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飓风Tim相亲惨遭滑铁卢,还被骂了?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

影视飓风Tim又上热搜了,这次不是拍了什么牛逼片子,而是去相了个亲。
现在有些年轻人虽然自己都不爱结婚,但莫名都很关心别人的个人情况。Tim的粉丝也不例外,让他“去相亲角推销自己”。

没想到Tim真去了。
一开始,形势一片大好。
人多识广的相亲角保安见面就夸他长得帅,资深红娘也说他长相很有市场。

结果碰到实在的大爷大妈们,滑铁卢了。
有人委婉拒绝,表示学历太低。

有人直说,年纪轻轻就已经离异,还真诚劝他多拿出几分实力。

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应该啊?
如此成功人士、领域大佬、年轻、还长得不错,怎么就在相亲市场上无人问津呢?
问题就出在这份精心制作的简历上。

Tim描述他自己:
杭州本地男孩,初中学历,
父亲搞快递,母亲没工作,
本人离异单身,没房还没车。
说这份简历有问题,它也确实能和Tim的真实情况有所对应。
在国内读完初中就出国去读高中大学了,怎么不算是国内学历初中呢?
父亲是圆通总裁,确实搞的是快递。
他本身从事的工作也对上了,只不过没说自己的工作室做得如此成功。
但是你要是说它没问题,它又很微妙地把一切优点都做了减法,留足了解释空间。
你要是把这简历拿去问相亲博主“这个男人能嫁吗”,博主肯定都会劝你快跑。

一般人出来相亲都恨不得把自己的条件夸张几倍,一定要把最好的东西晒出来。
Tim刚好相反,玩了一手“深藏不露”,难怪看得大爷大妈们直摇头。

这段相亲角视频发布以后,争议很大。
有人非要从整活视频里上价值。
感慨现在的相亲市场如此利益化,只看到的车子房子和票子,看不到人身上的闪光点。
“怎么能只靠学历和离婚就评价别人呢?”

还感慨这么多人只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忽略了一个人真正珍贵的性格本质。
进而发问,“这个时代怎么了”。

但反对的声音也很多。
有些人觉得拿着这样并不足够真实的简历去相亲,本身就是一种“人性实验”。

当你把自己所有优势都矮化以后,用最粗糙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家庭和职业,那别人看不上你,好像也是理所应当了。
毕竟在这里谁都不认识谁,那肯定只能按照字面上给出的信息来做筛选啊。要不然那么多人,多长时间才能一个个解除过来?

某种程度上,这就和找工作一样。
我们去应聘工作,简历也就是一张纸,HR看的就是你的学历、工作经历、技能证书。
同样,在相亲市场,你的年龄、长相、家境、工作、收入,就是你的“产品参数”。
如果是一份类似的简历投递到Tim的公司,他能够同样透过外表看本质吗?
恐怕也不会的。

后来还有人把批评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指责Tim的行为自带精英主义的傲慢。
是“富人假装穷人去戏弄穷人,再靠这个拍视频给穷人看去赚穷人的钱”。

双方吵得你来我往,彼此都觉得对方无理取闹,断章取义,高高在上,不讲道理。

坦白说,我能理解有些人觉得不太舒服。
有人会代入了那种“怀才不遇”的角色,觉得自己哪哪都好,就是在市场上不受欢迎。
现在发现那么牛逼的Tim也滑铁卢了,一下子找到了原因,认定自己没有错,错的一定是这个时代,是这个评价体系。
同样,也就有人会站在接受信息的一方,认为明明你给出的条件就是不真实,又凭什么要求其他人给出超越相应条件的预期呢?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义务和时间,来和一个陌生人敞开心扉,抛开外表聊本质啊。
但是,就事论事就好,没必要上纲上线。
因为这条视频不是什么专门的实验企划,只是一个回馈粉丝的福利活动。
是因为影视飓风的账号粉丝超过了1400万,所以搞了一个福利活动,抽选粉丝提出的要求,然后完成任务,当做回赠。

其中有个粉丝就提出,让他去相亲角,大概是想看看Tim自己会不会尴尬吧。
感觉和像以前很多B站博主在粉丝百万的时候,会被要求穿女装娱乐粉丝一个意思。
也就是说,Tim不是主动去相亲角搞什么人性实验,就单纯是满足粉丝的想法。
而且这则视频全长十七分钟,包括了粉丝提出的很多个任务,相亲只是其中一环,大概一分钟左右,他本人也没有输出什么观点。

非要说他是故意去批判相亲体系、批评这里的人都势利眼,多少有点过度解读了。
肯定会有人说,那他没必要把相亲简历故意改得这么“不起眼”,甚至刻意矮化。
但是讲道理,让他拿真实条件在这里相亲,也不太符合逻辑吧,好像同样很难收尾。
所以这些内容,看完笑笑算了,别太当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作为一个粉丝量如此庞大的博主,做内容做策划之前总是需要多考虑一些的。
有些行为合不合适、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也应该提前预判,不能想做就去做了。
影视飓风以前一直专注高数码垂直领域,讲的很多内容都是专业数据、测评,是这种板板正正的、有专门逻辑的东西。
只要知识不出错,有干货,就够了。
但是类似相亲角这样的整活视频,是更容易挑起情绪的生活类话题,本身就很容易碰撞出各式各样的观点,从而引发争议。
尤其是你已经覆盖了这么多的用户,大家的喜好和看法多少都会有些偏差,可能面临的评价自然也会千差万别,相差甚远。
继续在擅长的领域干下去,是一种做法。
但如果想要把路走得更宽广,那后面这些风风雨雨,也就是必然需要承受的了。
怎么选都可以,重要的是选完以后要自己承受。



雷斯林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