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科幻小说) 李伴锋(23岁) 来源:中国青年报

深夜,最后一班公交车,窗户倒映出数道矩形的光斑,寥寥的乘客低头沉溺于手机里的世界。李励礼的指尖划过屏幕,反复刷新着无人回应的对话框,女友的最后一条消息仍停留在半个月前:“励礼,我累了。我想我们都需要冷静一段时间。”
李励礼发出去的讯息如同被海浪冲上岸的鱼儿,孤立无援地躺在聊天界面里。
回到公寓,李励礼打开“潮汐”的主界面。7个月前,作为首批内测用户,李励礼和曲欣都开始使用这款号称能“情感共享”的外脑机设备。李励礼调出情感档案,找出曲欣离线前最后30分钟的数据流。那天,他们因为一些事情争吵不休。半个月来,他无数次回放这段档案,琢磨,困惑,却始终没有勇气启动“情感共享”——这段时间他没有一天不是在煎熬中度过。李励礼非常困惑,自己明明和曲欣那么相爱,为什么最后却闹得不可开交。
良久,李励礼终于鼓起勇气,摁下情感共享键,数据流瞬间转化成生理指标:心率124,血压146/93,皮质醇水平升高;情绪:愤怒、失望、悲伤;言语:带泣,断断续续如破损的磁带:
“我无法理解……”
“我不想再等了……”
“你总是这样……”
李励礼闭上双眼,感受着曲欣的情感数据流入脑海,身体仿佛投入大海一般,越往深处,越发冰冷。但这样的程度尚不足以让他理解曲欣真正的想法。
第二天,李励礼走进潮汐科技公司。
“你确定要这样做吗?”技术员有些担忧,“非对称深度共享尚未通过安全测试,对接收方来说可能会很痛苦。”
李励礼在免责协议上签下名字,“我确定。”
非对称深度共享指通过强制突破隐私屏障,让他能在离线的情况下单向链接曲欣更大范围的情感记忆,严格来说属于是“潮汐”世界的窥视。
随着大脑闪过一抹白光,李励礼深度共享了曲欣的情感和记忆,轻快的满足感迅速占领他自身的情绪。他睁开眼睛,古朴的书店映入眼帘,他认出来是“云洞书屋”——和曲欣第一次约会的地方。
往后的10多天,李励礼几乎活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中,躯壳在公寓和公司间两点一线,感知却追随着曲欣的情感记忆潮起潮落。他感受着告白时她的心花怒放,与她在海边散步时她内心的暖流涌动,以及她呆呆地坐在窗前望向窗外时的空洞……
第21天,李励礼脑海突然一阵刺痛,悲伤的情绪几乎击穿了他的意识。他进入“潮汐”,时间显示10月26日,他与曲欣恋爱7周年的日子。因为出差在外地,他未能与曲欣一起度过。曲欣给他打电话,抱怨如此重要的日子他不在,抱怨他总是忙着工作。他向曲欣道歉。曲欣喝了些酒,语气逐渐失控,她说,她想结婚,想有个稳定的家。他想的是,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应当等他稳定,有了房子再结婚。然后,曲欣的情绪爆发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李励礼静静感受着曲欣的情感波动如海啸般冲击着他:愤怒、失望、悲伤,尔后陷入平静。
李励礼仍是不理解,他的想法难道有错吗?为什么曲欣的反应如此失控?为了生活,为了未来,他马不停蹄地工作、攒钱,只为了能有一个安稳的家。彼时再结婚,岂不是更好吗?
突然,李励礼意识到,他或许忽略了什么。
翌日,他再次走进潮汐科技。
“我想关闭隐私过滤层。”李励礼说。
“那相当于意识侵犯,而且极度危险,未经过滤的他人情感足以摧毁你的情感认知,你承担不了这份风险。”技术员警告。
“我承担得了。我这么做,只为探究一个真相。我和曲欣相恋7年,从未有过任何争吵,可是前段时间她突然变了一个人,我只想知道是因为什么导致她变了。你放心,给我1个小时就够了,之后我会重启过滤层。”
技术员叹了一口气,选择妥协。“你们相恋7年,你却丝毫不了解她的变化,你难道就没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吗?也许,恰恰是因为你过度信任‘潮汐’转译的情感数据,而非自己去面对她真实的表现。”
技术员随即关闭了李励礼的隐私过滤层,瞬间,大量的原始情感喷涌而出,在他脑海里轰开。他看到一幅支离破碎的图像:昏暗的房子,半开的门,女孩捂着脸哭泣……
磅礴的情感几乎将他淹没,李励礼看见曲欣的情感数据中多出一条孤独线,透过这条线,他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大学刚毕业,他找到心仪的工作,她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他迎来第一次出差,有些憧憬,有些忐忑,她鼓励他,你是最棒的。后来,出差渐多,她的鼓励渐渐消失,她开始抱怨。孤独由此开始诞生了。再后来,他的工作越来越忙,去外地出差成了常态。曲欣的年龄逐渐朝着30岁靠拢,家中长辈开始催她结婚。起初,她找了一些借口搪塞,随着催婚次数越来越多,她开始缄默。在这里,李励礼看见曲欣情感深处被层层包裹的另一种情感,恐惧——不被理解,永远等待,失去自我。
李励礼看见额外的情感线,是他从未预料过的——曲欣对他的思念。他忽然有些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情感,哪些是曲欣的情感,情感的边界在“潮汐”里变得模糊了。
此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挣扎着去按重启按钮,手却在最后一刻停住。在所有情感的最深处,李励礼触碰到一个决定,尚未完全成型但逐渐坚定。李励礼一把扯下“潮汐”的传感器,跌跌撞撞地冲出公司。雨开始下,突然且滂沱。李励礼拦下一辆出租车,汽车疾驰,城市在湿漉漉的窗外明暗交替,如一张正在显影的相片。
没有情感共享,没有转译之后的数据,李励礼紧绷着身体,胸腔里只有一颗狂跳的心脏。来到曲欣家门口,他踌躇了一阵,开始敲门。曲欣看见他,眼里并没有惊讶:“我就知道你会来。”
李励礼喘着气,语气渐渐崩溃:“欣欣,我关掉了情感共享,卸掉了‘潮汐’。这段时间,我感受到很多东西,我终于明白你的孤独、你的害怕……对不起,都怪我过于依赖‘潮汐’,忽略了你最真实的感受。”
曲欣沉默良久,最终让开门,“你先进来吧。”
进入曲欣家,李励礼看见桌上放着另一个损坏的传感器。他微微睁大瞳孔,“欣欣,你……”
曲欣平静地说:“我知道你在共享我的情感,我也一直在共享你的,从我们分手后第二天开始。”
李励礼蹙眉:“不可能,系统显示你从未上线……”
“并非只有你能使用非对称深度共享。”曲欣苦笑,“技术员警告过我,但我想知道你是否作出改变。”
李励礼回想起这段时间情绪总是莫名烦躁,他归因于压力和孤独,以为自己是观察者,却不曾想,他也是被观察者。
“那你在我这里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你有和我一样的困惑,爱,但是固执;想念,但是害怕。”曲欣长舒了一口气,“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以为通过‘潮汐’共享情感能比面对面更加了解彼此。”
“我感受过你的犹豫,欣欣,你其实……有在考虑回到我身边对吧?”
“‘潮汐’的情感转译不一定正确。事实上,我考虑的是原谅,但原谅需要理解,我们试图通过‘潮汐’寻找理解,却忘了最直接的方式,多么荒诞啊。”
交谈。是的,那正是最直接的方式。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对待情感的方式变了?李励礼不禁沉思。
“‘潮汐’仅是情感层面的共享,它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维度,就是感受同一个空间的温度。励礼,你觉得呢?”曲欣直直地看着他的眼睛,伸出手,停在半空,像是邀请,又像是划清界限。
李励礼看着曲欣的手,这次,他不再借助任何数据流,不再等待情绪标签的出现。他握住曲欣的手,在身体的接触中完全感受自己的情感,不经过任何转译,虽复杂但真实,且完全属于自己。“我想,我们都需要从‘潮汐’中回到岸上。”
曲欣微微一笑:“也许‘潮汐’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以为它能替代真正的情感。”
李伴锋(23岁)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24日 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