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登顶珠峰?

作者:IWang  来源:财经早餐(Femorning)

现在,登一次珠峰要花费多少钱?

珠峰作为中国和尼泊尔国的界山,北坡和南坡分属中国和尼泊尔。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攀登费用,已经从2016年的4万美元/人,上涨至2019年的4.59万美元/人,约合人民币31.78万/人。而位于中国境内的珠峰北坡攀登价格,从去年的38万飙升到今年的46万,个人装备和向导费用还要另算。全链条70万保底。

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装备远远没有如今发达,登峰的代价不止是高昂的金钱,更多的是鲜血。

珠穆朗玛峰被称为“连飞鸟也无法逾越的山峰”,它不光海拔高,极寒缺氧,地形也险峻:有高达数十米的看着就腿软的冰陡崖、充满陷阱步步杀机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为什么要组建国家队也要登顶珠峰,是我陪朋友去电影院看《攀登者》一直到坐下还在思考的问题。

她叫珠穆朗玛峰

关于珠穆朗玛峰最早的历史文献,在康熙五十六年,即1717年间完成的《皇舆全览图》上,明确地标上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并定名为‘朱母郎马阿林’。但没有标出高度或用经纬度标出其位置。

这份地图1719年制成满文铜版,1721年制成汉文木版,1733年又在欧洲制成法文地图。在这些地图上,珠穆朗玛峰以满、汉、法等不同文字出现确定了它的名称。

500

1852年,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用大地测量的方法测出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0米。为了纪念,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

一百年后,1952年,中国政府正式恢复珠穆朗玛峰的名称。

500

1953年,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人丹增·诺尔盖从南坡登顶,成为世界上最先登顶珠峰的人。

而位于中国境内的北坡,有着世界上最长的冰坡里程,存在着无数70度以上甚至90度的陡坡,攀登难度非常大。实力雄厚的英国登山队曾经7次试图从北坡登顶,却都以失败告终。

1960年,中国和尼泊尔就珠峰的归属问题进行商讨,尼泊尔方面称:“中国人从来没有登上过珠穆朗玛峰,怎么能说珠峰是中国的呢?”

一穷二白的中国勒紧裤腰带,最终,凑齐了70万美金去国外买登山装备。准备在1960攀登珠峰。70万美金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可以在中国建立3个1500人的大型工厂,或者买560万袋面粉……最终,换了6吨沉甸甸的装备。

500

当时印度也准备从珠峰南面登峰,中、印一北一南同时攀登珠峰,无疑是一场特殊的竞赛。

500

成功的瑕疵

1960年3月,在正式突击顶峰之前,队员们决定分别在海拔6400米、7600米、8300米的地方,建立3个营地,把物资运上去,同时进行适应性行军。

北坳难在坡度太大,近乎垂直的冰崖也比比皆是,很容易爬到一半就跌下来。

500

1960年5月23日,突击组行进在8400米地段。

北京时间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也就是《攀登者》电影的原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支从最难的珠峰北坡成功登顶的队伍,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奇迹!

500

中国登山队创造的奇迹传遍了世界。1961年,《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署,两国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得到解决。

然而,可惜的是,这珍贵的历史性时刻,却没有被记录下来。登山队登顶时间是在凌晨四点,当时的光线根本不足以完成拍摄。根据国际登山规则,要在峰顶留下360度的影像资料。国际上不断有人以此为理由来质疑中国是否曾经真正的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

这种感觉,就像被别人要求证明你是你自己一样的憋屈和难受。

在电影里,王景春饰演的前线总指挥赵坤看着在登山行动中幸存下来的队员,面对质疑,干笑了两声说:“没关系,他们不承认就不承认吧。我们不需要依靠别人的承认。”

但是,新中国70年来,就是不断在为自己正名的过程。

1975年,登山队再次集结。七个民族的队员共四百三十四人参加了登山队,除了一百二十五位运动员外,还有科考、气象、通讯、新闻、医务等其他后勤人员。

500

这一次,中国人不仅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可以登上珠峰,还用更加专业的设备,成功给珠峰量了新身高——海拔8848.13米。

中国的山,要有中国的高度。

1975年7月23日,中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球宣布: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13米。

在海拔8700米至8750米高度上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岩壁,被登山界称为“第二台阶”。中国登山队奋战了近一天的时间,用岩石锥和绳子在“第二台阶”的岩壁上架设了高近6米的金属梯。

500

此后,约13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通过这一梯子,成功登上地球之巅。从此以后,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各国登山队员每到这个由岩石组成的悬崖处,均要经过这个中国登山运动员在1975年留在此处的金属梯,因此它又被称为“中国梯”。

弱者说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承认,那是自我安慰。NOBODY CARES.

只有强者说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承认,才不会被质疑。

神挡杀神

文字远远不能表现出登山队在攀登珠峰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还有那些牺牲而永远长眠在雪山中的人。

500

60年时,为了克服登顶最难的“第二台阶”,屈银华脱掉了鞋子,踩在队友刘连满的肩上,打上了那个让他截去十个脚趾的冰锥。

500

1975年登顶的突击队员中,有一个叫做夏伯渝的人,在8600多米处,队员被暴风雪困住时,一位队友因为体力透支丢失了自己的睡袋。夏伯渝让出了自己的睡袋,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睡了好几个小时。夏伯渝的小腿却被永久冻伤,因此很遗憾的没有成功登顶。下山后,他的双腿无法医治,只能截肢,柱起了拐杖。

在43年后,69岁的夏伯渝以古稀高龄和残疾之躯,成功登顶珠峰,圆了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他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登顶珠峰的残疾人。

《攀登者》电影是今年十一档主旋律口碑争议最大的一部电影,目前三巨头中票房也被《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甩开了。《中国机长》已经突破20亿,《我和我的祖国》已经超过22亿,而《攀登者》还不到10亿。

被吐槽最多的就是感情线,尤其是最后登顶冲刺时的感情处理简直让人太失望。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部电影依旧告诉世人当年攀登珠峰时的坚信以及中国人的守护国家的信念。

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母象”的意思,整体意思为“大地之母”。电影里,登山队在登山前,当地的阿婆说,珠穆朗玛是神山,是大地的母亲,不能攀登。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500

人为什么登山?

人类注定是要走向未来的。大洋深处、珠穆朗玛峰、甚至是外太空,人要在对未知的探索中不断走向未来。不断地求索,才能达到世界的顶端。

只有前行才能进步,才会寻求到新的希望。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