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快递无法拒收!东风17成反航母“箭头”,五分钟抵达战场
导弹之父的愿望成真
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在十月亮相,其中既有期待已久的国之重器,又有出人意料的新鲜物件。五雷特此进行解说,此为第三篇。
五雷万万没有想到,还能有“箭头”一样的导弹,但中国东风17做到了。
随着电视镜头的切近,所有人在惊讶之后,都知道中国有了一种新的导弹。没办法,这群刷着DF-17字样的导弹实在是太独特——黑漆漆的弹体、长着小翅膀的细腰、尖尖的白色头部,整体就像一支锋利的“弓箭”,一点也不像其他圆润的导弹兄弟。
很快,官方媒体证实这就是传说中的又一款反航母杀手锏——东风17弹道导弹,全球首款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能在空中“打水漂”、自由滑翔的神器。
目前透露的东风17导弹信息,据称其最高速度为20马赫,也就是20倍音速,最低也有10倍音速的巡航速度;射程1800到2500公里,与之前的“航母杀手”东风21D相当,足够覆盖咱们东边的几个岛国;命中精度更是惊人,已经小于10米。
在实战中,东风17大概只需要五六分钟就能打到第一岛链外,那些整天在西太平洋耀武扬威的航母们没多少工夫来躲避,“自由航行”的好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但五雷前文也说过,中国火箭军已经有了一款“航母杀手”东风21D,为什么又要新增一个型号?这是因为东风17除了速度超快,还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机动性非常好,可能是全球最灵活的弹道导弹。
众所周知,“导弹”这个词最早是大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指的就是这种武器可以制导,能够中途改变方向,调整落地位置,而不像以前的炮弹、火箭弹一样,打出去以后就控制不了,哪怕被风吹一下就打不准了。但理论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导弹尤其是弹道导弹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样灵活,弹道导弹好比一辆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一样,并不能随心所欲的飞来飞去,一般都得规规矩矩在事先设定的空中“道路”上飞行。
以专门为打航母的东风21D为例,该导弹拥有雷达、红外等多种探测手段,打击精度可达数十米,且依靠小发动机可在空中二次变轨,及时修正目标。但身为弹道导弹,东风21D仍然走的是抛物线,目的地是发射前定死的,修正一下也不能偏离太多,很容易被敌方的反导系统推算出路线,从而遭到拦截。就算没有被敌方拦截,如果被超级大国的预警卫星发现,通知他们的航母编队规避一下,航母跑上几百海里外,我方东风还飞往原地就会丢失目标,根本打不到航母。
这时候,而发射后能“打水漂”、自由滑翔的东风17就能避免这种情况。东风17的弹头之所以是三角形,就是因为不但可以靠锐利“箭头”破风高速前进,还能在空中大范围机动。那个“箭头”实际上是乘波滑翔体,所以形状极为独特。
具体来说,东风17这类高超声速跟传统的弹道导弹不一样,更像是能自由飞行的巡航导弹。该导弹起飞后沿着抛物线弹道上升,在到达足够的高度和速度以后,弹头与弹体分离,开始进入自主动力滑翔阶段,在大气层内飞行的这一阶段更像巡航导弹。
东风17在飞行过程中的能多次不规则变轨,除了能上下跳跃,还能在数百公里范围内横向移动,不但能追着航母打,还能使敌方的预警系统无法判断弹道。其在末端攻击时还能保持在4马赫以上的高速度,以极大的动能命中目标,即使是十万吨的核动力航母,也能确保能够完全将其摧毁。
而东风17这么厉害,还多亏了钱学森。当年,作为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也是全球喷气式飞机的开创者之一。在二战时期,为了帮助盟军解放欧洲,钱老曾经提出研制一种可以先跃升到大气层外再下降滑跃的飞机,航程能比当时的飞机提高一倍以上,这样就能让盟军轻松的从纽约飞到巴黎。1948年,钱学森对外公布这套理论,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弹道”。
这个理论显然太过超前,当时的科技水平实现不了。由于材料、发动机等方面的限制,到现在人类也没有这种能自由穿越大气层的实用飞机。例如,美国上世纪雄心勃勃开发了航天飞机,结果不到30年就因为故障太多、成本太高而放弃。钱学森回国以后,倒是想过把这种理论应用到导弹技术上,这样导弹就能在空中多次变轨,射程还能提高,但最终也未果。
进入21世纪以后,美俄等国在超高速发动机方面取得了突破,能够以5倍乃至10倍以上音速飞行的航空器终于成熟起来。
于是,美国提出研制乘波体飞行器,试验成果就是X-51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号称能飞过太平洋,起步就是5马赫以上,一小时轻松打遍全球。当时,这可是轰动世界的新闻,让五雷觉得美帝真是可怕。
不过,搞了十几年以后,美军也没能装备这款大杀器。媒体报道说是材料、控制系统不过关,X-51在好几次试验中不是烧毁了,就是无法控制掉了下来。
平时看起来傻大黑粗的俄国人倒是开窍了、他们也不玩什么巡航导弹了,直接在飞机下面带了个弹道导弹,虽然小点也算高超音速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匕首”导弹,据称射程可达1000公里,能打中汽车大小的目标,明年就要装备俄军。
由于由飞机携带,战斗机突破防区后发射导弹能够迅速地发射,被敌方拦截的几率大大下降,显然是一把玩偷袭的好“匕首”。不过看其粗壮的体积,弹头也不是压扁或削尖的乘波滑翔体,估计不能凭借自身动力滑翔,纯粹是靠速度突防,拉起来以后靠惯性飘向目标,机动性肯定比东风17差远了。
而我们的东风17前文说了,飞行过程中还能像飞机一样上下左右,接近航母一类的目标时还能像巡航导弹一样贴着海面滑翔,而不是直接从头顶砸过去,敌方雷达很难探测到。关键这时候,东风17作为弹道导弹还能保持4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敌方就是发现了它也来不及拦截!
另外,东风17使用压扁的三角弹头,黑色的弹体也可能是吸收雷达波的隐身涂料,有网友猜测东风17还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如果真是这样,东风17就是世界首款同时具备高超音速、高机动性和隐身能力的导弹,敌人既来不及反应,也无法拦截防御,甚至都无法探测锁定,根本挡不住啊!
这样看来,今年代替东风21D出场的东风17果然厉害,是一份敌人无法拒收的“快递”,延续了火箭军“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威名。
作为中国导弹事业开拓者,钱学森先生在天之灵也可以放心了,中国人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提出的先进理论。
厉害了,中国导弹!
新衣、新枪、新导弹神奇的出现在了同一幅画面中,这也是三个最耀眼的看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