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低价误国”?回顾下当年中国电视VCD和第一代手机价格战的历史
当我看到小米说和华为的价格战的时候,我看中国人真的很健忘,恐怕又忘了当年的纯屏电视,VCD和中国第一代手机的故事了,当年那些企业都是鼎鼎大名的存在,而且辉煌一时,很快因为价格战都被淘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了,而赚大钱的都是洋人。小米今天不过又重复了过去故事而已。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战,是当年长虹和康佳发起来,当年有印象的人都应该记得长虹和康佳当年在中国是多么辉煌。当年全国各地的订单雪片一样飞往绵阳的长虹基地,长虹在火车站专门有欢迎小组,迎接各地的客户。关键问题是,长虹也好康佳也好,本质都是日本转让的生产线显像管技术,自己并不掌握核心的科技和研发能力,真正大头利润都被日本人拿去了。长虹开打价格战,他自己确实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引进生产线早技术积累因为做雷达的很雄厚的,但是一打就把几乎全国的其他电视厂家全灭,长虹当年价格战他自己确实也获得了市场份额,但是国内企业大混战的结果是最终让日本获得了最大利润投入研发产业升级,随后大屏液晶电视革命一来,国内的老电视厂家全灭,长虹自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现在年轻人基本都没有听过长虹了。
第二次激烈价格战,就是VCD了,VCD经常有人说是中国人发明的,其实核心来说VCD芯片是美国德州仪器的视频解码芯片,即使到今天也是世界霸主。当年中国有了VCD这个东西,一堆人一哄而上,大规模推出各种VCD品牌,一堆人圈地最终获得了巨大的产业份额,当年最著名的就是爱多VCD了,清了成龙来代言,说中国人自己的VCD牌子,随后因为价格战互相杀价亏损,这些所有VCD品牌都全部倒下了。成龙也因为这次代言失败而开启了他广告挺谁谁死的魔咒。而这次中国人的大规模的价格战最终一地鸡毛,唯一捞钱的就是美国德州仪器卖视频芯片的。
第三次激烈价格战,就是当年的中国第一代手机了,科健,波导,TCL,那也是辉煌的一比。
科健当年赞助李玮峰李铁留洋,得到了海量的关注度,成为了MBA的经典案例。TCL当年请了金喜善做广告代言,各种包装豪华无比,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波导更是手机中的战斗机。可惜所有的手机使用的都是德州仪器的OMAP核心芯片解决方案,天线专利也都是外国的,几家企业竞争大打价格战,最终也是外国人获利,最终这几家的手机都消失了诺基亚等外国手机一统天下。后来的山寨机时代也是一样的,表面上都是中国牌子,好像是挺厉害的样子,其实里面都是联发科的解决方案,赚钱的都是台湾人。洋人要使坏很容易,外国人只要在产业更新换代的关键时刻来个火灾水灾什么借口,拖延你上市时间半年基本你产品就完蛋,现在这套好像又来了。
这几次价格战的惨烈结局,对于我们教训是很深刻的,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专利技术壁垒,一味价格战拉低利润到零甚至是负的,可能一时获得利润但是最终都是自己把自己给弄死了。而且这样没有技术专利壁垒出口很困难,国外根本几下子用专利就告死你了。海尔当年就说过不打价格战只做好产品服务,最终他们活到了今天。
中国在智能手机时代,因为有富士康和台积电的代工能力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因为华为中兴等公司长期的技术积累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可以说是远超过去的历次价格战时候的局面。过去的VCD电视等等出口,都没有达到今天华为小米等海外市场的规模。我希望这一次不要乱搞价格战,把自己优势又给葬送了。
在5G时代因为中国的技术积累,有了很高的技术专利门槛,这个5G通信的红利和利润足以吃个十年,而这十年的利润和市场,又足以为中国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试验场地,十年产业升级研发足以和西方彻底拉平追上西方的经济水平。如果又像过去一样价格战搞得大家都没有利润没有钱研发那最终结果都是被洋人欺负赚大钱,小米或者联想这样的买别人的核心芯片组装产品,跟历史上的VCD一样,洋人是欢迎的,你要华为这样产业升级去和洋人竞争核心利润,洋人是要抓狂的。
中国产业升级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很艰难的,过去的那些价格战倒下的企业也未必就不知道这个产业升级道理,但是毕竟不能对抗大势,因为华为被打压在国内销量猛涨,导致小米和OV下降,互相之间的竞争确实很是激烈,希望拉出一个君子规范来吧,互相之间的市场份额有个比例才行。
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担心,就是像当年鸦片战争那样,英国人来挑衅,林则徐在广东是早就做好了准备沿海防守严密,结果英国人就北上打大沽口,威胁北京,一下子清廷就慌了,不得不革职林则徐派琦善去议和割让香港,这个耻辱到今天都还在刺激中国人的神经。而如果今天美国在广东的华为这里讨不到什么好处,因为任正非早就预判到了是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和底线思维,而美国转而攻击在北京的联想小米等企业,也放不着明着禁运,只需要内里给一些好处,让他们用低价来占领市场打击华为,废掉华为的自主研发能力,然后他们又可以继续赚大钱了。北京的企业毕竟天子脚下,员工背景和对政策的影响力都很强,是完全可以重复鸦片战争故事的。
我每次买手机的时候,看到小米我就想到这2000块里面起码1000块交给了洋人,看到华为我就想到这4000块起码3500块留在国内,我们现在又不缺这几千块钱,所以我选择就很明显了。我希望未来我们不再给洋人做下手了,不希望我们和洋人干一样的活却比我们工资高好几倍,洋人刷盘子当服务员一个月3千美元,而我们只有3千人民币,我想只要华为的产业升级才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