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B站用户,在评论区躲避35岁危机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已经不年轻了?经过高科技保养的身体,或许会在年龄这件事上撒谎,但自己心中的孤独感很诚实。当你被迫放弃某些爱好的时候、无法理解流行梗的时候、玩伴一个个弃坑离开的时候,心里真的会有种莫名的悲凉。
而最好的解药,就是找人跟你一起面对岁月。
01 三十五岁,还在B站
CS GO 作为一款有千万玩家和13年历史的经典游戏,网上的精彩操作集锦,可谓多如牛毛,职业选手的高光瞬间大家都看腻了,更别说普通人的作品,你上传了也很难火。

但最近有个五杀翻盘视频破了例,片段中主人公的操作,说不上有多顶尖,对手甚至看起来还有点唐,单论技术含金量,确实是不高,但视频播放量上百万,满屏都是“好枪”的赞美。

@肥佳打边炉
大家这么热情,主要是因为他的视频标题 ——————《35岁中年的第一个残局五杀,不敢发朋友圈。都是领导和晒娃的同事,只能发阿b了,望周知》
这一略带点辛酸的句话,在评论区炸出了一堆中登玩家,有人说自己已经40多岁了,依然在打CS GO;有人说自己早就打不动游戏了,只能在自己的车上贴满游戏的印花,作为最后的倔强;也有人感慨,确实现在什么都不敢分享朋友圈了,都是老板和同事,只有B站能玩玩。大家把心中的坚持和遗憾,加上狗头发出来,显得说这话时很轻松,想在小登面前保留一点中年的体面。

可能出乎他们意料的事,年轻用户并没有说“就这?就这?”,而是给他们把情绪价值拉满了,一口一个“好枪叔”、“好枪中登”,吹捧的弹幕刷得满屏都是,还有不少人说,希望自己到了这个年纪,也能保持热爱,继续打游戏。

年轻人甚至高呼,UP主剩下的那最后18点血,锁住不是游戏数值,而是18岁的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在B站的各个角落,你都能找到暴露年龄的中登们。
他们跑到《迪迦奥特曼》下面,刷着“那一年我也变成了光”,而迪迦官方引进,已经是整整21年前的事情了,当年九、十岁的小孩,如今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他们在《三国演义》和《亮剑》下面,说着自己小时候怎么被关羽的头颅吓到,说曾经因为和尚的牺牲而伤心欲绝,也说每个年龄段看,都对里面的剧情和人物有了新的理解。

他们在造车新势力横行的汽车区,回忆着当年自己开过的经典车型,什么捷达、桑塔纳、马自达6、天籁……这些名字见证了上一个时代的辉煌,也伴随着车迷一起老去。
如今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在废车场里被肢解,曾经坐在车上的少年,只能以中登身份回忆着点点滴滴,“老捷达空调,一档挂霜二档冻伤三档看见北极光”、“马6开70码过弯都不慌”……

如果这时候再来个金曲磁带,插进老车的古董级播放器,那更是瞬间回到童年。没错,周杰伦出《范特西》,已经是2001年的事情了。

他们也在音乐区,把一首首老歌点出千万播放 ,《灌篮高手》的主题曲 ,《数码宝贝》的主题曲,弹幕全在报年龄,基本上都是30岁往上的,其中还有不少40出头的中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高喊“教练,我想打篮球!”、“亚古兽超进化!”,只是整齐的弹幕中,夹着几句“教练,我想存钱买房”,露出了一点点生活的苟且。

一首《渔舟唱晚》,都能让中年用户们泪流满面,想起了小时候一家人围在小电视机前,认认真真看天气预报的场面,那时候没有智能机,电脑也没普及,每晚《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就是大家穿衣出行的指南。现如今生活更方便了,但物是人非,当年一起看电视的亲人,有很多已经离去,自己也从小辈变成了长辈。

02 小破站老了
是的,号称年轻人兴趣社区的B站,在不知不觉,已经开始了“中龄化”。
2020年时,陈睿在演讲时称,B站用户平均年龄为21岁,非常年轻;2021年时,这个数字已经来到了22.8岁,他还是说非常年轻。在今年6月份的周年庆上,叔叔公布了最新的数据,平均年龄26岁,在叔叔眼里,B站还是那个年轻的B站。。

但大家其实心里都清楚知道,平均年龄,意味着有大量的中登被平均了。
B站兴起于2010年前后,当时的年轻群体,就是80末尾的人以及90后,他们也成为了建站中坚力量。而B站的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都相当惊人,呈现注册时间越长,活跃度越高的趋势,15 年以上老用户留存率竟然高达90%,换句话说,80后、90后并未因为年龄增长而弃坑。所以,B站迈入中登时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变老的不仅仅是用户,还有UP。
最早的一批大UP,过气的过气,塌房的塌房,什么敖厂长、Lexburner,都从一腔热血的年轻人,熬成了中年,他们的栏目经历十几年风风雨雨之后,也没有了之前的热度。B站几对知名的情侣UP,有人长跑到中年,还是分了手,有人结婚了又离婚,B友们前脚投币随的份子钱,后脚又要给离婚公告视频投币表安慰。

叔叔自己,其实也老了。遥想当年,他还是疯狂点评新番的阿宅,时不时就出没在评论区,跟大家一起讨论剧情,有时候夸声优敬业,有时候也吐槽创作者只会卖肉,主打一个想说啥就说啥,明显是个浓度超高的老二次元。叔叔尤其喜欢推催泪的纯爱番,他连头像都是著名的德国骨科动漫,也不怕被外界说三道四。

十几年之后,他从30出头来到了47岁,中年都快结束了,身份也从动漫爱好者,变成了少说少错的商人,干什么都要注意影响,大家再也看不到他的锐评,动态里全是很官方的东西。而叔叔最后的倔强,就是那个傲娇脸头像,以及时不时在新番下面的打个榜。

连BML这种B站狂欢,他都只能一个人坐在高处挥舞荧光棒,当一个孤独的老二次元。

从用户到UP再到掌门人,一个个都迈入了中年,B站也必然要开启“适老化”进程。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主推的游戏,当年B站危急之时,靠着《Fate/Grand Order 》成功续了一大口,2017年,B站的游戏收入超过20亿元,其中71%由FGO贡献的。具体来说,它属于纯粹的二次元魔幻IP,以动漫和小说作为基础,基本上是靠年轻的动漫迷来支撑。

那一年,B站代理的游戏中第二火的,是《碧蓝航线》,贡献了12.7%的游戏收入。这同样是款二次元浓度极高的游戏,卖点为军舰和美少女融合出的舰娘,充钱玩的基本上都是军武宅。

这两款火爆一时的游戏,现在已经悄悄淡出了视野,如今B站的游戏主力,换成了《三国:谋定天下》,这款B站独家授权游戏,去年一上线,就冲进了iOS畅销榜的前三,它也是B站游戏运营历史上最快达到十亿流水的游戏。

三谋跟FGO和碧蓝,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玩法上它是SLG,即模拟策略游戏,这个赛道向来被视为“中年人的浪漫”,因为此类游戏游玩时间更加碎片化,适合忙碌的中登,当主公运筹帷幄的感觉,也能让天天在老板那受气的中年人找到一丝慰藉,而游戏的风格,也从二次元换成了三国背景,受众群体明显更广,中年人玩起来,不会显得很“幼稚”。

在影视版权这一块,B站也不像爱优腾那样,热衷于追新或者自制,反而像个旧货市场的淘客,特别喜欢挖经典。每次看到电视剧区的推荐,就有今夕是何年的感觉。 “喜报!《康熙王朝》上线了”、“《老友记》来B站了”、“《家有儿女》买回来了”

这些二十多年前的老剧,买起来价格便宜,在中登里反响又特别好,看评论区和弹幕就知道,大多数观众早就看过了无数遍,但是在B站配合弹幕食用又有新的味道,还能来波回忆杀。

正所谓,初看不知戏中意,再看已是戏中人,B站要的就是这效果。
03 懂事用户,呼叫金主
用户老了,这听起来挺悲凉,但是从网站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未必是坏事。
2024三季度,B站终于实现了单季度盈利,今年的三季度,更是盈利6.8亿,很显然,用户的平均年龄上升,并没有影响B站的发展,反而让它结束了多年的亏损。
过去,“年轻”是B站区别于其他平台的显著标签,商家一方面因为B站的庞大用户基数,认为它是绕不开的营销战场,另一方面又觉得B站商业价值太低,因为年轻人往往手头没有啥钱,然后懂的知识又非常多,要求也高。

每回有品牌给UP主投广子,弹幕就一堆人骂UP恰饭,说不看了取关了,还疯狂拆品牌方的台,你想在广告里吹点牛逼,都会被B友掏出什么科研结果、媒体科普,一堆爆锤。调侃广告这都算了,B友还喜欢在弹幕里刷竞品的名字,说竞品更便宜更靠谱,真能把品牌方给搞疯掉。
同样的钱,去抖音、快手砸广告,不仅拆台的人少,成交也多,主播喊一声“321上链接”,就能直接抢爆,品牌何苦到B站花钱买不痛快呢?
B站本身的商业化更是如此,叔叔一说想立个新名目收钱,想找地方插广告,嘲讽就漫天飞,大家恨不得把他活剥了。

前几年曾有业内人士撰文一篇,称国内其他互联网巨头都该给B站磕个头,因为B站把中国的无价值用户全都提纯完了,希望再接再厉,永远锁死,别放出来。

这种对金钱不太友好的氛围,搞得很多品牌对B站敬而远之,UP没钱,就搞不了内容,B站也赚不到钱,只能烧自己的积蓄补贴创作者,所以就恶性循环,连年亏钱。
B站的亏损金额,以前是稳定在每个季度5亿到8亿,从2021年开始,迅速拉升到单季度亏20亿以上,没有哪个企业能经得起这样的烧钱。2022年,B站补贴计划改革后,很多中小UP,一条视频得到的创作补贴,只有一百、几十块钱,当年的二季度,UP主数量首次出现了下滑。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B站要开始走下坡了,但事情没有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当第一批B友变成中登,用户的平均年龄不断上升,这个平台的氛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或许是经过社会的毒打之后,知道了赚钱辛苦,体谅了UP主创作不易,现在B友对于商单合作可谓是非常友好了。当UP的内容出现丝滑小连招,你再也看不到“又是广告”之类的骂声,只有“恭喜恰饭”和“感谢甲方爸爸”,以及整整齐齐的“好用”,可谓给足了品牌方面子。

对于那些没接到商单的UP,B友甚至会主动呼叫甲方来投钱,在提到车的地方,疯狂@瓜子二手车;在提到手机的地方,疯狂@转转;当UP主说起腰酸背痛的时候,B友们必@妙界出来赞助,一个个的,为撮合商单操碎了心,你在其它的视频平台,绝对看不到这么包容的氛围。
对于B站搞的满屏都是的广告贴片,还有各种会员购商品推销,用户们也选择了睁只眼闭只眼,放在十年前,估计蒙古上单已经开始冲塔了。

而且,随着B友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已经从学生到职场小白,再到现在的公司骨干甚至高管,手头总算是宽裕起来了,在商单里看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真的会掏钱支持。

几年前B站陷入停更潮的时候,就有些品牌突然发现,在B站投放,只要点子好、产品到位,其实效果并不会太差。当时,海尔带货一款价格上万的洗烘套装,一场直播就卖了20多台,他们内部统计,在B站的营销投资回报率超过20,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又比如说,今年618,联想靠着"笔吧测评室"、"极客湾"几位3C区头部UP主的测评内容,就产生了超7000万元的成交额,而且有视频的投资回报率超过了100,618成交的新客,40%都是从B站过去的。

@笔吧评测室
按照B站最新公布的战报,今年双11期间,在B站带货和投放的千元以上消费品,GMV同比增长63%。给全部行业带去的平均新客率达到55%,其中钟表饰品、食品饮料、美妆、家庭日用品等行业新客率均超过60%,是的,中年用户们,已经开始在B站买日用品了……
而且就像淘宝等平台培育出了头部主播一样,B站也有自己的李佳琦,2023年,家居区UP主“Mr迷瞪”,不声不响去年带货了33亿元,接近B站当年GMV的三分之一。

@Mr 迷瞪
以后谁再说B站提纯了中国最没价值的人群,那就属于尬黑了。
04 兴趣使然的乐园
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真的爱看插播的广告,要说买东西,B站的价格和体验也未必有优势。用户之所以能包容和支持商业化,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们身边的视频软件太多了,短视频有抖音、快手、小红书,看影视作品有爱优腾芒,但其中能称之为精神家园的,只有B站。所谓“年轻人兴趣社区”,年轻人几个字快被划掉了,但不变的是兴趣驱动的属性,B站的核心为搜索与订阅 ,跟抖音快手的算法推荐模式有本质区别,B站是让用户一直观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而抖音是让你看“你该看的东西”。

因为兴趣而聚集起来的同道中人,在弹幕和评论区交流,不断产生乐趣,所以B站的用户粘性很高,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退。反而,80、90、00几代人在这里为同样的爱好欢呼,一起对抗无情岁月。
五杀视频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管你多少岁,也不管你现实中是什么身份,在这里你就是B友,是GO学长,是召唤师,是电竞奇侠。没人会在评论区,催你给孩子换尿布,也没人会问你房贷余额还有多少,这里只有情绪价值,可以在大家的一声声“牛逼”中,逐渐迷失自我,仿佛回到了18岁,这种体验可以短暂逃离现实,是中年危机里为数不多的高光。

可能很久以后,90后们已经成了老登,00后也成了中登,再也没有人敢说B站是年轻人的网站,但他们依然活跃在这里,戴着老花镜刷自己喜欢的东西,用颤颤巍巍的手上传自己的作品,等着一群充满活力的30后、40后来夸自己,“好枪,爷!”

尽管小破站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叔叔也总是搞出各种离谱操作,但他有句话说得很对。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酷玩实验室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