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的学费:nine percent正式解散

蔡徐坤:“我今天没有准备草稿,想想我要说什么,每次看到你们都很开心,今天这个时刻是最近最开心的一刻,我们今天一起好好享受、好好玩吧。”言毕,台下欢呼声雷动,灯牌闪耀。

500

这是10月12日nine percent广州“限定的记忆”告别演唱会上的一幕。至此,这个存续了十八个月的偶像团体正式宣告解体。

这或许是一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局:对成员们及背后的经纪公司,再也不用参与毫无油水的nine percent合体活动,各自solo,反倒充分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对粉丝来说,本来nine percent就是一个拼凑而成、缺乏团饭的商业体,解散实际上更有利于追星行为本身的延续。

对爱奇艺而言,合约的约束性和时效性消失已成既成事实,还不如凭借合体综艺《限定的记忆》捞最后一波流量,效果也是肉眼可见,演唱会当天,“npc告别演唱会”、“爱奇艺回应NPC没唱eiei”等多个话题登上热搜登榜。

事实上,不论是nine percent还是火箭少女,互联网企业在对艺人经纪业务的布局中多少都付出了一些学费,这些学费,未来会转化为运营经验还是就此打了水漂仍未可知。当前可以知晓的是,互联网公司们正在加速自己向娱乐圈的影响力渗透,这种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业格局和未来走势,使得故事变得有趣起来。

500

 娱乐圈门口的互联网野蛮人  

在名利场内的人们看来,互联网公司们像是娱乐圈的野蛮人:直接,坦诚,合同化,规避了潜规则,也掏出了真金白银和流量。这让他们既爱又恨。但站在互联网内容平台的角度来看,布局艺人经纪业务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

早在2017年,优酷就与阿里影业合资成立了艺人经纪公司酷漾文化。阿里影业表示,这家新公司将专注于培养及管理娱乐界艺人,艺人资源在娱乐业务中仍扮演重要角色,与优酷联手拓展艺人经纪业务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行业影响力。截至今年9月,一共签约62艺人,均为行业新人。

500

站在爱奇艺的角度,布局艺人经纪同样有着明确的算盘。2018年,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曾多次控诉演员天价片酬问题,直指片酬已经成为影视内容生产的成本大头,并与业内诸多公司一起签署了限薪令文本。同时,爱奇艺以综艺为切入点,抢占偶像经济的红利。

爱奇艺专业内容业务群总裁(PCG)兼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2018爱奇艺世界大会上表示,爱奇艺愿意与艺人经纪行业的合作伙伴共享平台生态资源与能力,共赢共生;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宏嘉表示,互联网为艺人经纪生态圈带来四个机会,对平台、消费者、艺人以及经纪公司形成新的共振。“为行业输送新血、给新人以作品、整合货币化技术资源、强展现生态推星”,与合作伙伴共构更美好的经纪生态。


简而言之,爱奇艺的策略是(1)压低演员片酬,降低制片成本;(2)利用综艺制作能力,推动自身成为艺人经纪公司的互联网工具。

在成为工具人的道路上,腾讯视频走的更快。借助火箭少女101的东风,腾讯视频doki社区已经成长为粉圈打榜的重要工具,这构成了腾讯视频相比于其他视频平台的差异化竞争。这种方式对于粉圈经济的介入更深,比如腾讯doki曾用《doki大爬梯》主导了马天宇、任嘉伦、徐海乔等明星的生日会,这类活动原先是经纪公司们的腹地。

500

这也带来了步伐不均的问题。腾讯在综艺和音乐上具有说一不二的地位,但在艺人经纪业务上所具有的承接仍旧不够,比如火箭少女101的经纪公司哇唧唧哇只负责运营,并没有想象中强势。

在互联网造星如火如荼的当下,视频平台们想要用手上的内容资源谋求更大的上游控制力并无不妥。但逻辑上的推演到现实中的执行,往往是云泥之别,这也给后来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的发展埋下了雷。

 艺人经纪将步入多业态长期并存的局面  

作为现代娱乐产业的重要一环,不论是韩国的SM、YG和JYP,还是日本的杰尼斯事务所、AKS,美国的CAA,艺人经纪业务在发达国家呈现出高度垄断的市场格局。

不过在国内,情况稍有不同。就现状而言,互联网势力、影视公司、明星工作室的多业态并存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乏业内人士认为,与好莱坞CAA建立的由内容制作到艺人培育的产业链条模式不同,中国的艺人经纪经历了“保姆型经纪”、“艺人代理”到“工作室独立运作”的发展迭代。

这种现状,给互联网公司的产业链推进制造了难度。

简单将粉丝经济分为三方:粉丝,经纪公司,内容平台。粉丝对于经纪公司的职能要求是,为idol争取更好的资源,推到更高的位置;艺人经纪公司的诉求在于通过运营艺人赚钱,进而实现资本化运作;平台方的诉求在于通过自营压低艺人薪酬,同时在产业链上赚到艺人经纪的钱。三者既有重合也存在矛盾。

这种矛盾,在nine percent和火箭少女101的案例中被放大了。

500


在nine percent中,每个成员都接到了比团队合体更多的通告、代言、杂志封面邀请,出了更多的歌曲,个体商业循环已经建立,离心力已经形成;对于经纪公司来说,个体接下的商业活动,金额只需经纪公司和明星双方分成,而团队的钱,还需要增加一个爱奇艺来分,天然存在绕开团队的动机;nine percent所谓十八个月限定团的设定也属于败笔,这意味着该团所有团粉的努力都会在最终期限到来前沦为泡影——玩一款即将退市的游戏,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别充钱。

相比较而言,火箭少女101虽然在成团伊始发生了孟美岐和吴宣仪脱团闹剧,但之后依旧被拉了回来,时至今日,火箭少女们虽然各自曝光不断,但合体机会们远远多于nine percent,且在合约上也保留了续约的悬念。

500

不过回顾事件本身,腾讯艺人经纪业务仍旧暴露出诸多不足。比如在分成比例上,“火箭少女工资分成被曝光,七成收入被腾讯拿走”,“小姐姐个人则要看跟公司的合约,大约是三成中的20%-50%。这样算下来,一个1100万的代言,小姐姐每人能拿 6万-15万”的数据,为经纪公司们在后来的博弈中赚回了大量同情分。

腾讯也有自己的考虑。据行业媒体透露,为了打造《创造101》腾讯砸了6亿。该综艺赞助广告的规模在3亿左右,剩下3亿,回本也压力山大啊。限定团只有2年,11位出道少女需每人每年为腾讯赚入1500万左右,也就是刚刚打平。

不过这种算法粉丝们并不认可,他们并不在乎公司利益,只要企业打破了“为idol好”的人设,他们在舆论上的反水是很快的。

腾讯要做的,是在赚钱和公众形象面前取得一个平衡。比如欢瑞世纪签约杨紫,华策签约沈月、胡一天,都是在自己体系内给到了更好资源。目前看来,腾讯通过对杨超越的投喂,正在适应这一节奏。

艺人经纪的确是一块好的蛋糕,中国市场体量很大,市场仍旧处于高速发展期,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公司手腕稚嫩、头部艺人离心力强大的问题同样存在。互联网公司们有志于此,但在吃下之前,或许还需要再交一些学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