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军号》这类片不卖座,主要是与年轻人差距太大,《智取威虎山》处理的就好多了

【本文由“木星上的狂风”推荐,来自《罗援将军评《古田军号》,最后重锤砸向——“但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从另一个角度讲一讲,其实这类影片不卖座,还是因为他所出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生活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差距太大了。

中国已经是个工业国了,伴随着工业化人们的审美和需求层次会上升,现在哪怕是古装剧,人们的关注点也只是帝王将相等生活条件较好的人,哪怕是民国剧也都是光鲜亮丽的人,而且也不必说这类片子都是套着古代的皮讲现代人的故事。

当然也不要批评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吃苦,不懂的前辈的努力有多么不容易,中央强调的是我们要继承前辈的精神。

这里我想起了那个强行学雷锋的笑话,有个年轻人看到路边有老奶奶站着,就强行把她扶过了马路,然后却发现老奶奶并不想过马路,她在等人。

那么同理,我们的宣传教育就必须跟时代相结合,不要一提到革命精神就马上用电影把年轻人代入到穷乡僻壤的山沟里忆苦思甜。相反,革命精神是永远存在的,小到刚毕业的创业者,大到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很多人身上其实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精神的存在。

我个人印象里拍的好的比如《铁人》《智取威虎山》,都是用一个年轻人的视角开头,然后通过各种线索闪回革命前辈的年代,然后中间进行时空交错穿插,把年青一代和老一代联系起来,让他们有共情,而不是自顾自地讲老一代的故事,让年轻人感觉像在博物馆看恐龙化石。

当然最后院线排片也确实需要诟病,但这确实是市场运作逻辑,一部明显会赔本的片子他们是当然不会给排片量的。所以这个时候你不能既把经营院线的责任全部丢给企业,让他们自负盈亏,又指责他们说不承担宣传责任。党和国家还是要想办法创新宣传途径,比如像这次银联拍的《大唐西域最后一次转账》的古装广告片,虽然只有短短16分钟,但是却有非常好的效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