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机频频翻车,学而思不是好未来的“解药”

如果学而思的平价学习机产品不能尽快打开市场、实现规模效应,接下来好未来的业绩或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作者/无字
出品/新摘财经
致力于用AI“重新定义学习机”的学而思,最近翻车了。

图源:《荔枝新闻》
2025年11月8日,《荔枝新闻》报道称,山东济宁一网友发现,自己购买的学而思学习机回答提问时给出了错误答案。
该网友向学而思学习机询问“东平现在归谁管?”,学习机回应称“东平县属泰安市,由济宁市代管”。实际上,东平县是山东省泰安市下辖县,由泰安市政府直接管辖,并不由济宁市代管。
针对上述问题,学而思客服解释称,“可能是功能识别问题导致,AI目前无法保证所有回答都准确,需顾客截图传后台让维修师傅检测。”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内容平台都可能出现错误,但学习机不同于一般的智能终端,它承载着为孩子提供准确、详实知识的责任,一旦出错,就有可能误人子弟。
学而思的学习机提供错误答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AI技术和应用能力尚不成熟。考虑到家长异常关心教育终端的教学质量,如果不能确保学习机提供高质量教学内容,学而思或许难以在教育硬件市场展现竞争力。
一、“双减”风暴后,好未来押注“学而思”
作为中国领先的K12教育公司,最初好未来其实并不十分重视以学而思为代表的学习内容解决方案业务。因为数字化的学习内容解决方案与好未来主营的K12教培业务相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7月,“双减”政策突然落地,以好未来为代表K12教育公司均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财报显示,2022财年-2024财年,好未来营收分别为43.91亿美元、10.2亿美元、14.9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11.36亿美元、-1.36亿美元、-357.3万美元。
为了尽快描绘出可以接棒K12教培业务的增长曲线,好未来将学而思学习机推到了台前。

图源:艾媒咨询
结合市场趋势来看,“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国智能学习机市场确实开始飞速成长。艾媒咨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中国智能学习机市场规模从129.17亿元增长至270.7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7.97%。预计2027年,相关市场规模将达514.41亿元,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前后,AI技术也掀起新一轮科技浪潮,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
在此背景下,学而思并未直接推出传统的学习机产品,而是迎合AI技术浪潮,于2023年2月发布首款AI学习机Xpad,不光内置免费自研课程,还拥有AI讲题机器人。
事实证明,由于第一时间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推出了差异化的AI学习机,学而思确实展现了不俗的成长性。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财年-2025财年,好未来以学而思学习机为代表的学习内容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分别为1.7亿美元、4.4亿美元、7.2亿美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6.3%、29.4%、31.8%,已成为公司的“第二条曲线”。
对此,2025财年财报会上,好未来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彭壮壮表示,“过去一年,我们的智能学习设备亦取得进展,正日益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助力。展望未来,通过整合线下面对面服务、线上互动课程与智能学习设备,好未来有信心以全栈服务能力,持续为学子与家庭创造价值。"
二、加码下沉市场,学而思成本高企
尽管学而思业务线的业绩不断攀升,但整体而言,学而思并非中国学习机市场的王者。洛图科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学习平板线上市场中,作业帮的销量份额为33.4%,位列第一。学而思以19.8%的份额屈居第二。

图源:尚普咨询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而思聚焦市场空间有限的高端价位段。2025年5月,尚普咨询向学而思颁发“高端学习机全国销量第一”认证。

图源:艾媒咨询
尽管高端学习机的利润空间更大,但由于价格高昂,市场接受度也颇为有限。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仅30%左右的消费者接受高端学习机产品。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学习平板线上市场,3000-3999元价格段产品销量份额同比下跌5.9个百分点。
因此,如果学而思想谋求更广阔的商业天地,必须要深入下沉市场,和作业帮、科大讯飞、小猿等品牌展开正面对决。为此,2025年5月,学而思发布三款学习机新品,其中P4标准款学习机首发价仅为2699元,喊出了“AI时代家庭购入学习机的高性价比之选”的宣传口号。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下沉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发力平价学习机后,好未来的营业成本显著抬升。
财报显示,2026财年Q2,好未来经营成本和费用为7.67亿美元,同比激增34%。其中营收成本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8%;销售和营销费用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6.9%;一般及管理费用1.29亿美元,同比增长8%。

图源:好未来2026财年Q2财报
在此背景下,好未来的现金流有收窄的迹象。截至2025年8月末,好未来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余额为32.49亿美元,相较半年前的36.18亿美元缩水10.2%,“主要系战略投入与运营支出所致。”
如果学而思的平价学习机产品不能尽快打开市场、实现规模效应,接下来好未来的业绩或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三、频频背刺消费者,学而思难以赢下口碑之战
与手机、PC等厂商仅打造硬件出众的智能终端,不涉猎具体的内容即可赢得消费者不同,教育公司打造学习机,不光需要研发硬件,更需要打造与之匹配的高质量教学内容。

图源:学而思
比如,尽管学而思P4标准款学习机的售价仅为2699元,但其却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案,覆盖从启蒙到高三全学段,集成学而思经典的练习模块,并内置50大AI学习工具。
学习机内容为王的特点,给教育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众的硬件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高质量教学内容。如果教育企业打造的学习机内容质量不佳,很容易造成口碑反噬。
遗憾的是,或许是因为过于关注销量和业绩,学而思学习机产品的内容屡屡“背刺”用户。

图源:《凤凰网科技》
2025年6月,《凤凰网科技》报道称,有消费者表示,斥资超8000元购买学而思学习机时,学而思承诺提供“真人随时问”功能,然而一年后,该功能突然下线,并且无法续费。

图源:《凤凰网科技》
对此,一位北京家长咨询学而思客服,后者回复称,“真人随时问”功能只有第一年免费,无法续费。对此,诸多家长并不认同,吐槽道“售卖的时候就应该说明白,这种做法有‘背刺’老用户的感觉。”

图源:黑猫投诉
事实上,不止随意调整产品的功能,学而思学习机还屡屡出现传授错误知识的问题。在黑猫投诉以“学而思”为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约6500条投诉,诸多用户均控诉称,学而思学习机存在错误批改作业、讲解有误、无法识别孩子所写答案对错等问题。
诚然,出现“幻觉”是AI技术的通病,但这绝不是学而思学习机可以误人子弟的借口。因为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群体,学习机必须提供精准、权威的知识内容。
由此来看,虽然大幅降价,可以辐射更广的受众,但学而思学习机或许很难一蹴而就赢下市场,成为行业翘楚。
因为与手机、PC等终端靠高性价比就能成为“真香机”不同,学习机需要通过高质量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价值闭环。由于过于倚重并不十分可靠的AI技术,目前学而思学习机的内容广受诟病。
如果继续在内容维度“背刺”用户,即便可以靠高性价比暂时赢得市场,学而思也需要面对后续的口碑崩坏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