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因为政治野心与战略误判坚持“不撤回”,只是日本倒霉了
11月20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自民党安全保障调查会上启动《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修订,“无核三原则”及防卫费增额新目标将成为主要焦点。
高市早苗的理由是“不运进核武器”的原则会限制搭载核武器的美军潜艇停靠日本港口,削弱美国的核威慑力。自民党计划明年4月汇总建议,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修改。
“无核三原则”一旦被修改,便是对战后安保政策的颠覆。日本作为唯一遭遇核爆的国家一贯推进迈向“无核世界”的举措有可能倒退,甚至自己成为拥核国家。

这对于二战时期遭遇过日本占领的东亚国家来说无疑将陷入惊恐之中。
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提出“无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1971年通过国会决议成为国策,被视为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象征。
18日,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就有关“重新审视无核三原则”的问题表态,作为政府应继续支持“无核三原则”的政策方针。日本政府内部已经出现不同的声音。
18日,针对高市早苗要修改“无核三原则”遭到曾经被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市抗议。日本冲绳、长崎两县知事17日也对修改“无核三原则”的动向表示强烈反对,强调推进核裁军是民众心愿,政府首脑必须尊重民意。

高市早苗之所以持有强硬立场,源于三重动机:
一、右翼政客将修改“无核三原则”视为突破战后体制的标志。
所谓“限制美军核潜艇停靠削弱威慑”的论调,本质是为日本未来拥有核动力潜艇铺路。这种对“和平宪法”的颠覆性解读,与自民党长期主张的“正常国家化”目标高度契合。
即便成为正常国家,也不一定要拥核,这就是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野心。
二、为了达到目的,制造“安全困境”
通过将中国定位为“战略挑战”,日本以“被动防御”为由要将自身防卫费占比提升至GDP的2%。实际目标包括:放宽武器出口限制、部署长射程导弹、发展核潜艇等进攻性能力。这种“以邻为壑”的策略,旨在捆绑美国战略,换取军事松绑。
三、国内政治的需要
日本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
面对经济停滞与财政赤字,高市政府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转移国内视线。这种将国家安全议题政治化的做法,牺牲了中日关系的稳定基础。
对中国来说,日本既要介入台海可能的战事,还要突破无核的国策,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近期,西方开始炒作要对联合国关于台湾问题的2758号决议做重新解读。大有要推翻这一决议,阻挠中国统一的势头。
中国这次抓住高市早苗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进行坚决的打击,也有三层目的。
一、杀鸡儆猴
让高市早苗收回这个发言或者下台,将直接震撼西方国家,不敢再对台海指手画脚。
二、大造声势,在全球进一步阐述和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既有联合国的决议,也被绝大多数国家认可,违反了就是与中国作对。
警告一些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突破红线,中国是绝对不会退让的。
三、达到上述两个目的后,中国将加快统一的步伐。
西方一再拿台海说事,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需要解决了。因此震慑日本也是为统一打前站。

高市早苗是日本极端右翼,是靠右翼上台的,她如果收回言论就会被右翼抛弃,只有下台一条路,因此她不会轻易服软。
这就是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政治家会为了国家利益自己作出牺牲,而政客只有自己的利益,至于国家利益、民众福祉不是她们所考虑的、哪怕洪水滔天,自己也稳坐高位。
既然高市早苗选择继续硬扛,中国就不会客气了。中国可以构建“外交-军事-经济-法理”四位一体的反制体系:
外交层面:压缩日本国际空间,进行精准制裁
这次看到中国怒火冲天,美国、欧盟都选择不介入,美国陆军甚至还将“堤丰”中程导弹撤离日本。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明确表示支持日本,这一步中国已经达到目的。
中国将暂停中日高层对话机制,对参与修宪的核心日本政客实施入境限制与资产冻结。
在联合国安理会推动“日本军事化对地区安全影响”的专项讨论,联合韩国、东南亚国家形成舆论压力。

18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第八十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审议安理会改革问题时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国会发表的涉台言论极其错误,极为危险,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这样的国家根本没有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对日本是重大打击,为了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已经努力几十年,未来,日本连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提案都难以提交了。
军事层面:东海常态化管控与前沿部署
11日,一支由055型驱逐舰鞍山舰、054A型护卫舰临沂舰和903A型补给舰东平湖舰组成的编队,穿越日本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
16日,《解放军报》刊文:如果武力介入台海局势,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南部战区、东部战区、中部战区、西部战区的官方账号相继发视频,战歌嘹亮!中部战区的视频:枪已上膛,剑已出鞘,我们时刻准备打胜仗!
11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日本右翼势力正极力突破“和平宪法”束缚,在强军扩武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绝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11月18日,中国海军在黄海南部海域进行实弹演习,一连八天。
未来中国可以强化东海防空识别区巡逻,在钓鱼岛海域部署无人侦察系统与海警编队,形成“24小时存在威慑”。

联合俄罗斯开展绕日本联合巡航,打破美日“第一岛链”封锁。
经济层面,中国的办法就更多了。
2024年,日本对华出口总额达1.13万亿人民币,占其全年出口近18%,中国市场为日本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今年,特朗普对日本商品加征了15%的关税,中国市场显然更加重要了。
19日,中国通过正式外交渠道联络日方,表示将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并主张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进行监测。
中国可以对日本汽车零部件、高端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重点打击其高端制造出口。
将日本列为“高风险投资目的地”,限制中国资本对日半导体、新能源领域投资,还有王牌稀土限制。
中国的制裁只要到位,日本的股市将崩盘,高市早苗将成为罪魁祸首,只是现在还在逐步推进。
法理层面:
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X上先后用英日双语发帖称,“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里白纸黑字写着,‘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及‘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无论谁当政,日本都必须信守承诺。”

中国可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日本军事化对亚洲和平的威胁》报告,发起“琉球主权公投”倡议。
高市早苗“不撤回”言论,本质是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罪责的逃避与对现实利益的短视,这将为日本带来巨大的风险。中国将通过精准施压打破其战略幻想,避免东亚陷入“新冷战”陷阱。
19日,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在社交平台X上称,荷兰政府决定采取建设性措施,中止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荷兰认怂了,日本不会太远。感觉这次中方是要将高市早苗赶下台,而不仅仅是收回言论。包括外交部、央视对其都没留余地,直接爆粗口。因为只要高市早苗还在台上,中日关系就难以推进。
这次也是中国对日本右翼的一次沉重打击,现在的东亚早已不是日本可以胡作非为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