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不懂车辆结构!小米市值蒸发5000亿,雷军真的“天塌了”?

【大力财经】最近,小米仿佛陷入了一场风暴中心,麻烦与争议接踵而至。2025年三季度财报虽显示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但市场却未给出积极回应,股价一路下行。与此同时,小米汽车也深陷舆论风波,从颜值与安全的争议,到车主起诉虚假宣传,小米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500

小米究竟怎么了?雷军又将如何应对这看似“天塌”的局面呢?

今年6月,小米股价曾触及年内最高点61.45港元,然而此后便一路走低,截至发稿前已跌至37.7港元,跌幅超30%,总市值一度跌破万亿港元,与6月高点相比至少蒸发5000多亿港元。

这一现象着实令人费解,毕竟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业绩表现亮眼。

市场对小米的反应冷淡,或许并非空穴来风。尽管财报数据好看,但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市场可能对小米未来的增长潜力存在疑虑,担心其能否持续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此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大力财经分析认为,资本市场的反应往往不仅基于当前业绩,更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小米或许需要在这些方面向市场传递更清晰的信号。

500

网上关于“小米汽车颜值比安全重要”的说法引发了轩然大波,雷军为此在微博连发好几条动态澄清。这一争议反映出消费者对小米汽车安全性能的关注,毕竟汽车的安全性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一位小米车主起诉小米虚假宣传,认为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与实际不符,要求退定金并三倍赔偿。

小米法务虽拿出84页新证据,称雷军宣传时多次提醒该配置贵不建议购买,尽到了提醒义务,甚至表示雷军不懂车辆结构是“乱发”微博后经提醒改正。但这种将宣传责任推给雷军的做法,无疑会对小米品牌和雷军个人口碑产生负面影响。消费者购买小米汽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雷军的信任,如今这样的回应难免让消费者感到失望。

500

小米汽车的舆论风波对小米品牌形象造成了冲击。品牌形象是企业长期积累的无形资产,对于吸引消费者、保持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此次事件可能会让部分消费者对小米的产品质量和宣传诚信产生质疑,进而影响他们未来的购买决策。

雷军作为小米的创始人,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然而,此次小米将宣传责任推给雷军,可能会损害雷军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影响其个人口碑。毕竟,消费者往往将企业和创始人视为一个整体,创始人的形象与企业形象紧密相连。

小米汽车得好好重视这些问题了,不然口碑没了,以后更难卖。

小米目前面临的市值蒸发和舆论风波确实严峻,但并非绝境。小米需要深刻反思自身在产品宣传、品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对于雷军而言,也需要重新审视品牌策略,重塑消费者信心。

未来,小米能否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实现逆袭?雷军又将如何带领小米走出阴霾?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