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兆瓦舰用燃气轮机与05(X)下一代护卫舰发展展望

前言

随着新型052D驱逐舰持续服役,其总体数量已达40余艘,未来仍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根据公开宣传资料,该舰排水量为6800吨,尽管搭载了4面有源相控阵雷达及64个850毫米口径垂直发射单元,火力配置足够强大,但舰体空间被高度占用,远洋作战能力因此受到一定限制。而055型驱逐舰的建造数量不断提升,其1.3万吨的排水量能更充分地发挥大阵面相控阵雷达的性能,性能更加完善;另有消息显示,更大口径垂直发射装置的测试工作正在进行,这也说明需要更大吨位的舰体作为搭载平台。

500

当前054B护卫舰的排水量约为5000吨,与052D相差1800吨,采用4台大功率柴油机作为动力,导致其吨位与航速难以进一步提升。基于这种情况,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是:能否将两者的优势整合,发展一款吨位约7000吨的通用型远洋舰,使其航速达到30节,从而满足跟随航母编队行动的需求。

对军舰而言,动力系统是核心,主机功率直接决定了舰体吨位的匹配能力。对于7000吨级的远洋舰船,若采用传统动力方案,需配备2台25兆瓦级燃气轮机,这会显著增加舰体结构复杂度、建造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而7000吨级护卫舰的核心需求之一是控制造价与运营成本,以保障装备数量规模,传统方案显然不合适

不过,东大研发的CGT40船用燃气轮机已正式发布,其额定功率达40兆瓦,热效率约40%,专为舰用设计的改进型CGT40-M此前虽多处于传闻阶段,被认为实现难度极大,但目前国内已解决了燃气轮机在材料、制造、装配等关键技术,具备足够的技术基础。因此,这款40兆瓦级燃气轮机只要完成立项并保障资金投入,整体进展将较为顺利;仅重型燃气轮机所需的大尺寸叶片仍存在技术瓶颈,但相关问题也在快速解决中。

关于CGT40的循环方式,此前流传的信息存在分歧,有说法称其采用间冷循环,也有观点认为是简单循环,目前尚无充分资料予以证实。下文将先介绍间冷循环的基本原理,为后续分析提供参考。

500

什么是间冷循环燃气轮机?

间冷循环燃气轮机是在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基础上,增设中间冷却器形成的改进型热力循环装置,其核心设计目标是通过降低压气机中段的空气温度,减少后续压缩过程的能量消耗,进而提升循环效率与输出功率。

普通燃气轮机的工作逻辑可概括为“吸气→压缩→燃烧→涡轮做功”,但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问题:空气在压缩过程中会伴随显著升温。就像用力按压打气筒时筒身会发烫一样,燃气轮机的压气机需将空气从大气压压缩至数十倍高压,此过程中空气温度会从常温(约25℃)升至500℃以上。高温会导致空气密度降低,压气机需消耗更多能量才能达到目标压力;同时,过高的温度可能超出发动机材料的耐热极限,既易造成部件损坏,也会影响后续燃料燃烧效率。

间冷循环正是为解决“空气压缩过热”问题而设计,其核心是在压气机的压缩过程中途,增加一个“中间冷却器”(简称“间冷器”),具体工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段压缩(低压压气机):先将空气吸入并压缩至目标压力的一半左右(例如最终目标压力为20MPa,此阶段先压缩至8-10MPa),此时空气温度升至300-400℃。

中途冷却(间冷器作用):将高温压缩空气送入间冷器,通过海水、淡水或空气等冷却介质进行快速降温,使空气温度降至40-60℃(接近常温)。温度降低后,空气密度大幅提升——在相同压力下,温度降至原先的一半,密度可接近翻倍。

第二段压缩(高压压气机):对冷却后的“高密度冷空气”进行二次压缩,直至达到最终目标压力(20MPa)。由于空气密度显著提高,压气机的能量消耗可减少20%-30%,且压缩后的空气温度不会超出材料耐受极限。

燃烧与做功:高密度冷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因空气密度大、含氧量高,燃料燃烧更充分;产生的1200-1600℃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涡轮旋转的动力更强,最终实现输出功率的大幅提升。

与普通燃气轮机相比,间冷循环的优势十分突出:在发动机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输出功率可提升15%-30%;压缩过程的能量消耗降低,使整体油耗减少5%-10%;同时,降温过程能有效保护发动机高温部件,减少磨损并延长使用寿命。

05(X)远洋护卫舰的发展构想

在40兆瓦级燃气轮机提供动力支撑的基础上,05(X)护卫舰可采用“单燃气轮机双轴传动”模式,该模式与055型驱逐舰的交叉传动系统原理相似——一台主机通过传动系统驱动两根传动轴及螺旋桨,轴系上再串联推进电机。参考076型两栖攻击舰的电力动力配置,若6兆瓦级电机体积过大,可采用4台3兆瓦级电机组合方案;低速航行时由柴油机发电驱动电机,高速航行时则由燃气轮机直接提供动力,法国“阿基坦”级护卫舰采用的正是类似动力模式。

500

500

这种动力配置可实现能量合并输出,总输出功率约达52兆瓦(折合7万马力),足以保障7000吨级舰体以30节航速航行。在电子设备与武器系统方面,可直接沿用054B型护卫舰的成熟配置,48套850毫米口径垂直发射单元已能满足防空、反潜、反舰等多任务需求。

结束语

当前054系列护卫舰在我国主力护卫舰中占比接近一半,其后续型号05(X)仍将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海军不会像西大那样追求“全驱逐舰舰队”的配置。从国际对比来看,西方某国航母建造进度迟缓,但“伯克”级驱逐舰建造体系成熟,每5年可交付6-7艘;目前该级舰现役约75艘,加上在建及计划建造的舰只,最终服役总数可能达到92艘,其中最先进的“伯克”III型至少将建成10艘。这一现状也意味着,我国海军护卫舰的更新换代与规模补充任务依然艰巨,05(X)的发展具有明确的现实需求。

扇歌 - 科幻平台 更多原创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