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孤魂》:领先了山村老尸十一年的大陆恐怖片第一杰作
1989年的《黑楼孤魂》或许是拍得早、国家的影视作品管制政策还没太成型还是怎么着,这电影前面99%的时间彪悍无比,甩开膀子大拍鬼片,完全不受任何限制,而且用到的桥段即使放到今天也相当牛逼:
-> 开场不到2分钟,就出现了死人突然睁眼并且冒绿光的段子,这在当代中国的恐怖片圈里基本上不大可能出现,因为画面太玄了就不好用(伪)科学解释,不能解释就吹不圆牛逼,吹不圆牛逼就只能承认片子里确实有鬼,承认有鬼就得被总局给爆菊
-> 布娃娃满屋子飞,正面特写,明摆着不能用幻觉解释
-> 反复出现物体自动移动、房屋整个震动、建筑物自动垮塌等桥段,而且毫不避讳,全部正面特写
-> 男主角的录音机能录到来自未来的声音
-> 女主角有特异功能,能看见过去
-> “科学抓鬼”的设定,用录音机等手段捕捉来自鬼魂的信息,具有很明显的1982年《鬼驱人》的特征,而且仿得像模像样,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算是很前卫了。相比之下,2000年的《山村老尸2》玩这个录音梗已经晚了11年了。
全片88分钟,前面87分钟都很正经地讲述了男女主角帮助小女鬼调查真相并报仇的故事,毫不遮掩。最牛逼的是最后用1分钟用简单粗暴直接得令人发指的手法画龙点睛,完成了把有鬼变成没鬼、满足政治需求的功能,同时又狠狠一巴掌甩在审查部门的脸蛋子上。
豆瓣不少评论对这个片子嘲讽有加。大伙宽容一点吧,观影嘛,总要承认历史的局限性。比如说82版西游记,您怎么评都成,总不能嫌人家没CG。《黑楼孤魂》土掉渣的闹鬼音效现在听起来是挺可笑的,但当时就那个调调嘛,没办法,所有鬼片都是这个。在标准闹鬼音之外,这片子里还相当前卫地搞出来经过变声之后的鬼娃娃说话声,放到现在也不算过时,山村老尸系列的鬼怪音效也不过如此,一样一样的。
再就是嫌这电影里音效用得有点泛滥、过于依赖声音吓人。放在历史背景上看其实还好啦。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电影和电视普遍存在滥用背景音的现象,《乙未豪客传奇》之类的电视剧简直就连续不断的叮叮当叮叮当,当时看不觉得有啥特别,因为每部剧都这么干,现在翻出来怎么看怎么难受。相比之下《黑楼孤魂》在音效上已经相当收敛了,比现在的某些电影还强些。比如说那部以封门村为题材的《枕边有张脸》吧,那才叫滥用音效。从开场就一直不断的咚咚咚咣咣咣当当当,当真是一秒没断过直到片尾出字幕,碰见突然晃过一张白脸之类的戏份还要加倍用力摔盆子砸碗抖铁皮。《黑楼孤魂》除了部分音效比较土之外真没啥毛病。
总的来说,这片子刨掉最后一分钟,算得上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最扎实的恐怖片。倒不是说真有多恐怖,最起码看得出来剧组是诚心诚意在拍恐怖片,该用什么吓人的手法一点都不含糊,从不藏藏掖掖、绝不瞻前顾后。光这种品质在如今的影坛就已经找不见了。
影片最后那神来之一分钟,估计现在的广电总局肯定不会再买账。靠这个手法拯救中国恐怖片怕是行不通了。但是希望有胆大的艺术家能够打着“经典翻拍”的名义把《黑楼孤魂》复刻一遍,把已经过时的部分时效和音效更新一下,给现在的孩子们开开眼。
《黑楼孤魂》的几个亮点:
《黑楼孤魂》是第一部由内地影人拍摄的立体声恐怖片。
北京东交民巷有一栋德国人留下的旧孤楼,与剧情的要求十分吻合,于是外景地就选在了那儿 。
导演穆德远亲自试验自己设计的摔下楼梯的戏份,做从楼梯上踩空摔下来的动作,结果扭伤了腰。
全片拍摄历时54天。
《黑楼孤魂》放映时吓死过人,因而被有关部门禁映了。
《黑楼孤魂》最初在电影院上映的原版本是100分钟,后来的版本是88分钟,一些过于暴力的情节和涉及文革的内容被剪掉了。
《黑楼孤魂》和《尸体派对》的鬼魂来历可以互相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