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一年超15亿元砸向广告营销,但营收和利润增速双双下滑

500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作为曾经的明星企业,东阿阿胶业绩仍在复苏当中。相较于前两年,2025年前三季度虽然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但营收及利润增速却较前两年明显下滑。

与2017年以前类似,东阿阿胶通过巨额投入营销的方式试图让自身产品更加靠近年轻人。但由于过度营销,子公司因为虚假宣传被处罚。

有意思的是,将自己视为中药企业的东阿阿胶研发费用率近几年持续维持低位,除阿胶系列产品外,公司再无出现第二款有影响力的产品。

近几年经营所得资金大部分用于分红,东阿阿胶并无积累资金迫切转型的表现。在资源集中砸向营销的情形下,东阿阿胶业绩又能否持续增长?

1、营收创同期历史新高,但营收利润增速双双下滑

过去七年,东阿阿胶的经历绝对精彩,其在业绩暴雷后,又通过一系列变革让自身业绩重回巅峰,也给中国众多上市公司提供了转型案例。

东阿阿胶的暴雷源于2006年其原总裁秦玉峰定下的经营策略。2006年,东阿阿胶原总裁刘维志退休后,秦玉峰正式接任东阿阿胶总经理一职。

作为东阿阿胶的老人,秦玉峰1974年便加入东阿阿胶,从最初的工人、到科长、处长到厂长助理,再到副总、常务副总。

在其接任公司总裁一职后,秦玉峰一改刘维志时代将产品定位为老龄化和低端化的营销策略。通过对外包装、营销的方式,将东阿阿胶打造成与人参、鹿茸齐名的名贵药材。公司战略重心逐渐从农村市场转向都市白领,尤其注重开发收入较高的女性消费人群。

在该营销策略下,东阿阿胶逐渐摆脱低端化路线,加之彼时原材料驴皮稀缺,东阿阿胶价格持续上涨。

500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秦玉峰担任总裁以来,东阿阿胶连续提价18次,提价之后,阿胶块身价倍增,零售价从200元/公斤飙升至接近6000元/公斤。

持续提价带来的好处便是公司业绩持续提升,2006年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6亿元、1.49亿元,2018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提升至73.38亿元、20.85亿元。

但产品价格昂贵,脱离日常消费人群带来的结果便是销量的下滑,2006年公司阿胶及系列产品销量为2100吨,2017年下降至1300吨。

由于销售不佳,下游经销商库存积压,2019年东阿阿胶开始暴雷,同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0亿元和-4.5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9.53%和121.82%。而亲手主导东阿阿胶涨价的秦玉峰在退休后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

此后,东阿阿胶开启了长达数年的改革,控制发货、品牌创新、产品多元化、年轻化的经营策略让公司逐步走出泥潭。

如面向年轻人推出的“桃花姬”阿胶糕和方便时尚的“小金条”阿胶速溶粉近两年销量表现不俗。

500

(图 / 东阿阿胶官方)

在此带动下,东阿阿胶业绩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东阿阿胶实现归母净利润47.66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12.74亿元,同比增长10.53%。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也仅比2017年前三季度的12.47亿元略低。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前几年东阿阿胶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增速均出现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东阿阿胶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16%、47.05%,远高于2025年前三季度增速。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东阿阿胶了解,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增速较前几年明显下滑,是否意味着公司目前业绩增长乏力、已遭遇增长天花板?未来,公司将通过何种途径推动企业业绩持续上升?截至发稿,未获得东阿阿胶回应。

2、超15亿元投向广告营销,子公司曾因营销不当被罚

东阿阿胶业绩回暖,与公司加大营销支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2019年暴雷以前,公司销售费用率维持在20%至25%左右。

如2018年,东阿阿胶实现营业收入73.38亿元,同期公司销售费用为17.76亿元,销售费用率为24.20%。

近几年,东阿阿胶为了走出困境,销售费用率快速上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2.61%、31.52%、33.32%。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营业收入为47.66亿元的情形下,销售费用投入高达16.76亿元,销售费用率高达35.17%。

从东阿阿胶披露的年报来看,公司销售费用大部分花在了宣传及推广上。2024年公司仅宣传推广费用便多达15.07亿元,同期公司销售费用支出为19.73亿元,推广费用占比超76%。

在宣传、推广方式上,东阿阿胶也是花样百出,如在大火的电视剧《庆余年2》中,东阿阿胶小金条出现在主角大婚、送礼等场景,强化产品送礼和养生的功能联想。

除此之外,东阿阿胶还在热播的电视剧《繁花》《玫瑰的故事》中,通过剧情场景植入、角色互动、创意中插广告等形式,将产品自然融入剧情。

500

500

(图 / 东阿阿胶官方)

在跨年晚会上东阿阿胶还通过与B站、江苏卫视等平台的跨年晚会合作,通过节目植入、弹幕互动、口播等形式,向年轻观众传递“撒胶”轻养生观念。在社交媒体上,东阿阿胶还与抖音和KOL合作,通过微博话题营销等方式推广产品。

花样百出的营销为东阿阿胶打开了市场,但也给公司带来不少麻烦。

2024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便以“利用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对其控股子公司东阿阿胶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罚款11万元。

在营销上不遗余力,但在产品研发上,东阿阿胶则略显吝啬。近几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也在持续走低。2023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东阿阿胶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67%、2.94%、3.04%,整体呈下降趋势。

500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东阿阿胶了解,近几年公司销售费用率逐年走高,但实际带来的收入增速却在下滑,是否说明公司重金砸营销带来的效果正在递减?此前,子公司因为虚假营销被罚,公司在大规模铺营销中如何规避虚假宣传风险?

作为中药类消费型企业,公司产品素来以高端、效果良好著称。但自2023年以来,公司研发费用率却在下滑,是否认为现有产品已能满足消费市场、无需大力拓展新品?截至发稿,未获得东阿阿胶回应。

3、近五年利润几乎全部用于分红,手握巨额资金却不会理财

得益于业绩强势复苏,东阿阿胶经营性现金流十分健康,带来的结果便是公司货币资金极为充裕。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东阿阿胶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分别为28.01亿元、21.45亿元、19.53亿元、21.71亿元、13.1亿元,近五年的时间东阿阿胶经营性现金流累计净流入高达103.8亿元。

由于产品产量及市场较为稳定,东阿阿胶无需构建固定资产来扩大生产规模。同期,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不到3亿元。

过去几年,东阿阿胶最消耗现金的便是分红。Wind数据显示,自2020年开始,东阿阿胶几乎每年都将经营利润用于分红。

500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2020年至2024年,公司每年股利支付率均在96%以上,其中2020年在公司利润只有4328.93万元的情形下,分红1.96亿元,分红率高达453.25%。2020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东阿阿胶累计分红近49亿元。

公司实控人华润公司,通过旗下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和华润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控制东阿阿胶33.69%,这也意味着自2020年以来近49亿元分红,约16.5亿元被“华润系”企业分走。

一般而言,在企业没有大规模扩产、持续扩张之时,公司会将利润全部用于分红,从公司国定资产投建速度及分红力度来看,东阿阿胶未来并无大规模扩张计划,公司业绩短期内难出现爆发式增长。

在此背景下,东阿阿胶近几年经营所得资金频繁用于理财,如2022年至2024年公司用于投资理财支付的现金分别为46.88亿元、53.11亿元、107.6亿元。

但从公司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来看,东阿阿胶手握巨额资金带来的收入并不理想。截至2025年9月30日,东阿阿胶在手货币资金多达55.6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6.06亿元。

公司货币资金大部分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而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与结构性存款。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实际利率为0.01%-3%,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利率为1.3%-3.6%。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息收入为4630万元,综合计算公司货币资金收益率约为1.1%,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2%以上。同期公司以理财产品为主的投资收益为4571万元,实际收益率约为2.3%左右。

500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东阿阿胶了解,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利息收入为何远低于2024年前三季度?除宏观利率下行外,是否有更换相关存款银行?目前,公司用于理财资金的收益率约为2.3%左右,鉴于目前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为何不加大理财资金投入?截至发稿,未获得东阿阿胶回应。

近几年在一系列改革下,东阿阿胶逐步走出了2019年以来的困境。在强大的营销攻势下,公司部分推出的新产品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收入。

但随着营收规模扩大,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仅依靠“阿胶系列”产品,很难让东阿阿胶持续保持高增长,未来如何丰富产品线,是东阿阿胶管理层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文中题图来自:东阿阿胶官方微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