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亲身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十二)

谈谈亲身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十二)

 

                         李非

 

上文谈到改革开放是从加强计划,向苏联东欧开放开始的。而对日本的开放则更早,在文革后期和日本就加强民间往来,购买日本的成套设备了。那时我们这座城市开始建设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就是从日本引进全套化肥生产设备,由日本专家和技术工人调试设备。坊间流传日本人的笑话,说厂子里的日本人最喜欢喝某种牌子的本地酒,每人的酒瓶是分开并写上名字的,吃饭时各人拿个人的酒瓶倒一盅,然后存放到一个柜子里。这就是说日本人小气不豪爽。

 

改开初期,除了大量进口东欧和苏联的小汽车外,开始进口日本的卡车。这个卡车都是平头墨绿色的,烧柴油,跑得很快。后来我遇到一个川藏汽车团退伍兵,说他们后来跑川藏线,全用这种车,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也跑得动。当时出差,在公路上总是遇到这种车。但大家说小日本的东西真鬼,有质量保证期,保证期内不出任何毛病,保证期一过,什么毛病都出来了,基本上就是报废,只有再买新车。现在回想,实际上这就是市场经济原则,产品在设计中就考虑使用寿命,不会让你用一辈子。这就和苏联、东欧产品有根本的不同。他们的东西就是耐用,但小毛病多。

 

文革中各地都开始生产汽车。重庆生产的是一种平头五座卡车。叫“山城”牌。我们到当地的汽车厂,看到整个车头是板金工用木锤一点一点砸出来的。而在相邻大足县的部属大型汽车厂,全套设备是生产流水线,从东欧进口的,全车都是机器冲压件,很漂亮,是给部队拉炮的重型卡车。当时到这个厂看他们的生产流水线后,觉得很震惊。但该生产线工艺复杂,操作要求高,在文革工厂秩序混乱时,常因故障停产,产能没有达到设计标准。

 

就这样一直到1978年前后,工业生产的改革还是在加强计划的轨道运行,变化较大的主要是开始学习苏联的“一长制”,各单位党委书记不再是一把手。但职工代表大会对一把手还有相当大的约束力。其次还有开始讲究独立核算,全年经营情况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向全体职工通报。一切似乎都在正常轨道中运行。

 

由于大量引进的和自力更生建设的大型化工设备相继投产,市面出现大量的化纤布,的确良。这些比棉布色彩更鲜艳,更结实的布料不要布票,布票也就开始名存实亡,显得没有多大用处了。汽车走在乡间的公路上,往往能闻到一股非常刺鼻的氨水味,让人避之不及。这就是拉氨水的罐车跑过流下的味道。农村最开始使用的化肥主要就是氨水。氨水就是当时兴起的许多小化工厂生产出来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