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尘蔽日,监管黑洞!朔州市小平易乡安庄岂能纵容露天煤场公然肆虐?

500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小平易乡安庄村,一片本应承载泥土芬芳与草木生机的土地,如今却被成堆的“黑金”所粗暴涂抹。毫无遮掩的煤炭露天堆积如山,风起时,浓重的黑色煤尘如幽灵般腾空而起,张牙舞爪地扑向村庄、农田、乃至每一个角落呼吸的生命。那些本应为环境设防的所谓“煤棚”,形同虚设,不过是几根钢柱撑起的皇帝新衣——不仅未能起到丝毫密闭作用,反而更像是对法律法规的公开嘲讽。

500

煤尘席卷之处,生机黯然失色。农田里,菜叶表面覆盖着怎么也洗不净的黑色斑点;乡间小路上,行人匆匆掩面而过;更有村民家中,门窗紧闭也无法抵挡无孔不入的细密煤粉。当健康沦为最廉价的牺牲品,当家园被侵蚀为“黑色地带”,人们对生存环境的焦虑与愤怒,岂是“监管缺位”一词可以轻易搪塞?

500

这肆无忌惮的露天场所,究竟从何而来?其存在本身便是一个巨大且刺眼的问号。它是否具备合法立项的根基?是否拥有环评报告这张无可回避的环保通行证?更为关键的是,占地作业是否踏过法律红线?这些根本性问题如同悬于小平易乡政府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地监管部门对其是一无所知,还是视若无睹?抑或在某种心照不宣之下选择了沉默?对公众知情权赤裸裸的蔑视,正是滋生污染与不公的温床。

500

煤尘蔽日之下,映照出的是属地监管令人心寒的苍白底色。如此规模露天堆煤与作业,绝非一日之功,其污染态势更是触目惊心。小平易乡政府的日常巡查机制何在?环境网格化监管是否彻底沦为纸上谈兵?面对持续性的生态环境破坏与群众健康威胁,属地政府失语失聪,其监管责任严重缺位已不容辩驳。乡政府作为最贴近污染源头的责任主体,岂能以“管不了”、“没看见”推卸?这既是行政能力的苍白,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冰冷背离!

500

痛定思痛,唯有重拳出击方能拨霾见日。小平易乡政府必须即刻行动,对该煤场的合规性进行彻底追查——手续是否齐全?审批链条是否经得起阳光拷问?对查明的一切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从严从快惩处,罚到痛彻骨髓,罚出敬畏之心。同时,必须深挖监管链条上的溃烂环节:是日常巡查纯粹走过场,还是存在选择性忽视?涉事监管人员是否履行了法定职责?其背后有无怠惰或更隐秘的关联?唯有问责的板子精准落下,方能重塑监管威严。

500

安庄村上空的滚滚黑尘,绝不仅仅是环境的一道伤疤。它是基层治理效能的试金石,是检验地方政府是否真正将人民健康置于首位的试纸,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承诺是否落地兑现的残酷拷问。根治顽疾,刻不容缓——小平易乡政府必须撕开遮羞布,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斩断污染链条,填平监管漏洞。朔城区乃至朔州市的上级监督力量必须强力介入,确保整改不走过场,确保法律利剑真正高悬。唯有如此,被煤尘遮蔽的朗朗乾坤才能重现,法律赋予公民的环境权与健康权才不至沦为一句空谈!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二条清晰规定:贮存煤炭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安庄村的露天煤场,是对这条法律的公然践踏,更是对监管职责的无情拷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