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鬼气
日本不但死气沉沉,日本还鬼气森森。
这事同样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白天循规蹈矩唯唯诺诺,在公司里低声下气,在地铁里垂头丧气,仿佛行尸走肉;然而到了晚上,那就忽然被激活了什么T病毒一样,居酒屋里款号、街头到处都是狂呼大叫、放浪形骸的日本人,一副百鬼夜行的架势。
要么压抑,要么发疯,很少有中间态。
从建筑、到饮食、到文化艺术,都是阴间的感觉。
日本人的审美也是非常离谱的,他们喜欢庭院里搞什么“枯山水”,屋子里摆什么“侘寂风”,用怪模怪样的风格,来掩盖他们的狭窄和匮乏。
什么叫侘寂?就是穷酸,什么叫“枯”,就是缺少、没有,没有山,也没有水,只能弄点沙子石头摆出个猫砂盆的样子来糊弄……
枯这个字,在中文里就比较晦气,一出现,就大有山穷水尽、灯枯油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死亡味儿。
他们的建筑和园林布局,不像是给活人住的,倒像是祭祀场景下,用纸扎的房子和假山水……
他们奇葩的生活习惯,也不像是给活人准备的,比如流行吃寿司、刺身等各种冷食,比如普通人吃饭就是一碟米饭加个咸梅干,比如磨洋工的一样的茶道……因为他们自古以来什么都缺,所以就形成了各种斤斤计较、穷讲究的臭毛病,这些毛病,在正常国家,是很难被理解的,因为鬼气太重了。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当年东京奥运会他们玩的那一出行为艺术吧,各种阴暗、扭曲、荒诞的元素,那就是“百鬼夜行”的写实版。
由此就可以看出日本这个民族的精神,真的和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不一样,我很难描述这种感觉,总而言之,缺乏一点阳气,多了很多丧气、阴气、死气、鬼气,他们的文化中,很少有积极、阳光、向上的东西……还美其名曰——寒蝉鸣泣、空寂哀伤,寥落薄凉,听起来就一副死样活气的意思。
总之,日本的文学、艺术、哲学,都充满了绝望感,一切都是死灰色的,阳光透不进来。不要被那些所谓日本的“热血动漫”骗了,在青春、友情、理想背后,依然是浓得化不开的悲观和绝望。
他们贫瘠、匮乏,没文化,所以就拼了命想要抢别人的土地,抢别人的文化,抢别人家的好东西。他们做梦都想拥有一片广阔富饶的土地,所以他们总是没有停止过侵略和扩张的妄想,由于过于凶残、贪婪和恶毒,大家都叫他们“鬼子”。
他们根本不懂得治理,二战后,他们在美国的扶持下,假装成了一个现代文明,实际上却充斥着各种封建余毒,天皇、贵族、世家、财阀依然存在,任何一个行业,都等级森严,压迫和霸凌无处不在,他们的企业,其实是封建行会,讲的是论资排辈,任何一点进步,都是不被允许的,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完全不给年轻人创新的机会,几十年时间,他们一点变化都没有,成功把一个一亿多人的国家发展成了一个死气沉沉的“坟场”。
他们处处学大国,试图活成大国的样子,但总是改不了身上的那股鬼气,他们心目中没有道义和良知,只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他们买椟还珠,堂皇大气的东西不学,专门钻研封建主义、等级制度、宗教迷信、欺凌和压迫,他们的封建肿瘤还没有清除干净,就感染了资本主义的病毒,彻底变成了现在这副不人不鬼的样子。
从历史上看,日本还是东亚的内鬼、西方帝国主义的伥鬼,他们号称要“脱亚入欧”,自黑船叩关,日本被美国入侵、压迫后,日本并不仇恨欧美,反而认为美国给他们注入了文明,他们要“融入世界”,他们还发明了“补偿论”,说欧美掠夺他们没关系,他们还可以去掠夺更弱小的第三世界,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补偿”……邪恶的鬼子,就是执着于“挥刀向更弱者”。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是美帝国主义忠实的奴仆和走狗。
看过《鬼灭之刃》的朋友应该会记得,日本如今的一切,其实就像鬼王无惨和他手下的各种鬼,鬼王无惨活了几百年,拥有不死和再生的能力,但他的能力来自于吃人,你看,他像不像日本的世家财阀、美国走狗?他们贪得无厌,尸居余气,脑子里只有“吃人”。
“鬼”,就是资本主义、封建流毒、军国主义余孽、帝国主义走狗买办。
……漫画里,有高尚的“鬼杀队”去消灭害人虫。
现实中,日本还没有这样成组织、成气候的义士。
日本想要正常化,首先就要除掉所有的“鬼”。



平原公子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