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 谈香港回忆

自曾经的占中事件,到香港引渡条例修改,直到最近的机场暴徒袭击事件,因为某些原因,一直关注着香港局势。然而香港在大家意料之外,但某种意义上也是情理之中地滑入了不可控制的深渊。

很多人在问香港怎么了,为什么现在的香港会如此丑陋?我们的东方明珠,是蒙尘了,还是其事实上就是一颗鱼眼珠子?

我不是这个问题的专家,我只能说我见到的,我经历的和我想到的。

尤记得很多年前,我曾经去过香港——先乘飞机到深圳,然后坐一路巴士到港珠澳大桥上,在那里换车,最终前往香港,到达以后第一件事情是换港币,然后带着行礼在指引下离开接驳地……整个过程做得不像出省,倒像是出国。

不过心里的一点点不愉快,在真正进入香港以后很快被打消了——我们是自由行,旅店什么的都是提前网上预订的,也没有特别要去的旅游地,说白了就是来看看,也许还兼职买买买,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人民币也完全可以使用,并不是真的像出国。

但是香港人很“精”——当时港币兑人民币,大概是100人民币兑换将近120块港币,但是如果收人民币的话,人家就当1:1这样收,中间的差价就没有了,所以最后我们还是决定用港币,好在我们兑换了足够的港币。

一个来自于西南欠发达地区的人来到香港有什么感觉呢?

500

最大的感受就是“小”。

不是地方小,而是什么东西都小——房子小、房间小、走廊小、楼梯小……就跟进入小人国一样,所有的东西都要比内地的尺寸窄一点点,短一点点,小一点点……中间的差价就跟港币与人民币的折扣一样,被不声不响地“吃掉”了。

走在香港街头,你可以非常非常直观地理解什么叫做寸土寸金——高楼大厦是为了节约土地建立起来的,任何需要使用土地的地方,能小一点绝不大一点,能少一点绝不多一点,香港人就跟住在鸽子笼里面的鸽子,偶尔出来透透气,大部分时候都挤挤挨挨地挤在自己那小小的空间里,他们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觉得压抑的只有我们这些三线城市的土鳖而已。

对了,顺便说一句,当时临近过年,我们在香港酒店住一晚的价格是1500元一个标间——怪不得当时有朋友建议说白天入港,晚上回深圳住,第二天再去,只是为了完全的体验香港,我没有做这个选择,再贵我也咬牙忍了。而这个价格,也再次让我们认识到香港的寸土寸金。

第二天出发去买买买,其实不是有什么特别想买的,笔者也从来对奢侈品完全没有了解,去买东西纯粹是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购物天堂”,带着钱包出血换采风的心情,在咨询了大堂以后,我们前往了香港最核心的繁荣区……好像是什么广场?时代广场?记不清了,笔者在记忆地名方面一向水平极其低劣。

到了广场,周围全是商业楼,一个商场连着一个商场,什么感受呢?当时还是觉得很繁华的,毕竟大商场扎堆在一起还是比较震撼的——直到后来我去了重庆的步行街,站在解放碑旁边,我想我可能当时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

如果香港那个叫繁华,那么夜晚的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就叫吓人。

很多很多的游客,90%是内地的,说着普通话,店员也用十分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我们交流,语气彬彬有礼,推销得十分卖力,很有种沿海城市购物的体验,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大概就是店员们互相称呼就是喊英文名“Andy,帮这位客人拿一个测尺来。”“Roy,帮我挡一下门。”……大概就是这种,我既没有听到他们在喊英文名以外的时候使用英语或者粤语,也没有听到类似于“Lvellios”或者“Laucian”这类十分复杂的名字——基本难度停留在托尼老师的水准,所以我虽然英文低劣,但还能听懂。

购物的过程十分愉快,这种愉快是在内地体会不到的——看起来十分高大上的店面里面,一看就十分高档的商品,是可以不断申请折扣的……简单点说,你可以跟店员砍价,和内地十分高冷的专卖店店员比起来,这种十分平民化的行为本身就能给购物者带来愉悦感,更不要说,在砍价以后,还能享受一波港币对人民币的折扣。

就连笔者这样完全佛系不爱购物的人,也觉得体验很棒——在和内地标价完全一样的店里面,先要求店员申请一波折扣,然后再因为港币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享受一波折上折,最后拿到的价格确实比内地便宜。更不要说一些没有内地连锁,只有香港有的品牌,更是折扣力度极大,买钻石项链送钻石手链之类……后来我的朋友们结婚要买钻,我一律建议男方去香港买——品种多还便宜,这种装饰品当然是捡着划算的买了,会砍价的话,买一个钻戒可以送一套,带回去给新娘多有面子。

虽然最后也没有买买买,但是笔者确实很难得的在香港买了几件回去就堆灰的昂贵商品。至于药妆……从来不化妆的我一点谱都摸不到,只是看了看汹涌的人潮就识时务地退走不添乱了。

当天逛完回到旅店,晚上据说维多利亚港有烟火,酒店在我们经过前台的时候及时提醒我们,用了“盛大”和“一定要去看看”的形容词。

500

然后我们就在人山人海之中看了一场类似于我家乡人民广场的烟火表演。

回来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的唯有“后悔”二字,在知道我们酒店的窗户那儿其实就能遥望维多利亚港看到烟火的时候,这两个字又在我的心里膨胀了数倍。

第二天一早,在不足二十平米但是1500块一晚上的床上醒来以后,我们带着对这价格的尊敬,一大早就去把房间退了,那感觉就跟晚了就要多收钱一样。

我们决定在香港随便走走,看一看这座神奇的城市,于是我们打开地图,从维多利亚港附近的酒店出发,向着香港的城隍庙附近移动。

香港的地铁十分发达,地图又非常详细,这是我见过的唯一的一个会把双车道街道都标注得十分清楚的一线城市,这大概是因为他们80%的道路都是双车道——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地图,低于来回6车道的路你都得用放大镜看,还不一定看得到。但是香港不同,他们很多车道都是只有来、回两个车道的,这对于我这样的路痴来说十分友好,以至于当时虽然没有导航,但我也没有走丢。

500

不要提重庆,那个太欺负人了。

走出繁华区以后,周围的人以肉眼可见的差距变少了非常多,路上的行人也从带着墨镜帽子拿着相机的游客,变成了普通的步履匆匆的当地人。

虽然前面说过地图十分友好,但背不住笔者太路痴,最后还是在几个岔路口问路了,这时候沟通就出现问题了——连续问了几个年纪大一些的人,都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粤语,还有非常简单的英文。

直到后来问到一个年轻人,对方给我们指了路,还告诉了我们——除了游客聚集的游客区以外,其他区域的香港人都是不会说或者几乎不会说普通话的,如果我们还要问路,可以直接指着地图问,或者询问地图上的英文地名,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一定能问到路,如果坚持普通话问路的话,是会遇到困难的。

我们就这样缓慢地行动了一段,最后决定还是乘坐巴士——香港的街道虽然窄,但很空,来回跑过的几乎只有一些双层巴士,私家车少得就跟英国动物园里面的熊猫一样。巨大的双层巴士在窄小的街道间呼啸而过,承担了除了步行和地铁以外的交通要则。

城隍庙的细节不多赘述了,总之很热闹,游客又重新多了起来,当地人也很多,虔诚地跪拜着,周围热热闹闹地卖着各种民俗产品。

500

然后我们去了海洋公园,不愉快的事情在这里发生了——在参观完毕准备离开,巴士还没有启动的时候,几个国内早被取缔的轮子教的教徒走上了我们乘坐的双层巴士,开始分发一些自制的宣传报纸,上面印刷的内容是针对内地政府和内地官员的,内容既血腥变态又荒诞可笑,我看了一眼就觉得十分厌恶。

然而他们在香港公开传教,很多车站、机场和旅游点都有他们的宣传海报和宣传点,他们印刷这些“中国官员靠吃活人内脏长生”之类的印刷品也是没有人管的,很多人都会接。

我当时和同行者说:“要不是人生地不熟,我都想打人。”

傍晚准备离开香港,乘坐了地铁,其中一段是高架的,从半空中经过,我见到了让我非常深刻的景象——在一片破败的贫民窟中,一栋又窄又小大概只有几十个平面面积但是超级高的摩天楼从中间拔地而起,就像一根插在垃圾堆里的筷子,那个场景太奇葩,太……我只记得我当时忍不住笑出声。

真的,我一般不笑,是个严肃的正经人,除非忍不住。

离开香港回到深圳,从深圳坐飞机回家乡,看到超级宽大的航站楼,到处都是的厕所标志,恢复正常的楼梯结构,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肥肉都能放肆地抖一抖了。

再后来,回来后不久香港就发生了占中,然后直到现在也没有再去过,虽然只是浅浅略过,但当占中和现在的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发现我竟然不感到意外……很多事情的伏笔,也许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埋下了。

香港人是骄傲的,他们觉得自己足够开放,足够聪明又足够勤劳,他们有资格享受最好的生活。

但是,在朋友和我汇合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经历——她按照自己的习惯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带着朋友绕来绕去也找不到路,而计价器每经过一条三百米长的街道就要跳两次,最后她只能半途下车,而司机告诉她的理由是,我对这个区域不熟悉,虽然我的朋友打到车的时候就在这个区域。

香港本就不大,如果这个司机说的是真话,那么开放、聪明和勤劳就是假话,如果司机说的是假话,那么这样的“精明”真的能带香港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么?

香港人,在我离开的时候,还在为维多利亚港以及中心区域的繁华充满自豪,还在对星光大道上的星光熠熠满是骄傲,却不知道深圳对着香港海岸线的高楼大厦已经不再是一道招牌和风景,而是内地繁荣的真实写照。

香港人自以为的开放,其实已经转为封闭,他们以为的繁荣,早已被超越,整个香港除了核心区域尽是玻璃大厦以外,稍微向外就是荒郊野岭和农田,香港人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富裕。

500

通过和香港本地人的聊天和交流,发现整个香港的经济,其实就仅仅依赖于维多利亚港,这是个很不错的深水良港,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在大陆封闭,上海、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无法对外开放的时候,维多利亚港弥足珍贵。但当整个中国大陆都开放的时候,你再漂亮的珍珠,在璀璨的宝石,华美的丝绸和雍容的翡翠面前,还能够趾高气昂么?

香港人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只觉得日子不好过了,觉得十分失落,最后将这一切怪在香港回归上面,觉得是因为中国人领导了中国人所以他们才不再是过去的那个香港。

这种矛盾是无法和解的,因为香港人真正需要的是大陆封闭和落后,只有封闭落后的大陆,才能换来璀璨的香港,他们从来不能接受万家灯火,想要的只是东方明珠。

香港的今天,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香港的混乱,是黄昏下的不甘平庸,是泯然众人后的怨愤和仇恨的爆发,是不能接受没落因此想要鱼死网破的挣扎……这种仇恨无法弥合,因为你想要的是山花烂漫,但它只想要孤芳自赏。

最后,也许我们即将迎来的是香港的没落,以及千千万万个大陆城市的繁荣兴旺。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