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中美通话、美日通话,释放3个重大信号!

就在东海局势风高浪急之际,2025年11月24日晚,中美元首突然通话,其释放出来的信号非常重大。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当今世界的大国博弈,早已不是关税摩擦、贸易逆差这些表层议题所能涵盖。真正的较量,是战略主导权的争夺;而台海,正是检验美国是否真正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试金石。

11月24日晚中美元首通电话,次日特朗普即主动致电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这前后不到24小时的两通电话,看似寻常外交活动,实则暗流汹涌,释放出足以重塑亚太乃至全球战略格局的重大信号。

500

我们首先要看,特朗普为什么要打这两个电话?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次中日之间的交恶性质非常严重,继续恶化下去可能酿成地区冲突,到时候必然把美国卷进去。特朗普显然不想台海这个敏感议题这个时候在中美之间发酵从而影响中美关系,所以他及时给中国领导人打电话摸底,然后再打电话给日本领导人施压,这就是特朗普连打两个电话的重大意图。

我们应该看到,中美元首上个月在釜山的会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会晤,特朗普第一次把中美元首会称作“G2峰会”。而且,特朗普到釜山根本不是参加什么APEC峰会,因为他结束中美元首会晤后立刻就坐专机回去了,根本没参加APEC峰会的相关活动。而中美这次元首会晤,恰恰是中国用稀土反卡美国脖子后,在美国向中国做了让步后实现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这次中美元首会晤是美国首次重新定位与中国关系的一次重要会晤。而这次通话,则是上次中美元首会晤后中美元首的首次通话。

现在的中美沟通,和过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因为从釜山会晤开始,美国从总统开始,不再敢俯视中国,而是已经彻底平视。而就在上个月釜山会晤之时,习主席提出了一个对中美都可接受的相处方式:“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中国元首的这个提议,对特朗普来说是有些心动的,因为现在中国能在稀土上卡美国的脖子了,美国要想在很多国际问题上获得足够大的利益,还真的需要中国予以成就。但是,占豪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分析过,中美关系要进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新阶段的前提,是美方必须首先承认并尊重中国的主权与安全底线。此次通话,正是这一逻辑的最新印证。

第一,中美元首通话重申历史法理,为台海问题划下不可逾越的红线

此次中美元首通话最核心、最具战略意义的内容,莫过于中方明确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中美曾并肩抗击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当前更应该共同维护好二战胜利成果”。这一表述绝非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将台湾问题置于具有全球共识的历史与法理框架之中,其战略深意至少有三层。

首先,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外部支持者的精准打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都明确了日本必须将窃取的台湾等岛屿归还中国。这是构成战后东亚乃至世界秩序的基石之一,具有不可撼动的法理效力。任何企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对二战胜利成果和现行国际秩序的否定。中方在此时重提此点,就是要告诉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台湾问题不是地缘政治的筹码,而是关乎历史正义与国际法的根本性问题。

中方在通话中特别援引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作为法理依据,强调台湾地位不容模糊。这不是第一次中方在高层对话中使用历史法理武器,但这一次是在中美关系处于关键转折期、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之际提出的,其震慑力远超以往。这种以历史定调现实、以法理框定未来的外交策略,是中国战略成熟度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这也意味着,未来不遵守国际法和战后秩序的国家,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为如果中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不遵守,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500

其次,这是对美国战略模糊政策的强力纠偏。 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一方面口头承认一个中国政策,另一方面又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及对台军售等手段,不断掏空一个中国原则的实质内涵。然而,在此次通话中,特朗普明确表示“理解台湾问题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并承认“中国当年为二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表态虽未使用“反对台独”的字眼,但其对历史法理的认同,实际上已经压缩了美国未来在台海问题上打“擦边球”的空间。这就意味着,未来美国如果真的干涉台海所要付出的代价逻辑变了,不再仅仅是干涉中国内政,而是挑战国际法,这个性质可就严重了。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没有像过去某些政客那样强调“协防台湾”或“维持台海现状”,而是聚焦于“理解”中国与中国在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的“历史贡献”,这是一种微妙但重要的立场调整。它向“台独”分子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美国最高层已开始认识到一些问题,他们任何挟洋自重、倚美谋“独”的企图,都将面临中美两国共同维护的历史与法理压力。美国若想在亚太继续发挥影响力,就必须正视中国的核心关切与战后秩序,而不是继续玩弄文字游戏。否则,如果中国也不遵守这些战后秩序了,那才是美国的灾难,这就是中国在战略上转守为攻的一个重大信号。

最后,这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涉台挑衅的当头棒喝。 就在中美元首通话前两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等错误言论,妄图将日本自卫队介入台海合法化。这种论调,不仅是对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的背弃,更是对《波茨坦公告》所确立的战后秩序的直接挑战。

而在中美元首通话中,双方不约而同回溯二战历史、强调维护战后秩序,无异于在高市早苗的头上悬起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其“军国主义复辟式”的冒险主义彻底失去了道义基础和战略依托。未来,当日本一定要搞军国主义冒险之时,美国到底会选择怎样的立场是个未知数。

500

第二,美日通话紧随其后,暴露美国“联盟捆绑”下的战略困境与交易本质

如果说中美元首通话是定调,那么次日特朗普主动致电高市早苗,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表演。它发生在中美元首通话之后,且在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此前公开力挺高市早苗、批评中方反制是“经济胁迫”的背景下。短短数日内,从大使的强硬表态到总统的亲自“敲打”,美国对日政策的急转弯,充分暴露了其在亚太战略上的内在矛盾与交易逻辑。

一方面,美国需要日本作为其“印太战略”的马前卒,但绝不允许其成为战略负担。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诉求始终是“美国优先”。在台海问题上,美国的真实意图并非真心“保卫台湾”,而是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同时避免自身被卷入一场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论,恰恰将美国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一旦日本因误判形势而率先行动,美国将被迫在“背弃盟友”和“卷入战争”之间做出痛苦抉择,这是美国所不想面对的,至少不是现在所想面对的。

在特朗普与高市早苗通话后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对于这次通话内容三缄其口,高市早苗只是说通话确认了东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密合作,如果只是这些话,特朗普会打这个电话吗?高市早苗还表示,“特朗普总统解释了当前美中关系的状况,包括昨晚举行的美中领导人通话”,然后就拒绝透露这次通话的更多细节了。美国方面则没有做太多表示,这和特朗普与中国元首通话结束后的表现大相径庭,特朗普当时可是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信息,并高调宣布明年4月他将受邀访华。

那么,根据高市早苗所透露的有限的信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特朗普在与其通话中特别解释了当前中美关系的状况,很显然这种情况和过去不一样了才需要解释,否则大家和过去一样还有什么好解释的?那有什么不一样了呢?这一点从中美元首通话内容中可以窥斑见豹,就是美国需要更加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以及中国的态度和立场。特朗普特别和高市早苗谈头天晚上中美元首通话内容,那其实就是替中国传话去的,中方在头天晚上给特朗普说的什么在新闻通稿中都可以看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特朗普这个电话一个是向高市早苗施压,一个是替中国传话。当然,为了避免日本对美日关系动摇,就再次强调了美日的合作关系。但是,很显然,这次施压就是够日本消化消化的了,至少美国是反对日本升级冲突的。说白了,是日本配合美国战略需要,而非美国配合日本战略需要,尤其是不能在没有美国授意的情况下私自开大,擅自升级冲突。特朗普的这个动作,是一种典型的“联盟管控”,即既要利用盟友,又要防止其失控。美国不会为了日本的政治冒险,牺牲自身的全球战略布局。就当下而言,美国的稀土还得靠中国放松一下出口管控,他怎么能让日本给搅黄了呢?

大家应该还记得占豪前几天的分析,日本之所以这么冒险,是有其深层次意图的,那就是他希望借助台海危机乃至中日之间的危机,乃至可能爆发的中日冲突,来把美国的资源吸纳在东亚,以继续稳住日本的盘子,以及可以让日本借机实现国家正常化,乃至成为地区军事强国。现在,特朗普对高市早完的警告,就是给日本的这个冲动刹刹车,以免到后面到了失控的局面。

另一方面,美日同盟的本质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而非无条件的战略捆绑。 特朗普的“电话外交”背后贯穿着“美国优先”的交易逻辑。他可以要求日本增加驻军费用分摊,也可以逼迫其开放农产品市场,但却不能允许日本信马由缰让美国陷入困境。此次通话,除了就台海问题进行“风险管控”外,必然也涉及了经贸、防务等领域的利益交换议题。

例如,据《日本经济新闻》披露,美方在通话中再次提出希望日本扩大进口美国牛肉和小麦,并承诺在冲绳基地搬迁问题上给予“灵活性”。这种“你给我市场,我给你安全”的交易模式,正是美日同盟的真实写照。对于高市早苗而言,她正陷入“战略透支”的巨大风险之中:若过度迎合美国,将激化与中、韩等邻国的关系,损害日本的长远经济利益;若展现独立倾向,又可能招致美国的反制。这种两难困境,正是美国霸权体系下其盟友的宿命。接下来,日本会持续豪赌吗?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第三,双重信号叠加,标志着中国在大国博弈中已掌握战略主动权

将这两通电话放在一起审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战略图景:中国通过元首外交,成功地将台湾问题从过去所谓的一个地区安全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议题,提升至关乎全球历史正义与国际秩序稳定的高度,并以此迫使美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做出明确回应的新格局。 这种高超的战略运筹,标志着中国在中美博弈中已从过去更多需要被动应对,转向了主动设置议题、塑造议程、定义规则的新阶段。中国最高领导人说了,中美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相互成就的前提是“相互”,也就是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重大关切与核心利益,这就要求美国首先得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中美才可能相互成就,这就是中美一种新的相处方式。中国还在釜山会晤时提出,中美可以合作多为世界办大事、实事、好事,这就是中方开始在中美交往中主动设置议题、塑造议程、定义规则新阶段的特点。

这种战略主动权的获得,根植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跃升。无论是经济上对全球供应链的深度嵌入——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5%,稳居世界第一引擎;还是科技上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快速突破;抑或是军事上构建起的强大区域拒止/反介入能力,都为当下中国在外交舞台上提供了坚实的底气。

正如占豪在2025年1月的分析中所言,特朗普之所以在就职前主动致电北京,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实力决定了,使得这个电话对他很重要”。如今,面对日本右翼的蠢蠢欲动和“台独”势力的垂死挣扎,中国再次以冷静、坚定的姿态,通过最高层级的战略沟通,向世界清晰地划出了红线,阐明了立场,并且阐明了中国未来的应对逻辑,这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阳谋布局。

这不仅有效震慑了域内外的破坏性力量,也为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历史反复证明,外部打压越狠,中国自主创新就越强。今天的“卡脖子”清单,终将成为明天的“突破清单”。在这场关乎国运的大国终极对决中,中国的战略定力与破局智慧,正在为民族复兴铺就一条坚实的道路。

战友们,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美博弈也可以不是零和游戏,但核心利益不容交易;台海风浪不是偶然波动,而是百年变局在中国身边的集中体现。中国已不再是那个谁都可以占点便宜的弱国,而是有能力、有智慧、有担当塑造世界秩序的世界性强国。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决定中华民族复兴的成色与速度。我们唯有团结一心,保持战略清醒,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得最终胜利。

来源|占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FsvLi-kIASBXrG1r4LqNA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