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官方正品”罗生门:娇兰“假货”风波谁在消耗消费者的信任?

当“官方直营”的金字招牌遭遇“伪造产品”的鉴定结论,一场围绕7000元娇兰护肤品的信任危机,正在直播电商的聚光灯下发酵。10月16日,贾乃亮抖音直播间“双11大牌美妆巅峰盛典”上,一款单价1540元的娇兰黄金复原蜜成为爆款,单场销量达5000-7500份,贡献了500万-750万元销售额。然而对消费者李女士(化名)而言,这场“巅峰盛典”却成了维权噩梦的开端。

拆开快递的瞬间,李女士的不安便开始蔓延。与专柜购入的正品相比,直播间的娇兰产品外包装廉价粗糙,瓶身塑料感刺鼻,连标志性的蜂蜜香味都变得怪异。更严重的是,使用后脸部立刻出现刺痛、发黏的不适反应——多年的使用经验让她坚信:这不是正品。当她提出退款申请时,商家的拒绝、平台的冷漠,将她推向了自费求证的道路。

500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给了她底气:产品在包装字体、瓶盖浮雕、瓶体结构等6项关键指标上与正品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判定为伪造产品”。但这份耗费心力的检测报告,却成了维权路上的“无效证据”。平台以“非权威机构出具”为由驳回诉求,要求她提供中检或国检报告。可李女士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国家级检测机构不接受个人送检,而获取检测资格必须由品牌方提供授权书,娇兰却对此断然拒绝。

维权的阻力远不止于此。李女士发布的维权视频接连被举报下架,账号功能被限制,作品仅自己可见,私信彻底封禁。20多天里,她五次申请退货退款均遭拒绝,平台投诉石沉大海。当个体维权者在系统壁垒前撞得头破血流时,涉事各方的回应却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免责姿态”。

500

11月18日,贾乃亮工作室与签约MCN遥望科技联合发声,将责任推给“官方渠道”:“产品出自抖音娇兰官方旗舰店,由其统一发货”,同时强调将追究“造谣者”责任。娇兰官方旗舰店则在评论区留言佐证,称商品由官方仓库直接发出,店铺运营主体是LVMH集团旗下的路威酩轩香化——这个身份被他们包装成“正品保障”的铁证。然而当记者追问直播间合作细节时,娇兰客服却以“无法查询”搪塞,而LVMH集团面对媒体求证始终保持沉默。

这场罗生门的荒诞之处在于,所有人都在强调“官方属性”,却无人回应核心质疑:为何官方渠道流出的产品会被鉴定为假货?物流环节是否存在调包风险?品牌方为何拒绝开放检测流程?在“官方发货”的万能话术下,主播回避了品控责任,品牌规避了渠道漏洞,平台则用不合理的维权门槛过滤掉了消费者的诉求。

这并非孤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娇兰的相关投诉早已累计多起,从假货质疑到客服推诿,品牌信誉正在被不断侵蚀。而此次事件暴露的,更是直播电商生态的系统性病灶:“官方旗舰店”的标签被滥用为信任背书,品牌垄断了产品检测的话语权,消费者被置于“自证正品”的荒谬处境中。更令人警惕的是某些商家的“善后逻辑”——要求消费者删除维权视频、将退货理由改为“不喜欢”,才肯协商退款,这种息事宁人的做法,本质上是对侵权行为的掩盖。

直播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建立在千万消费者的信任基础上。当主播的“买它”吆喝背后缺少品控支撑,当“官方直营”的招牌沦为假货流通的保护伞,当维权者的声音被系统性压制,这个行业的根基便会动摇。贾乃亮们承诺将“未开封产品送检”,但消费者更需要的,是一套公开透明的检测机制,是品牌方开放授权的检测通道,是平台方站在弱势一方的维权保障。

对消费者而言,7000元的损失可以计算,但信任的崩塌难以估量。当“官方”二字不再等同于安心,当维权者沦为孤独的斗士,直播电商的光环终将在信任的流失中黯淡。这场罗生门的终局,不仅关乎一瓶娇兰复原蜜的真伪,更关乎整个行业能否守住诚信的底线——毕竟每一个沉默的维权者背后,都可能站着下一个被辜负的消费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