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自杀后,我潜入【自杀群】卧底2个月……”

作者|  小明

来源|  视觉志

2018年6月7日,武汉的一间出租屋内,21岁的胡靖(化名)与两名同龄青年烧炭自杀。

平日里十分正常的人,为什么会突然选择结束自己年轻又美好的生命呢?

为了寻求真相,胡靖的父亲胡建明(化名)登陆上了儿子的QQ...

 01 

5月22日,胡靖突然说要去北京找朋友玩,于是就离开了家。

但是自从离家后,他就一直没有联系家里,家里也一直联系不上他。

这时,胡靖的女朋友在登陆他的QQ时发现,发现里面有相关的自杀“约死群”。

于是便发给了胡建明的小儿子,然后转给了胡建明。

发现事情不对劲、等不及的胡建明选择了报警。

通过警察的协助,胡建明得知儿子去了武汉,随即全家前往武汉寻找儿子。

在6月8日下午,警察打电话给胡建明,说是发生了一起自杀案件的新闻。

核查过后,发现自杀的孩子其中就有胡靖,当时他就崩溃了。

500

胡建明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能做出这样事情的人,为了寻找儿子的真实死因,他学习使用QQ,潜入了这些“约死群”中,只为寻找答案。

刚一上线,一个名字带着“约死”的群就跳了出来。

打开群后,发现全都是充满了负面情绪的发言,也有人在约着时间去自杀。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打探儿子死因的胡建明只得在群里发了言。

“孩子已经走了,我是孩子的父亲。”

在表明了身份后,胡建明竟然意外的收到了一些感谢,理由是给他们提供了十分好的范本,让他们更有了勇气自杀。

胡建明气愤不已,同时也夹杂着恨意:

“我很恨,你们在聊,你们还活着,可我的儿子已经死了。”

在刚刚登陆儿子QQ时,胡建明就看到了好友列表里的一个叫“前度”的名字,为了找到儿子自杀的原因,他们两人开始了联系。

聊过三四天以后,胡建明发现,“前度”也徘徊在赴死的边缘。

“前度”的身体不好,父母开了一个小家具厂,曾带着他四处求医但始终没什么效果。他有个清秀的女朋友,也分手了。胡建明试着接近“前度”,甚至是劝他放弃寻死的念头。

胡建明成功的劝生了“前度”,后来他才知道,“前度”是儿子约死的成员之一,只不过出于害怕没有赴约。

500

胡靖生前照片

入群几天后,胡建明发现了这些群成员的规律:

“17岁到23左右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们有一个很原始、很幼稚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走了就是给家里减轻负担了,觉得来到这个世界不成功,那就从头再来。”

儿子的去世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反而促使他对群里的孩子们进行劝生。

“约死群”里胡建明的身份特殊,他的劝生行为没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他几次被移出群聊,就只能申请新的账号再加进去,反反复复,从未放弃。

和每一个孩子对话时,胡建明都像安慰自己的儿子一样,一边聊一边从痛苦中清醒过来。

500

“约死群”聊天记录

终于,胡建明找到了儿子自杀的原因:

书没读好;创业失败;体重暴涨;给女友的承诺无法兑现;前同事的成功带来的心理落差。

尽管已经知道了儿子的死因,但是胡建明没有退出群,而是努力的在一个个的拯救每个想要自杀的人。

 02 

到底面对了什么样的情况才会导致这些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胡建明和这些人的接触中,就遇到过很多力不从心的状况。

有人因为医疗纠纷欠了上百万的债务,有人信用卡欠了6万无力偿还,有人因为网贷、感情和工作导致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人太多,问题太多,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解决的。

胡建明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他帮不了所有人,他已经够伟大了。

500

面对这些没人帮助的孩子,胡建明不停的举报这些群,甚至报警,无数个“约死群”被官方封锁处理。

在劝生的过程中,他还认识了一个叫做李俊(化名)的人,和他一样都是劝生的人。

曾经因为赌债想要自杀的李俊(化名),在醒悟后不希望别人做和他一样的傻事,从而也成为了一名劝生者。

二人轮流值班监视着群里的发言,尤其是类似于遗言的发言。

次数多了,二人摸到了规律,能够提供自杀者的手机号对于帮助警察挽回生命有着很大的帮助。

他还曾和平台沟通,但是未果,便向平台公司所在地深圳的警方报警,提供“约死群”的群号,一般一两天天群就会被封。

到后来,甚至连民警都已经熟悉他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拯救了一条又一条的生命。

500

进群后的两个月里,他先后添加了55个群成员,通过劝说及配合警方,使20多人放弃了自杀念头!

其中有4人是在实施自杀的过程中,通过胡建明和警方的协作最终被拯救的。

每天面对大量的负面信息和情绪,面对太多无能为力的情景,导致其精神状态受到了很大影响,人也爆瘦了30多斤。

再后来,“前度”加到了他的好友,称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并且也成为了一位劝生的人...

 


03 

很多人很好奇,哪里来的这种约死群,群主不犯法吗?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这些群主有着极大的责任,并且构成了教唆杀人的罪名!

对于这件事,北京的一位医生发表了自己的言论:

有自杀倾向的人,只有不到10%的人会去实施。

但是这种群的存在,让很多人开始互相怂恿,甚至约好一起。

负能量是会传染的,就算刚刚加入群中只是因为心情不好或者心里郁闷,时间长了也会导致人产生轻生的念头。

但是他们不是真的想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但这其中有8成的人会后悔。

而那一刻也就短短的15秒,拖过这15秒,人也许就不想死了。

这个时候需要身边有人挽救他们,毫无疑问胡建明是个英雄,那些劝死向生的人都是英雄。

500

陈思,一个普通的男人,一个普通的小市民,却被誉为南京长江大桥的“生命守望者”。

2000年,在长江大桥上,他发现了一个来回踱步的女孩。

突然,女孩一条腿迈向桥下,做出跳桥状。

陈思看到后立马冲上去把女孩抱了下来。

那时,陈思第一次知道,自杀的人是可以救回来的。

500

2003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女大学毕业生,抱着毕业证书从大桥上跳下去了。

女大学生跳桥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好的生命就这么没了。

他决定以后要在桥上救人。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陈思为救人已经花了82.575万元,成功救助自杀者351人。

和陈思一样的,还有一位来自北戴河的人,她叫做“文香嫂”。

北戴河海滨的一条小巷里,有一家叫“文香旅馆”的小店。

小旅店虽然不起眼,但在北戴河,只要你提到它的名字,当地人几乎都知道它在哪,怎么走,有什么故事。

30多年过去了,她开旅馆没赚到什么钱,却救助了100多个准备在河边自杀的人。

500

其实这个世界,很多人都很关心你。

还记得许久之前看到过一个帖子,有人提问:

“手上的动脉在哪 要具体”

下面的回答很多,没有一条让人失望。

500

他搜索了动脉的位置,得到的留言清一色全都是:

别找了,我爱你。

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在关心着你。

在百度上搜索自杀,会出现心理危机咨询热线。

500

在知乎上搜索自杀,一样也会出现咨询热线。

500

在微博上搜索自杀,也一样会出现咨询热线。

500

在网易云音乐上搜寻自杀,会直接跳转到一篇治愈的文章。

500

在QQ上搜索自杀,会出现一系列的引导方式。

500

看到没,只是你没有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关心着你。

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会遇到棘手到几乎无法解决的事情。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会被时间所抹平。

我们不会因为儿时得不到的玩具而郁郁寡欢。

也不会因为十几年前的失恋觉得世界依然黯然无光。

不会因为已经还清的欠款感到绝望。

也不会永远陷在亲人离世的悲伤。

时间,终究会抚平一切伤口。

人的一生真的很长,我们要经历的事情太多了。

生、老、病、死,除却这些,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在陷入当下无法走出的困境时,很多人都会产生过自杀去逃避一切的念头。

但是请忍一下,忍一下就好。

或许几分钟后,这个念头就会悄然而逝。

那几分钟,也许是我们人生中最灰暗的几分钟,是我们最不想面对一切的几分钟。

但是总要擦干眼泪、鼓起勇气去推倒自己面前的所有高墙。

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既然都有勇气死,那为什么没有勇气去面对一切、继续生活呢。

人生很长,只要活着,万事皆有可能。

或许在路的转角,等待着你的就是可以照亮一切的光芒呢。

也许在多年以后,想起那个灰暗的一天,自己会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

当时没有死,真的是太好了。

参考资料:

央视网微博:《QQ现″约死群″ 男子潜入一个月劝说近20人放弃自杀》

CCTV12《热线亿》:《儿子烧炭自杀 父亲揭开“约死群”秘密》

冷暖人生:《文香嫂和跳海者》

扬子晚报网:《南京长江大桥上的“生命守望者”:15年救351条人命》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