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是个好的选择吗?

我还是比较主张综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而不是单通过权衡利弊选择,毕竟这可能是你要花七八年学的东西。

大多数人选择医学的时候,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或者仅仅是因为一部医学剧,觉得这个专业很神秘很酷,然而事实从来不是单一的,甚至可能与你想的相反。

选了医学院就能更好的照顾家人?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推敲的问题。要么你没看到这个问题后的本质,要么你只是在拿了一个比较深情的理由来作为学医的动机。

通过学医照顾家人,就看你怎么理解这个“照顾”了。

如果你觉得陪伴是对家人最好的照顾,那么学医可能不是一个最优选。

在医院上班基本上按轮休,很难做到时时陪伴家人孩子,孩子上托管的时间可能更多点,甚至很难和只有周末节假日休息的朋友一起出去旅行,你的时间大多是和别人错开的,而且前几年由于工资待遇较一般,在你求学的这8年,是家人在照顾你。当然,不排除你后来选了一个没有那么忙的科室,或者不在临床,去了辅助科室,那可能可以兼顾家庭。

如果你觉得在家人生病时候能及时出手,那学医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在其他专业做得出色的人一样也能做到。

看病是一个民生问题,不只是家庭问题,医疗资源属于这个家庭的资源配置问题。诚然,我们学医,能更好地预防,更快地诊断出问题,加上我们的同学也是学医的也扩展了我们在医学方面的人脉资源,我们的生死观也会比一般人更加深刻更加科学。

举个例子,如果家人突然因为流感/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等入院,你可能可以更加精准地找到擅长治疗这方面的医生,而有钱人可能只是冲着医院的名声去,他可能也听不出平常家人在疾病方面透露出的隐患,而你能更快地发现,防范于未然。

这些都是专业本身自带的优势,就是说学医下限不低。你前期钱少但饿不死,你技术在手,不容易失业,同样是在专业里学得一般的人,你在就医这方面的资源也比其他专业同样学得一般的人会高一些。

但是如果比上限,跟同样把专业优势发挥的优秀的人来说,这点优势,就不算什么优势。永远要记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财富差距变大,专业自带的优势也就一般了。一个年入三位数、两位数的人和个位数的人,照样可以通过阶级跨越直接拉高自己的人脉资源。

举个例子,同样是研究生毕业的医学生、法学生、建筑生,金融生,这些人都可以通过专业优势接触到处在上层经济的人,特别是法学生,金融生,还能更早地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财富积累,有钱了,他自己本身不能学医,那如果直接让家里人过上舒适的生活,让孩子时常感受到母爱/父爱的陪伴,自己再读点基本的医学常识或者稳定和一个医学大佬保持联系,那些就医的资源配置,你懂的,他阶级上的医学大佬一样能给,甚至由于他更快地完成财富积累有自由的时间把握,可能可以完成更多目标,这些目标不仅限于职业上的,可能是家庭上的,也可能仅仅是一时兴起的情怀理想。

所以当你选择学医的时候,不要出于那么舍己为人的精神,结合家庭经济实力外,好好问问自己是否理解你将要面对的专业,你是不是真的喜欢它?

医学不是电视上表现的那么文艺,它更多时候是现实的;医生是会懂得利益取舍,但也会出于一腔热忱去尽职尽力;当你面对医学的时候,如果仅仅出于觉得学了它,会更加方便,那还要慎重。

请扪心自问,是不是了解它,是不是真的喜欢,如果知道了它的各种压力后,还是想尝试,那就去,别管那么多专业负面消息,认真学的专业都苦。

因为真正的热爱,不是只享受它带来的利益,而是愿意承受它带来的苦难。

作者:元宿

本文首发于知乎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