地实施反击。
经过充分准备,于11月4日21时,以11个步兵连的兵力,在114门火炮和11辆坦克支授下,分3个波次向正洞西山发起攻击。经3小时作战,全歼守敌美骑兵第1师3个连。
5日,美军以2个营在11辆坦克、19个重炮群和7架飞机的支援下,实施反扑。志愿军第47军留守阵地的5个排,击退美军的7次集团冲锋,抗击9小时,歼敌400人后主动撤出阵地。
当夜,第47军乘敌立足未稳,又组织3个营的兵力伴随坦克,实施第二次反击,经5小时激战,至6日4时20分,再次全歼守敌美骑兵第1师1个营另1个连大部,巩固占领了阵地。两次反击,共歼敌2500余人。这里要说明一下,47军的战斗方式很巧妙,在下午主动撤离阵地,不给美军巩固阵地的时间,而我方对阵地情况则相当熟悉,甚至在坑道内留有里应外合的小股兵力,随后的夜间战斗大量歼灭了美军守在阵地上的一个营,堪称教科书式的山地攻防作战。
此外,第67军在撤出第一线向第12军交防前,11月7日晚,组织7个团的各1一2个营在炮兵配合下,向金城西南灰古介东南山高地424.2高地,及金城东南522.6高地等美军和南朝鲜军在秋季攻势中夺占的7个阵地发起反击,举夺回灰古介东南山(500高地)424.2高地、栗洞东山、690.1高地等4个阵地,全歼守敌。
8日,敌军各以1个多营在坦克配合下向上述4个阵地反扑,志愿军接防的第12军部队战至16时,仍控制灰古介东南山(500高地),其余放弃。此次作战,共歼敌701余人。此后,从9日零时起,第67军第一线防务全部交给第12军。另11月17日,南朝鲜第6师配合第8师,向志愿军第68军防守的北汉江以东阵地发动攻击。
志愿军在第20兵团统一部署下,第68军2个团、第12军1个团与敌展开激烈争夺,战至29日,共歼敌3000余人,粉碎了南朝鲜军的进攻,南朝鲜军仅占去572.4高地、949.2高地、662.0高地、1089.6南山等几个阵地。在志愿军战术反击作战期问,朝鲜人民军第2,第3、第6军团,在文登里以东地区,高城以南地区,也积极进行了作战,予当面敌军以打击。
志愿军此次战术反击作战,取得了很大成功。攻击的26个阵地,有21个被攻占,经与敌反复争夺后,巩固占领马良山、高旺山、高栈下里新村北山、正洞西山、新村南山、宋村洞西山、马鸣洞南山、灰古介东南山(500高地)等9个阵地。据志愿军司令部统计,11月志愿军和人民军作战共歼敌3.5万余人,其中仅志愿军战术反击即歼敌10000余人。这些战术反击显示了志愿军的力量,收复一些阵地,大量歼灭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