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是文明认知水平的体现。
“吃瓜蒙主”引发的争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支持与否定的对立观点依然是舆论场中的普遍现象。
个人认为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舆论场中对社会文明或意识形态发展水平认知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判断标准或依据,于是解读历史的人用朴素的“是非观”做为认知判断依据来解读历史故事的善恶,从而得出自己认知的好与坏,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水平与趣味。
下面简单说一下个人对文明发展逻辑的理解,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小群体发展到面积广大的国家,人群在整合过程中往往经历族群认知、规则认知、仁义认知、意识觉悟这几个基本过程,这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表现,其中还可以细分。例如,“族群认知”可以分为部落认同、民族认同、种族认同、宗教认同,这里就不过度展开讨论了。
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人口大国来说,社会意识形态起码要以规则认同做为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依法治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那种翻出历史片段评价哪个王朝更优秀的观点(史观),实际的社会作用效果就是制造社会内部不同群体或不同民族意识对立或认知对立,即便你说的历史故事都是事实,但是这种史观本质上还是一种族群意识形态的体现,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就是一种落后的意识形态,不利于社会内部团结,甚至可以说是破坏社会认知的团结。
“吃瓜蒙主”之所以被广泛关注并引起争议,她虽然是解读历史故事,尤其是对明清两朝的评价,却在事实上制造了社会不同群体对立的社会认知效果。不能否认她的确读了很多书,也知道很多历史故事,讲故事的逻辑性也不错,可就是对社会文明或意识形态方面的认知缺乏深刻的理解。从智商方面考量她这个人,知识储备、语言逻辑、表达能力都不错,这也是她能吸引很多粉丝关注的原因,这是她本人“聪明”的表现,可做为公众博主因为对社会文明或意识形态认知的缺陷而不顾及实际的社会影响,这就是“不智”或愚昧的表现。她的言论引发广泛争议的结果是删除大部分视频,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什么不必过度解读了吧,所以作为“文化博主”更需要加强社会文明或意识形态认知的理论水平,才能客观地讲好中国故事,才能真正实现理论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