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还要对付中国?美国从嘲笑菜鹅、理解菜鹅到羡慕菜鹅——因为学不了!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俄乌冲突前期,俄罗斯“放下身段”从伊朗引进见证者系列远程自杀无人机时,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全面嘲讽。只是随着战火的持续,美国开始发现,这种看似粗劣的无人作战武器,对于西方的防空系统构成空前挑战。更讽刺的是,如今美国开始想要仿照俄罗斯的做法,大批量生产类似装备时才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学不了!
之前那句形容西方总结俄乌冲突经验的 “嘲笑菜俄、理解菜俄、成为菜俄”,结果谁都没有想到,如今美国完成了“嘲笑菜俄”“理解菜俄”之后,竟然卡在了“成为菜俄”这一步,只能“羡慕菜俄”!
那就更不要和拥有从高端自主作战无人机到低端海量无人机产能的中国相比了……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近日痛心疾首地总结说,美国现在需要生产成千上万的远程自杀无人机。报道称,从消费级遥控无人机到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再到远程自杀无人机,这些无人装备模糊了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系统的界限,它们代表了真正具有改变游戏规则的非对称威胁,而五角大楼长期以来一直忽视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五角大楼醉心于研制昂贵的高性能无人作战飞机,从早期的“死神”“全球鹰”到后来的X-47B等型号,但美国忽视低端无人机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错误。目前俄罗斯每月能生产数千架不断改进的见证者-136无人机的衍生型号,而且其产能还在扩充,预计到2026年俄罗斯的年产量将超过5万架。它采用高效的三角翼布局,依靠简单的内燃机为动力,可以携带大量燃料攻击1000英里外的目标。由于这种无人机平台设计非常成熟,因此俄罗斯选择以它为基础进行低成本的快速迭代,发展出适应不同战场环境和作战对象的多个型号,而不是像美国那样需要经过多年的开发和漫长的采购过程。
尽管乌克兰方面每天都会宣称击落多少架俄罗斯无人机,但美媒清醒地认识到,对于这样的无人机来说,所谓高速突防能力和先进的制导模式都不重要,数量就是一切,它的射程和成本更重要。预计这种无人机的成本在5万美元之内,伴随着产量的提升,其成本可能还在大幅下降。相比之下,具有类似射程的传统巡航导弹,每枚成本数以百万美元计——这正是当前乌克兰正在做的事。
因此,乌克兰宣布击落多少架俄军无人机,其实反过来暴露了乌克兰消耗了多少枚防空导弹——这才是俄罗斯自杀无人机的根本目的,消耗俄罗斯昂贵且难以迅速补充的防空武器,包括地对空和空对空导弹,以及反无人机巡飞弹。美媒承认,乌克兰用价值数十万到数百万美元的导弹击落数万美元甚至更便宜、同时也容易生产的俄罗斯无人机,到底谁才是胜利者可谓是一目了然。
也正是因为俄罗斯自杀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巨大作用,“动力”网站“战区”频道“大胆”设想,未来美军也可以效仿这种战术用于潜在的大规模中美冲突。“考虑到这些无人机可以装在集装箱内,从任何能够运载集装箱的海上货轮、陆地移动卡车上发射,或者将集装箱放置在任何陆地、通过远程遥控激活(就像乌克兰无人机偷袭俄战略轰炸机的战术)。此外利用运输机空中发射也是一个有趣的概念。”美媒称,考虑到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会让美国军舰或飞机闯入靠近中国大陆1000英里内的区域变得非常危险,因此这些可以隐蔽运输同时容易生产的自杀无人机可能“非常适合用来消耗中国的远程防空武器”。
美国企业已经开始仿制见证者136无人机,但难以通过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同时五角大楼也没有多少兴趣采购
但“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美媒发现,美国当前根本没有能力组织快速大批量生产这样的自杀无人机,尤其是廉价复合材料机翼、基本飞行控制系统和小型且相对粗糙的内燃机——就连乌克兰组装的此类无人机都需要“中国货源”。
更重要的是,当前五角大楼依然对这些廉价的无人机毫不感兴趣,目前只有几家美国企业生产极少量的这类无人机,用于充当防空作战的靶弹。尽管美国国防部已经认识到,先进的高端武器面临消耗快、补充慢的难题,开始有意扶持美国企业研制相对便宜、生产快的巡航导弹,但这些武器的采购单价仍然会花费数十万美元,谈不上大规模生产,更说不上廉价。“美国军方押注未来的中美冲突将是非常迅速且激烈,但这种战略思维几乎可以说是自大——甚至是不太可能的”。
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也不难理解——廉价自杀无人机才几个钱啊,就算生产几千架,也不过上亿美元的量级,还比不上一架F-35战斗机呢,史密斯专员怎么可能看得上!
反过来美媒倒是承认,中国是世界头号工业制造大国,可以大规模生产美国无法大批量复制的产品——或者换一个角度说,美媒设想的那些无人机隐秘作战的场景,中国用来对付美军也未尝不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