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情话简史

本文授权转载自豆瓣用户@曾于里

​土味情话是文化的倒退吗?  

——我点的东西怎么还没来?  

——什么东西啊?  

——我们的未来。

——我最近都胖了,都怪你。  

——为什么?   

——因为你实在太甜了。 

 

——你平时是不是很宅啊?   

——没有啊。   

——那你怎么在我心里一动不动呢?

500

这些富含转折、出人意料,让人有些尴尬却又有点甜蜜的情话,被网友戏称为“土味情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土味情话满天飞。越来越多人说起了土味情话,演艺圈不少明星也主动玩了土味情话的梗,这极大推动了其传播。甚至土味情话也进军大银幕,出现在不久前热映的电影《超时空同居》的“彩蛋”中。

土味情话的流行背后,是土味文化的崛起。土味情话是一种有趣的表达,还是一种文化的倒退?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土味文化?

从文艺情话到土味情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设想中的情话,都是清新、唯美、内敛、文艺范十足的。比如“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又或者是王家卫式的:“1960年4月16号下午3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而微博兴起后,也催生了许多情感营销号,它们都是文艺情话的好手,经常发布一些唯美的情感语录,诸如“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一想到你我也曾在这城市里素昧平生,如今却可以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这让我觉得,能在亿万中找到你,特别的幸运”……

耳濡目染下,许多人说出的情话都是琼瑶式的生死相许、海枯石烂,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出恋人说出情话时的姿态:你侬我侬、泣涕涟涟、伤春悲秋,硬是将“非你不可”演绎出一种末世的悲壮感。

土味情话,没有了文艺情话的唯美,但也打破了文艺情话偶尔的“装”。土味情话虽土得掉渣、尬得要命、甜得想吐,但它胜在直接、坦诚以及“厚脸皮”,并让情话有一种段子效果,引人发笑。

比如土味情话都是富含转折,用出其不意、猝不及防的方式甜到你。

    ——我觉得你长的像我的一个亲戚?

    ——谁?

    ——我妈的儿媳妇。

 

    ——你有打火机吗?

    ——没有啊。

    ——那你是怎么点燃我的心的?

 

还有一种土味情话,欲扬先抑,先苦后甜,跌宕起伏,喜剧和甜腻效果倍加。

    ——别让我看见你。

    ——怎么了?

    ——不然我见你一次,就喜欢你一次。

 

    ——你为什么要害我!

    ——我害你?

    ——害我那么喜欢你。

土味简史

土味情话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台湾的网红波特王是土味情话的开辟者和集大成者,去年他的不少土味情话视频(他称之为“干话搭讪系列”)就在微博上走红。不过当时网友也只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形成全民热潮。

土味情话真正成为一种流行,与整个土味文化在互联网的崛起是分不开的,也即土味情话流行的背后,是土味文化的崛起。土味文化,是伴随网络直播视频流行起来的一种网络文化,其形式和内容包括土味视频、社会摇、喊麦等,因为来自于民间,具有乡土气息被称为土味文化。

这里不得不提快手的崛起。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中国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也纳入互联网的疆界。但在此之前,整个中文互联网其实是被城市精英所掌控的,他们定义着一切标准,带动着整个潮流的方向。浩如烟海的APP也是以这群城市精英为目标用户。

但快手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它将目标用户瞄准6.7亿的中国农民,在此之前,他们一直没有自己的发声渠道、发声方式,他们无法定义自己,他们不知道如何寻找同类。快手将他们汇聚在了一起。2015年6月,快手用户破1亿,仅8个月后便增至3亿。而根据快手2017年底公布的数据,快手用户已达7亿。

500

快手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还有很多在农村地区,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较低,审美水平“不高”,当他们找到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时,长期以来不被主流社会看见和关注的种种“土味”审美趣味,一股脑涌现出来。比如喊麦,尬舞和社会摇。

像社会摇,它是一种早年间风靡于迪厅的舞蹈形式,代表动作有扭腰和扶头。社会摇的头号网红是牌牌琦,他的招牌表演是:一众年轻小伙排开,牌牌琦站C位,每个人都是锅盖头、韩版紧身衬衫和小脚裤、一尘不染的亮头皮鞋、勒紧的皮带、明晃晃的大牌假LOGO,音乐起来,就动作整齐地扭腰摆手扶头。在许多人看来,社会摇实在是太土太杀马特了,但牌牌琦在快手上一度坐拥3000万粉丝,月收入200万,住大别墅,开兰博基尼,还有一票徒弟。

500

社会摇头号网红牌牌琦及他的团队——牌家军。

起初主流社会对土味文化的普遍态度是:吃惊,土气,低俗。早在2016年一篇名为《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就被疯转和热议,这篇文章将快手上的“土味”定义为低俗,“凭直觉就能感到其中充满了残酷而荒诞的场景,令人不适,隐约看到了我们这个光鲜时代的暗面”,并认为土味是时代的“暗面”。

不过这篇文章很快遭到批评,根本就在于作者精英式的偏见,他把自己当作“何为生活”的定义者,垄断了生活的解释权;可实际上,土味文化代表了所谓主流文化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和可能性,它们在中国是真实存在的。

主流文化对土味文化的态度也在转变,许多人从一开始的嘲讽、贬低,到后来的慢慢理解和接受。微博上出现了许多专门搬弄土味视频的博主,有的迅速成长为百万级别的大号,许多城里人下班后一边看着土味视频发笑放松——土味视频已经成了减压利器,虽然他们内心还是觉得土味视频实在是土气。

土味情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红的,它将情话的文艺甜腻气息与土味文化中对感情的直接袒露表达结合起来,更像是雅俗文化的一次融合。

500

土味情话是文化的倒退吗?

如何看待土味文化和土味情话呢?

有人措辞严厉地批评土味情话:“这是文化大倒退……审美尽失。”低俗仿佛是土味文化撕不掉的“原罪”。

可诚如前文所言,将土味粗暴总结为低俗,其实是一种精英主义视角,批评者是站在高高在上的视角俯视小镇和农村的一切,而不是一种平等的对视。的确,土味文化中不乏低俗,但它首先是小镇青年的一种生存表达。彻底否定土味文化,看似是一种审美判断,实际上是对农村青年话语权和文娱需求的一种剥夺,是一种权力的整饬,是等级视角下的歧视。

因此,我反倒认同另外一种看法:“快手是一个补丁!它把长久以来我国互联网社会空缺的一块给填不上了,快手很低俗?其实快手真实展示了我国的乡土风气特色,它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射了农村的影像。快手用户其实是很淳朴的,他们没有面具遮挡自己的内心,直白地表达着自己的好恶。看似低俗的行为其实是他们耿直心灵进行的真诚表达。”

文化的雅俗看似截然对立,可回顾中国文化的发展史,雅俗从来都是相反相成,相生相克,既南辕北辙又融会贯通。宋词诞生之初,是“俗”,可经过雅化后,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再如有这么一个段子“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白居易追求俗化,因此有了“白乐天诗,善用俚语,近乎人情物理”的成就……退一步说,雅俗之间其实也没有什么清晰的界限,只要是活泼的、鲜活的、有生命力、有审美追求的,何必在意其是雅是俗?

对土味文化中的“俗”“土”有一种理解的同情,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低俗,相反,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低俗。比如快手上的不少直播,低俗、猎奇、粗鄙,迎合的是人性中审丑和窥阴等丑陋面;再如之前快手“未成年孕妈”视频成风,以未成年生子为噱头,争相炫耀;而辍学未成年人沉迷于社会摇,也可能给其他年轻人传递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制造恶俗是功成名就的捷径……据此,平台只有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不要在流量面前乱了分寸,才能让平台真正成为一个记录自己、记录生活、记录世界的美好空间。

当前的土味文化,虽然暂时看不出什么执着的审美追求,但由消费文化打造的“精致的猪猪女孩”,自以为具有格调,其实与真正的美也毫无关系。因此,对土味文化不妨放下歧视,试着理解。对土味情话,既可接受其轻松而接地气的优点,但也要谨防其走向浮夸和油腻,丢失了爱情的真切、深沉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