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大股东累计减持、转让19%股份,山石网科边裁员边给管理层涨薪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网络安全上市企业之一,与其他网络安全企业类似,山石网科依旧陷在亏损泥潭中。自2022年以来,公司已经接近连续四年亏损,扣非后累计亏损超6.7亿元。
由于持续亏损,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流出,日常经营靠银行借贷资金维持。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5月公司被信评机构下调了信用评级,并维持了负面的评级展望。这让本就债务压力较大的山石网科雪上加霜。
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山石网科股价持续下跌,公司众多股东也在减持套现。即便如此,山石网科众多高管年薪依旧维持在200万元以上。在网络安全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形下,山石网科何时能扭亏为盈?
1、削减费用仍难止亏损,近四年扣非后累计亏损超6.7亿元
10月30日,在距离三季报披露截止日前一天,在科创板上市的网络安全企业山石网科披露三季报。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山石网科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微增1.91%,扣非后净利润亏损7276.3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来山石网科连续亏损,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公司扣非后累计亏损超6.7亿元。
作为科创板第一批上市的企业,山石网科为何会深陷亏损泥潭?
从收入来看,山石网科收入来源于网络安全领域,按照不同产品分类,山石网科又将业务划分成边界安全、其他安全及云安全三部分。其中边界安全是公司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山石网科边界安全业务收入为3.11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4.72%。
据悉,山石网科网络安全产品线较为丰富,涉及数据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Web应用防火墙等。客户覆盖金融、政府、运营商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公司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银行机构。

而山石网科持续亏损与下游需求放缓及行业竞争激烈有很大关系。
2021年,在《数据安全法》实施前后,网络安全被各大企业所重视,大量合规驱动项目上台。2021年,在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下,山石网科营收及利润双双大增。
随着第一轮建设完成,新增市场空间骤缩,项目数量急速下滑。加之防火墙等品类在短时间内被数十家厂商复制,在招投标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中标,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投标。
在此影响下,山石网科营收及毛利率均出现下滑。2021年,山石网科营收和毛利率分别为10.27亿元、73.25%,2024年则分别为9.97亿元、69.97%。
在营收及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为了推动业绩回升,山石网科仍在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公司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仍在持续增长。
2021年山石网科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支出约为7.12亿元,2024年增长至8.63亿元。
在收入下降、毛利率下滑及各项费用持续增长影响下,山石网科陷入持续亏损。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由于持续亏损,2025年前三季度,山石网科开始压缩费用支出,如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同比合计减少超6000万元。即便如此,2025年前三季度山石网科扣非后依旧亏损7276.32万元。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山石网科了解,在行业竞争激烈影响下,公司陷入持续亏损,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经开始压缩成本,但依旧未能扭亏为盈。未来,公司有无办法继续压缩费用?此外,除费用压缩外,公司还有无办法推动企业扭亏为盈?截至发稿,未获得山石网科回应。
2、遭信评机构下调信用评级,现金已不够偿还有息债务
由于持续亏损,公司现金流并不理想,偿债压力也在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山石网科经营现金流分别流出1.19亿元、3.32亿元、5825万元、9021万元、1.55亿元,近五年山石网科经营性现金流合计流出超7.54亿元。
除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流出外,2019年至今公司还投资建设了多个项目。如在IPO时,山石网科便计划投资8.9亿元建设多个项目。
此后,山石网科又计划投资5.467亿元投建苏州安全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研发项目。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由于连续不断对外投资,山石网科投资性现金流大幅流出,2020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山石网科投资性现金流累计流出超5.5亿元。
在经营性现金流及投资性现金流持续流出影响下,山石网科IPO及发行可转债募集而来的资金不断被消耗。
2019年,山石网科IPO扣除发行费用,净募资8.6亿元。2022年,公司又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2.67亿元,两次合计融资为11.27亿元。
2019年底,山石网科刚上市时公司货币资金多达10.75亿元,且有息负债仅1000多万元。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在手货币资金仅剩2.08亿元。
为了维持日常经营,自2022年以来,山石网科频繁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
截至2025年9月30日,山石网科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64亿元、1357万元,此外公司还有包含可转债在内的应付债券余额为2.77亿元,三项负债合计约为6.55亿元。
这也意味着,山石网科在手货币资金远不够偿还公司有息债务,即便剔除2.67亿元可转债,公司货币资金仍不够覆盖有息借款。
由于货币资金无法覆盖债务,公司仍在持续亏损,导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流出。
山石网科也被信评机构联合资信下调评级,此前公司主体信用评级为A+,此后被下调至A,公司发行的可转债“山石转债”信用评级也被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
信用评级被下调,对于公司后续借款有较大影响,一般而言公司信用评级越高,借款利率越低。
2025年前三季度,山石网科利息费用为1879万元,公司发行的2.67亿元可转债票面利率较低,前三季度公司因可转债产生的利息约为两三百万元。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这也意味着,公司超1500万元的利息支出是来源于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粗略计算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到期内非流动负债平均借款利率至少是在5%以上。作为对比,一年内LPR借贷利率为3%。超5%的借贷利率,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不可谓不高。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山石网科了解,目前公司在手货币资金已经无法完全覆盖有息债务,后续公司到期债务是否有违约风险?
此前,公司被信评机构下调了信用评级,下调后对于公司借款有无影响,借款利率是否升高?综合计算,目前公司向银行平均借贷成本远高于1年期LPR,是否意味着公司偿债能力较差?截至目前,公司银行授信还是否充足?可用于质押、抵押的固定资产有多少?
今年3月,公司宣布发行可转债的募投项目延期,目前该项目进展如何?募投项目延期,是否是公司资金短缺所致?
鉴于目前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流出,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较为庞大,后续能否加强到期账款回收,来解决公司所面临的资金短缺的难题?截至发稿,未获得公司回应。
3、股东减持、股价大跌,公司边裁员边给管理层涨薪
山石网科持续亏损,在资本市场带来的结果便是公司股价下跌。自2020年1月高点至今,公司股价累计跌超70%。
在股价下跌过程中,山石网科IPO首发股东也在持续减持公司股份。
如刚上市时,公司第二、三、四股东田涛、苏州工业园区元禾重元并购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创开元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分别持有山石网科1340.36万股、1314.98万股、1185.91万股,占公司股份比例分别为7.44%、7.3%、6.58%。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述三家股东持有山石网科1160.37万股、487.70万股、901.16万股,占公司股份比例分别下降至6.44%、2.71%、5%,这也意味着上市至今三大股东合计减持超1292万股,合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超7%,减持资金超数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山石网科第一大股东越超高科技有限公司,还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2153.70万股转让给神州云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该部分股权占公司股份比例为11.95%。
这也意味着,上市时公司前四大股东通过转让、减持的方式套现了34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为19%,该套现比例不可谓不高。
而山石网科第一大股东神州云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神州数码全资控股的企业,在成为山石网科第一大股东后神州数码原副董事长叶海强任山石网科副总经理、COO(首席运营官),2025年2月开始担任山石网科董事长、总经理。
在担任山石网科高管后,叶海强等众多高管并未亏待自己。2024年,在公司持续亏损的情形下,公司众多高管却在选择涨薪。
如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罗东平2024年年薪为237.3万元、较2023年增长22.34万元,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叶海强2024年年薪多达256.93万元,较2023年增长119.28万元。2024年,公司年薪超200万元的高管便多达4名。
一边是管理人员的涨薪,另一边则是公司大规模减员。2022年,山石网科员工总数为2105人,2024年下降至1663人,两年时间公司减员442人。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山石网科了解,自上市以来,公司昔日前四大股东或转让、或减持公司股份达19%,如此大比例地套现,在A股中并不常见,是否说明公司原股东极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在业绩持续下滑,公司正在持续亏损、优化人员,削减成本的情形下,2024年公司管理层却集体涨薪,该行为合理性在哪?2025年,公司管理费用进一步上升,公司管理层年薪是否仍在增长?截至发稿,未获得山石网科回应。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在网络安全行业普遍表现低迷的背景下,上市六年的山石网科自2022年陷入亏损泥潭,在持续亏损影响下,公司现金储备持续被消耗,目前公司在手货币资金已不足以覆盖有息债务。山石网科也因为业绩持续亏损,被信评机构下调信用评级。
在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形下,公司管理层却在2024年集体涨薪。管理层在经历集体涨薪后,又能否将公司拉出亏损的泥潭?「子弹财经」将持续保持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山石网科官网。



子弹财经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