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吃饭总在被直播,谁允许的?

前阵子,刷到一位女士发帖吐槽,自己的结婚过程被酒店偷偷直播了。

酒店方没有提前告知,新人更是毫不知情,还是事后被朋友告知才发现,自己的婚礼流程、邀请的宾客都成了直播间的助兴内容。
工作人员还趁机打广告,给酒店引流。

这买卖做得可真划算啊。
赚了新人的餐酒钱,还省了一笔广告费。
消费者舒不舒服,他们一点都不在乎。
这样的事,甚至还不少见。
如今,直播的流量太火热,门槛又低,有台手机就行,于是公共场所充斥着镜头。
出门吃饭,餐厅里架着手机直播。
你以为它对准后厨的员工,展现自己的明厨亮灶,其实它对准了吃饭的你。

你吃到好吃的饭,嗷嗷开心。
镜头后的人看着你,也嗷嗷乐。


你坐在餐桌前看帅哥美女们表演。
殊不知别人也在直播间里把你当表演看。

吃完饭想去买点零食,没想到收银台上也架着一部正在工作的手机。
直播间里热热闹闹,偏偏镜头对准的不是真正的主播,而是花了钱的消费者。
仿佛你花钱是为了给他们作秀。

有人说,那就别在外面吃了,自己回家做了吃,总没有镜头追着拍了吧?
也没辙,因为菜市场小摊也直播。
你想买点菜买点肉,唇枪舌剑和老板砍价,回头就发现自己成了“抠门”的当代葛朗台。
菜没便宜几块,骂收了一箩筐。

干脆别在家待着了,出去旅游吧。
结果更离奇,无论是上山还是下海,也照样逃不过那些无处不在的镜头。

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什么无限流游戏的现场,要不然怎么生活处处是观众呢?

还有更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场景。
理发店。
湿发贴着头皮、刘海掀起来露出大光明、发尾参差不齐如狗啃的样子,在被直播。

游泳馆或室外泳池。
穿着清凉、狼狈学游泳的样子,在被直播。


健身房。
大汗淋漓、奋力运动的样子,在被直播。


以及,服装店的试衣间门口。
本来就没什么隐私的大学宿舍。
。。。
那些搞直播的人好像从来不管场合合不合适、周围的人愿不愿意,直接把普天下家都当他家,主打一个“想播就播要播得震撼”。
而且这些镜头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

哪怕你什么都不做,仅仅只是走在路上,都很有可能成为镜头里的一环。
我自己就经历过。
好几次,走在某条步行街上,都能看到有人毫无征兆地突然举起手机,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直播展示,把路人们的震惊一镜到底。
如此自得其所,又如此理所当然。
有时情绪上来想去计较,可能还会被说“较真”。
这真不是开玩笑。

以前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直播。
感觉再这样发展下来,直播镜头早晚会伸到赤裸相对的澡堂和大家的被窝里。
不过这样说,也不准确。
毕竟谁又敢保证,没人直播这些呢?

有些人不在乎。
他们觉得自己又没做见不得人的事情,播就播了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又不是偷情去看演唱会的某CEO。

但更多人对此感觉不安。
首先,你无法预料自己会被怎样解读。
比如你去某个饭店吃饭,和朋友聊得开心,很难保证自己的形象时刻都很得体。
本来这很正常,朋友之间没那么多讲究,谁也不会嫌弃谁,留下丑照也珍贵。
但当这些画面被直播出去,性质就变了。
很有可能,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来对你评头论足。
轻则评价长相、评判行为。

重则出言羞辱、开黄腔。

感觉有些观众没把这些人当做普通的消费者,而是当做可以随意点评的对象。
而且众所周知,互联网上,知识会膨胀。
很多人自己一窍不通,但很爱纸上谈兵。连牛都会被批评吃草的姿势不对,更别提人了。
所以任何行为,都有可能被挑刺。
你吃饭的姿势不礼貌、你新染的发色不乖巧,你健身的方式不标准,诸如此类。
可实际上,你做错了0件事。
又凭什么要面对这些毫无理由的恶意呢?
其次,往深了说,随时随地被直播,让人们的隐私荡然无存。
你的动向,你在做什么,你和谁在一起,都有可能被暴露到其他人的眼中。
虽然大部分人不在乎,只是随口闲聊当个谈资,但谁能保证没有人别有用心呢?

尤其是,很多被直播的场所,譬如健身房、游泳馆,不是一般意义的公共空间。
大家的穿着,和走在大马路上的穿着,有着相当的差距,通常都更清凉,也更贴身。
虽然穿的人很坦然,但看的人不一定。
有网友去健身被直播出去后,被自己的粉丝刷到了,紧接着就收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私信,不怀好意地揶揄她的穿衣风格。

糟糕的是,这些直播间往往是商家为了往线下引流而开设的,所以都有具体的地址。
如果有人想要趁机做些什么,那很容易就能蹲守到对方,难道不可怕吗?
况且,有些直播间的镜头就放在收银台,或者比较微妙的地方。
导致可能拍到某些敏感信息。

再加上,现在AI也很发达。
被直播泄露的面部特征、身体特征等等个人信息,也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如果造成损失,谁又能负责呢?
最后,退一万步说,就算没什么后果,每个人也都有不想被直播的权利。
就是不喜欢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就出现在别人镜头里”的感觉,不可以吗?
就是不愿意自己的肖像权、隐私权,被正大光明的侵犯,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这是我们本来就有的权利啊。

换个角度看,这么多商家搞直播,本质是实体生意不好做,所以想方设法线上引流。
店家还会觉得,我们只是想展现店内环境,只不过人来人往,拍到顾客无法避免。

但饭店可以搞后厨直播,小摊小贩可以将镜头对准自己,而非不知情的消费者啊。
本质上,大家认真吃饭的画面、努力锻炼的画面,总是比单纯的场景,更有吸引力。
所以总会有人为了更好的流量,忽视基本的边界感,也忽视消费者的感受。
有个相对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在直播时设置醒目的标识,作为提醒。
这样至少给了我们筛选的权利。
不介意被直播的,可以去这里消费;
介意的,那就换一家店。
现在有不少商圈在落实这件事了,要求直播和拍摄都要对在场的消费者进行告知,并且将某些较为敏感的区域划入禁止区域。
不过这些条款难以约束那些随地大小拍的个人主播,公共场所的直播规范问题依旧任重道远。
而在规则更加明确和完善之前,机智的网友们 提出了更为邪修的解决方案。
要么委屈自己。

要么委屈直播间。

还是不爽的话,干脆对着镜头比个手势。
毕竟礼貌和尊重都是相互的。




雷斯林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