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窝窝会村:煤矸石之殇,监管何在?生态正义呼唤铁腕出击

500

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窝窝会村,一条原本宁静的羊肠小道——那是世代农民辛勤耕耘的庄户之路,如今却被无情碾碎,化作一条黑漆漆的“煤矸石路”。这不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赤裸裸的人为破坏!

500

据了解,附近的一家洗煤厂,每天利用超载卡车,将煤矸石肆意倾倒在G59呼北高速沿线。现场触目惊心:倾倒的煤矸石如山峦般堆积,裸露在地表,只被随意铺上一层薄薄的黄土遮掩——那黄土薄得可笑,煤矸石依然若隐若现,仿佛在嘲笑监管的缺席。这哪里是“处理废弃物”?分明是一场对生态的野蛮掠夺!而平鲁区白堂乡政府、环保局及自然资源局,你们在哪里?你们的监管眼睛被遮住了吗?

500

让我们撕开这层虚伪的黄土,直面真相。窝窝会村位于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紧邻G59呼北高速——这本应是一片绿色田园,却沦为洗煤厂的“私人垃圾场”。据村民透露,这家洗煤厂以“处理副产品”之名,行倾倒之实:每天下午到晚上,超载卡车满载煤矸石,轰鸣着驶入村庄。这些卡车重达数三四十吨,公然违反超载禁令,将原本窄小的羊肠小道碾得支离破碎。

500

昔日那条小路,承载着农民播种希望的足迹,如今却成了工业污染的黑色印记。泥土被染黑,庄稼被掩埋,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粉尘。这不是偶发事件,而是日复一日的系统性破坏!更荒谬的是,倾倒后,洗煤厂象征性地撒一层黄土“掩人耳目”,但煤矸石依旧裸露在外——一场拙劣的环保秀,暴露了责任方的无耻与贪婪。煤矸石是什么?是煤炭洗选后的废弃物,富含硫化物、重金属,一旦渗入土壤,将毒化水源、污染农田,引发连锁生态灾难。窝窝会村的农民,他们的耕地正在消亡,健康正在被蚕食,而监管者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黑色瘟疫蔓延。

500

是谁纵容了这场生态浩劫?首先,矛头直指那家洗煤厂——你们以“推动经济”为借口,行违法倾倒之实。超载卡车?那是赤裸裸的交通违规;煤矸石裸露?那是明目张胆的环境犯罪!洗煤厂老板们躲在利润背后,却将废弃物甩给无辜村民承担。这种行为,不是企业责任,而是道德沦丧的典范。

500

然而,更可恨的是监管者的集体失职。平鲁区白堂乡政府,你们作为基层管理者,难道对眼皮底下的污染视而不见?这条黑色矸石路就在高速旁,你们去巡查过几次?环保局的同志们,你们的监测设备是用来摆设的吗?煤矸石裸露,黄土覆盖不实,这本该触发警报,却成了“例行公事”。自然资源局呢?土地资源是国家财产,却被肆意践踏——你们在审批洗煤厂时,难道没考虑到废弃物处理的后果?监管链的断裂,暴露了体制的慵懒与腐败。地方政府环保执法“雷声大、雨点小”,只做表面文章:开开会、发发文,却从不深入现场。这不禁让人质问:利益输送了多少?监管者与污染者是否暗通款曲?否则,为何倾倒行为能持续经年?环保法规在平鲁区白堂乡成了纸老虎,生态正义在窝窝会村被无情践踏。

500

面对如此乱象,我们必须犀利拷问:监管的牙齿在哪里?平鲁区白堂乡政府、环保局及自然资源局,你们不能再用“调查中”这种套话推诿!加强监管不是口号,而是迫在眉睫的行动。第一,立即启动专项打击:严查那家洗煤厂,查封超载卡车,对倾倒行为开出天价罚单;第二,强化日常巡查,在G59高速沿线设置监控点,24小时盯防;第三,责令责任方彻底清理现场——铲除裸露煤矸石,恢复被毁小路,赔偿农民损失。同时,呼吁省级环保部门介入,彻查监管失职者,如有腐败,严惩不贷!这不是请求,而是命令:生态红线不容触碰!窝窝会村的农民不是牺牲品,他们的庄户路必须重生。

500

朔州的青山绿水,不该被煤矸石染黑;窝窝会村的宁静,不该被卡车的轰鸣撕裂。政府、环保局、自然资源局,是时候醒来了!别再让黄土掩盖你们的惰性,否则,下一个被埋葬的将是民心与公信。生态保护无小事——监管若再缺位,朔州或将沦为环保的荒漠。行动吧,民众在等待正义的曙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