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儿童节礼物——社会分工、阶层差距对传统家庭结构的冲击

序言:近年来,有大量关于网络游戏、外卖、教育问题等社会热点,根据笔者的归纳,发现类似的问题很多都围绕着家长、孩子以及社会之间的观念及价值观矛盾展开。本文试图跳出某一具体问题的视野限制,结合社会分工和阶层差异,从对传统家庭结构的冲击这一视角,来综合分析类似问题。而且正值儿童节,给很多在困境中的孩子一个长大后才能看懂的礼物。

 

500

一、对家庭劳动力再生产功能的冲击

副标题:如何照看孩子?雇佣保姆、全职太太、还是手机?

 

第一部分的灵感,来自于观察者网之前转载自知乎的一篇文章里头做的分析。《为什么中国拍给小孩子看的东西越来越不尊重智商》。知乎作者“乌鸦乌鸦”在自己的回答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电视动画的收视率,来自父母没空管的孩子、老人保姆带的孩子、经常自己在家的孩子。周围的人不管他们在看什么,只要安静下来就好。”

让我们回到传统家庭的视角,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首先承担的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承担在新生儿没有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之前,由家庭成员对其进行照看,并保障其长大成人的功能。

然后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对这一问题的各种解决方式。其中最典型和被大多数家庭采纳的方式是,由家庭成员,尤其是老年或者失去重体力劳动能力的成员,代为照看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因为是家庭成员,有亲情作为无偿付出的理由,所以不需要额外的支出,并且还可以将失去重体力劳动能力的,尤其是老年家庭成员再次充分利用起来,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也就成为了一般家庭的最普遍选择。

作为这一方式的对立面,富裕家庭采用的,是花钱招募保姆、奶妈等社会雇佣劳动力,来进行对孩子的照看。这一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将家庭成员从繁重的照看任务中解放出来,并且如果是熟练的保姆,他们具有专业能力,可以更好地胜任照看孩子的责任。

还有一种方式是进行夫妻分工,这在日本最为典型,由丈夫出去工作承担一家的开支,而妻子则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太太,当然这一方式在中美等国家都越发受到社会舆论,甚至女权团体的抵制,要求给予女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当然还有反例诸如“家庭主夫”,我们就不深究了。

当然社会主义前三十年的处理方法是建立职工托儿所,或者国企办幼儿园。当今还有这一方式的部分残留,比如部分企业集中为员工子女解决幼儿园问题,这又涉及到了入园难问题。

而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基本生存需求的解决,几乎所有的人都越发地需要自由支配时间和精神生活,哪怕是老年人。因而,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哪怕是家庭成员,照看孩子的意愿也越来越低。这就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比如夫妻双方对孩子简单粗暴对待,或者直接扔给孩子手机看诸如喜洋洋、小猪佩奇等动画片的原因。其核心问题都是,父母、老年人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对孩子的照顾责任越来越不愿意承担的困境。

说个题外话,最近很火的PS4游戏《底特律:变成人》之中,就提到了未来可以花八千美金,由仿生人代为处理家务和照看孩子,将人类从中解放出来。

所以最后,还是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未来,富裕阶层和中产阶级可以雇佣专业保姆,把孩子交给私立贵族幼儿园,乃至未来购买仿生人。那,一般家庭应该怎么办?

 

500

二、对家庭食物供给功能的冲击

副标题:如何解决孩子的饮食?雇佣厨师、家庭主妇、还是外卖?

 

与上一问题类似,在社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很多的职场男女连自己的餐饮问题都解决不好,更不要提如何保障孩子的餐食问题。

在过去,传统农业社会,情况还好一些,因为男耕女织的分工,母亲在从事家庭劳动的同时,可以空出来为全家做饭。但是这种情况目前已经很少能看到了,更多地还是在男女家庭分工的情况下能看到,即全职主妇。那么接下来我们从一日三餐角度来进行分析。

500

晚餐问题:一般还是由家庭成员来承担,只不过现在一般如果和老年人住在一起的话,一般会由干的动的老年人下厨,为忙碌了一天回家的家庭成员准备丰盛的菜肴。

当然还是有一些家庭和工作兼顾的父母,可以在下班回家路上买好菜,然后回家抓紧时间准备好饭菜。但问题在于,随着年青一代的工作压力加大,哪怕能这么干的家庭,也经常面临着诸如夫妻双方谁来做菜的争吵,或者餐食愈发简单化的问题。

午餐的问题相对好解决一些,午餐基本有学校、企业食堂供应,部分企业和私立学校会外包给社会餐饮公司解决。

早餐问题:一般由上班上学路上的小早餐店解决,或者很多人根本不吃早饭,少数家庭还是由老人或母亲起早买菜或者做饭。

当然了,很早就有不出门不做饭就能解决任何一顿餐食的产品——快速方便食品(比如泡面、吐司面包、冷冻寿司等),但是这东西充其量只能拿来充饥,而且吃久了就会想要改善伙食。

500

而在现在,由于社会物流行业的发达,有了一种既能将很多人从做饭劳动中解脱出来,又能解决大量人口就业的方式,还有大量花样品种可选的东西——外卖。外卖的火热程度相信大家都已经亲身体会过了,这里就不详细赘述。

有意思的是,人们一边在微信朋友圈里头转发外卖的危害,媒体也在各种强调外卖的不健康,但是仍然不能够阻碍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社会分工细化的今天,谁来负责做饭?

第二个留给大家的问题就是,按照你目前的工作压力,你到底是选择外卖还是自己做饭,或者快速方便食品?

 

500

三、对家庭提高成员素质功能的冲击

副标题:如何教育孩子?家庭教师、言传身教、还是学校?

 

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长久的关注。从“师生矛盾”,“校园欺凌”,“熊孩子”,一直到核心问题——“父母与老师学校推卸责任”。

我们依然把视角回到过去,传统农业时代,一般的农民子弟很少能上得起学,最多也就是富农把孩子送到私塾。更多的农民子弟还是直接由自己的父亲带着——学习如何种地。至于女孩那是几乎只能考虑自己要嫁到哪里去。

地主阶级的孩子会好得多,一般是请先生到家里教,或者是统一送到宗族办的学堂由请来的名师教导。当然这种家庭中也会偶尔有所谓的“闺中读书”的例子。

建国后,我国一方面在城市扩大中小学的建设,另一方面,从中专生中紧急培养一大批“速成”的乡村教师,乃至后来的希望小学,修订义务教育法等。初步确保了由国家统一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但是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家庭教师、“私塾”又大规模地复苏了,其中人们对更高教育质量的需求,与部分优秀教师对更高待遇的需要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社会资本试图从教育产业化中获得高回报,也是重要的原因。

500

从接受教育的目的来看,前三十年,教育是为了完成扫盲,为国家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对基层也进行了有效控制,上学是一项大家都不会抵触的事业。加上从1951年提出的毕业生包分配工作,以及这一时期知识文化是稀缺资源,在乡村,稍有点文化的人都会受到尊重,所以尊师重教并不是一句空话。

改革开放后,随着重新高考,加上这一时期还保留着国家包分配工作的政策,读书可以“跳出农门,成为城市户口”,大量的人重新开始读书,教育依然是一项受人尊重的事业。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80年代开始“官倒”现象、全民经商热潮,90年代开始的,国家不包分配工作的实施。“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知识无用论”就此兴起。教育的地位开始下降。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随着城乡交流的加强,人口流动管制的放开,大量的农村孩子选择辍学进城务工,这一现象到现在依然有发生。

而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居民基本生存问题的解决,在城市中,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了巩固自己先富起来的地位,开始注重起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以及因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一直不足,教育产业化开始试图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补习班”、“辅导站”“私立贵族学校”火热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从社会分工角度,很多工薪家庭因为工作繁忙以及自身水平的不全面,只能选择把孩子交给社会教育机构。比如最典型的“小学放学后能看孩子写作业的辅导站”,“周末放学后学生直接去补习班上课到晚上”等现象。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学校和教师就没有责任。学校的教育目标从建国后,就一直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责任中,既包含了知识文化教育,更包含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等教育。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得优质资源更多向名牌大学倾斜,而家长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也争相将学生送往优质高中、乃至优质初中、小学、幼儿园。而地方的教育局为了完成任务,也开始将教育资源向优质中小学集中,最后直接导致了很多学校,一切向毕业指标靠拢,开始刻意压缩一切不能提高成绩的科目的内容和时间。

还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很多地方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地位固化,重点学校凭借着优质生源带来的整体优势,开始转变教育理念,开设选修课,组织学生活动等。而一般学校因为分配到的生源较差,只能选择加大压力,以完成指标。或者选择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当然,在很多人口数量非常多,并且资源缺乏的省份,大量的学生以及家长依然为了改变命运,而自发地压榨自身,其典型就是被很多人所诟病的“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等。

 

500

因为自身就是教育行业从业者,故对很多事情感触良多,废话较多,敬请原谅。

最后回到本质问题。教育可以说是最早从家庭中剥离,由社会分工来完成的功能。但目前的教育问题在于,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底应该是什么?“家庭的孝子?”、“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学校争光的好学生?”、还是“阶层固化完成前能带领全家努力往上爬的人?”

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教育目的,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这直接导致了教育开始从一种较为均衡和统一的社会共同事业,变成了每个家庭、学校、乃至地方政府争夺资源的工具。而大部分的学生,也很不幸,成为了这一工具的某个关键零件。

当然,以上所说的仅限于“焦虑的中产阶级”,在真正的社会底层,那些为了忙于生计的家庭,他们需要的如第一章所述,只不过是一个能够照顾管教他们的孩子,从而把他们自身从低效而浪费时间的失败家庭教育中解放出来的机构而已。所以对于这些家长来说,学校首先是“拯救问题孩子的改造所”、“看管无法管教孩子的监狱”、“拿来推卸教育责任最好的接盘侠”,其次才考虑其他问题。

通过上述漫长的分析和论证,我们终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为什么学校和家庭要推卸责任?首先,教育功能从家庭分离,但并没有分离完成,并且在培养孩子的分工问题上,责任划分不清。家庭依然是孩子长期接受教育的地方,但是受到家长自身素质、追求个人自由等种种原因,家长不情愿、或者没有能力承担这一职能,而希望由更专业的机构——学校,来完全承担。而学校,受到诸如考核指标、教育资源争夺等原因,只愿意把时间、精力和资源集中在优秀的学生身上,这样容易出成绩,而对于其他学生,以及学习以外的个人品德素质等问题,更希望由家庭来自己解决,以少占用本来就紧张的学校资源。

当然,还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难管?真的是《未成年人渣保护法》的问题么?还是前面那个问题,我们需要孩子成为什么?对中产家庭来说,孩子是“保障阶层不滑落的工具”,对底层家庭来说,孩子是“养老送终的唯一希望”,所以换言之,孩子不再是一个“人”,而成为了家庭的“重要私有财产”,那么谁敢对这一重要财产不利,自然会迎来家长的强烈反弹,而当这些家长成为了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的时候,无论学校还是教育局,都在风口浪尖之上,那么最后遭殃的,只能是教育系统自身。而这种过度的保护,以及家庭自身的推卸责任,带来的自然是部分学生越发的肆无忌惮,而老师则沦为了“社会服务人员”。

最后,第三章留给大家的问题,你觉得到底谁需要为教育的现状负总责:家庭?学校?教育局?社会?国家?

 

500

 

四、对家庭成员组织功能的冲击

副标题:如何充实孩子的空虚心灵?社群生活、家庭活动、还是电子游戏?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一种组织形式,家庭本身肩负着组织家庭成员的责任。

在农业社会,因为人口流动的限制,以及礼法等社会规范,这一职能被执行的非常好,传统观念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人身依附的关系确立了家庭的组织结构,以及依靠宗族、血缘关系,将无数个小家庭组织成一个大型的社会组织。

而到了工业社会,因为社会人口开始自由流动,传统稳固的大家族解体,只有最基础的“父亲、母亲、子女”构成的稳固关系被保留下来,成为人口流动、陌生人社会中最稳固的组织形式。

但在当今,这一组织形式也面领着新的冲击,随着社会分工,夫妻双方工作的地方,乃至孩子上学的地方,往往相隔甚远,并且因为工作、学习时间段的不同,导致在一起的时间变得越发短暂。所以在很多家庭当中,有效的家庭成员组织变得愈发困难,而没有统一的组织,共同的活动,家庭成员情感的维系开始变得非常脆弱,甚至有些最后变成了纯粹的血缘关系和赤果果的利益关系。

一个最好的例子对比是,在以前,农村学校一般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学生父母的工作地点农地也离家里很近,学生也有农忙假,可以和父母一同劳动,这样的家庭关系维系有非常坚强的基础——共同的生活和劳动。

但是现在,大量农民工进城,大量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能和父母产生的联系,只能通过电话、微信、以及少的可怜甚至可能都没有的相互探亲。或者我们说的更直白一些,对于少数留守孩子来说,父母就是遥远的ATM自动提款机。

同样的对比在城市也有很多,并且是很多人的童年经历,乃至笔者小时候,父母出去上班,就是把年幼的我锁在家里,边上放一篮子玩具,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既然和整个家庭的共同生活已经形同虚设,互相之间大部分时间都不怎么见得到面,那还有什么选择呢?电子游戏正是迎合了这一需求。你可以和虚拟的人物互动,和根本不知道长什么样的网友一起在虚拟世界生活、战斗、欢笑、相互安慰,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甚至是父母家人陪伴的十倍乃至百倍,以及电子游戏提供的未知体验,比父母那老套的故事,频繁的说教相比,又是那么的精彩,所以你觉得孩子和谁更亲近?

500

但问题在于,哪怕你非常想要陪伴孩子,但是你有时间陪伴吗?你能陪伴他去真正想去的地方么?

作为反例,富裕家庭的孩子是怎样的呢?上流社会一般会有实体的社交圈,会有定期的派对、远足活动,甚至他们可以安排专人陪伴孩子去全球任何想去的地方。所以不要怪孩子为什么喜欢在虚拟世界游山玩水,和看不见真面目的知心朋友花费那么长的时间聊天。如果你能让他随时可以跨越山和大海去想去的地方,随时有交通工具可以快速去和知心的人在一起面谈,那么谁会愿意呆在一个假的世界里头呢?

所以无论是网游还是别的什么,一句话,如果可以有真的,没有人喜欢虚拟的,但生活的残酷往往在于,真的你承担不起,而虚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

几个佐证例子:能够有时间和场地聚在一起健身、打篮球、羽毛球、游泳的同伴,往往不会被网游或手机所左右。而经常思考运动器材可以换几包泡面的人,显然不可能迈开一步。

话题又扯远了,回到原来的问题。社会化大生产意味着,分散的、弱小的社会组织最终都将失去对很多项目的组织能力,而只有大型的、拥有雄厚资源的组织,才能够有足够的组织能力解决大多数问题。比较好的例子如:大型公司和巨无霸企业的在编职工福利中,往往有很多可以带家庭成员一起去的旅游项目,以及可供职工家属一起使用的休闲娱乐场地,统一而专门的通勤工具,集中而有社区化管理的职工房等等。在这样的社群生活的长大的孩子,相对应的心理问题会少很多。

第四章给大家的思考:现在,乃至未来,有哪些东西可以代替网络游戏,充实孩子空虚的心灵?

500

 

五、对家庭成员精神生活力的冲击

副标题:如何让孩子舒缓压力,感到快乐?社交共同体、家人安慰、还是肥宅快乐X?

 

这一章的背景和总体思路与第四章类似,但我尝试从一些细节问题作补充性分析。最近有个句式很火热“肥宅快乐X”。可乐是肥宅快乐水,披萨是肥宅快乐饼。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肥宅会对高热量高糖的食物感到快乐呢?

之前辅导朋友的孩子做政治题的时候讨论了这个问题,结论是,根据书上观点,按照消费目的划分,可以划分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根据目的的不同,同一商品可以划归为不同种类。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食物都是生存资料,在吃饱了以后是绝对不会再碰的东西。

但是你是否能想象到这样的情景:一个死肥宅,因为个人能力或者意愿问题,找不到工作,打游戏被氪金玩家或者高玩虐到死,经常被家里人鄙视,因为某些原因找不到朋友,更不要说去打篮球和健身,每天只能吃重复而简单的饭菜。那么在如此苦闷的生活中,如果突然看到一些非常便宜,口感非常好,只不过一般含有高热量和高糖的食物,那么这就是最简单能够实现的幸福啊。

所以在这时,好吃的食物,或者说糖分,因为能刺激大脑产生类似快乐的兴奋感,为了获得这种感觉,就不管是否吃饱,会继续吃,所以好吃的食物就成了一种享受资料。

当然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要给这些懒惰而不努力的肥宅找借口?但是综合上面四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个人并不一定是因为懒惰和不努力,而成为肥宅的。

这就是第五章留给大家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他是一个都市青年,住在还未改造的老城区,父母离异,并且各自找了小三,监护人每天很少回家,和他们唯一的关系就是定期拿到的生活费,同龄人组成了小圈子,因为兴趣爱好等原因对他产生了排斥,家里附近没有什么场地和健身设施,上的是市里面倒数的学校,没几个人能考上本科,老师们得过且过,能陪伴他的只有一只二手用过的智能手机。没有人教过他怎么社交、要注意什么。那么,这个人会过成什么样?

 

500

六:结论,以及建设性意见??

副标题:家庭问题的解脱之路在何方?巩固家庭?人工智能?社会化抚养?

 

按照马恩的观点,家庭和国家一样,是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会逐步走向消亡的,但不管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但是生活实践显示,我们周围的很多家庭,确实都或多或少面临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以下将分析目前被人广泛讨论的解决方案,带有个人主观价值判断,请仅供参考。

 

第一种思路:巩固家庭。(保守治疗方案)

这一思路是目前国家所倡导和践行的,从大家熟悉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到诸如官方八股的“没有家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家庭的和睦和家庭新风的倡扬,也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

但问题在于,政府越积极倡导的价值观,恰恰是这个社会正在逐渐缺失的。哪怕政府再怎么宣传家庭的重要性,在今天,随手搜索一下,就会发现,离婚率在逐年上升的事实。

当然并不是说政府这些宣传是浪费时间。基层政府考虑问题,永远是先维持总体稳定。但很明显,这只是一种不触及根本问题的保守治疗方法,因为谁也不知道,被居委会大妈,警方,民政部门,通过劝说,选择勉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到底有多少。以及全国到底有多少婚外情。

500

第二种思路:人工智能代替。(推卸责任的方法)

之前提到的《底特律:变成人》游戏,其中的男主角之一,仿生人马库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人们缺少的真的是一个可以24小时不吃不喝,也不会感觉到累的人工智能管家么?或者我们可以这么问:对现代人来说,照顾老人真的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么?

在当今社会,类似老人不愿意把钱给不关心自己的儿女,而是留给了保姆之类的新闻,属于法制频道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播一次的固定剧情。所以结论很明显,只有物质上的赡养,是毫无意义的,很多老人不用保姆自己就可以活的很好。但问题在于精神上的扶养,即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真实的人给予的关心和支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孩子,给予一个孩子大量可支配的钱,或者给他配一个保姆,就能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吗?人终究是人,而不是机器,哪怕是肥宅,也会在没人看到的时候偷偷流泪,因为内心都知道纸片人老婆终究是假的,需要的是活人的爱。

而且就算真的有人工智能来帮你操办所有事情,那你依然还是可能成为一个肥宅,因为,连基本的生活都被包办,不参加社会实践,只会更加有惰性,孤僻,毫无现实能力可言。

 

500

第三种思路:社会化抚养(遥远而艰难的道路)

这种方案是观网某马姓离职编辑一直很在意的。这种方案看起来非常直击矛盾根源。既然家庭已经无力承担大量的责任,那么就由更强大的共同体——社会,来集中承担责任。但是问题在于,这一方案可以说,必须建立在共产主义的基础上。为什么呢,我们来做一下现实分析。

目前中国的社会职能实现分为两部分,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共同承担社会职能。而因为分税制的存在,中央政府集中了大量税收资金用于国家安全、科研、教育等众多领域,而地方政府因为大量税收被中央抽走,只能靠土地财政勉强度日。而要中央来统一部署社会化抚养,是不现实的,你打算从国家预算抽出百分之几来进行民政事业啊?

而如果由地方政府来实施的话,那么钱从哪里来啊?当然也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那就是学习北欧福利国家,加重税。那么问题来了,这笔重税从谁身上收?

当然有人会说了,可以靠民间力量来啊。奥其实这个已经实现了,君不见那些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寄宿制私立学校,家长只要交够钱,学生甚至可以常年不用回家。但这到底算不算有效和普适性的社会化抚养,要打个大问号?

所以,说到底,社会化抚养需要什么?需要1.全社会不计成本的优质资源投入。2.大量有责任心和专业知识的全职社会工作人员。3.方向明确的个人和社会培养目标,以及成人后的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对接。4.确保这些人能成为有用的人,反过来继续支持这个体系。

是不是很熟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1875年4—5月初在《哥达纲领批判》。

500

其实归根结底,上述六章分析的,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即使我们不愿意承认,家庭本身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在慢慢解体消融,而新的东西又没有代替进来。我们正处在这一变革的阵痛期之中,而如何处理并度过这一阵痛期,可能将是我们这几代人都需要面对的任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