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文来自《我的英语有六级水平,只能看懂跟经济或商业文章,后来发现欧美绝大部分是半文盲》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说的是真实情况。中国人终身学英语,能精通的人是少数,主要原因是没有语言环境,平时生活和工作还是以汉语为主。

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首先是英语词汇量大,不断有大量新词产生。英语的词汇量在10万-100万以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约收录18万单词及短语。普通美国人掌握的主动词汇量在2-3万之间,被动词汇量在4-5万之间。主动词汇量指的是自己可以使用的词汇量,被动词汇量是能读懂或听懂但不会使用的词汇。词汇又分为基本词汇、变体、专业词汇、外来语词汇等。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词汇是个很大的坎。

2、英语语言特点与汉语大不同,这与文化、生活和社会环境有关。中国人需要花大量的功夫才能理解和掌握英语的语法、俚语、典故和短语。能完全听懂美国电影对白的中国人不多。有很多非专业书籍读不懂很正常。

3、专业背景和知识面决定英语理解和交流能力。中国人在非洲承接基建工程,经常雇佣文化程度很差的当地人。经过一段时间后,中国师傅与当地人交流基本没问题,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具体的,中国师傅用“外语单词+汉语+手势和表情”就能很好沟通。但这只限于工作。同理,一个有几十年经验的资深翻译也只擅长自己熟悉的领域。例如,老外在中国看病,医生说他得了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或中医说他“气虚型内伤发热”,估计大部分翻译会翻车,不知道如何翻译。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量和词汇量快速增加,专业越分越细,要求每个人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你可能读了博士,但离开本专业很可能也是两眼一抹黑。

所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实际交流中,专业知识能弥补语言能力的不足

学习外语最有效的办法是不断使用外语。熟能生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