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效果涌现:无人驾驶打开“移动的生活空间”

迎来“ChatGPT”时刻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李 季
排版/ Annalee
AI普惠,从梦想走进现实。
近年来,中国的AI落地突飞猛进,智能体成为最受青睐的AI原生应用发展方向、数字人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AI搜索成为大众最佳的上网伴侣……
不难看出,中国AI正在深挖场景价值。
对此,彭博社前不久发表了《硅谷有多少技术建立在中国AI基础之上》一文,坦承中国AI正在吸引全球用户,获得硅谷的青睐。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拥有全栈AI技术架构的公司,百度堪称中国AI的“课代表”,借助AI内化能力,持续为每项业务注入新的智能基因,业务重塑之后极大地释放了创造力,效果不断涌现。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11月13日举办的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表示:“当AI能力被内化为一种原生能力时,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掌握了AI内化能力,企业与个人就掌握了发展与成长的原生推动力。
萝卜快跑,就是百度在交通出行领域内化AI的一个成功案例,成为无人驾驶赛道新的“领头羊”。
更为重要的是,打开了万亿美元级增量新市场的大门。
毋庸置疑,无人驾驶迎来“ChatGPT”时刻。
中国无人驾驶全球领跑
无人驾驶,已成为东西方科技竞争的高地。
早在2009年,谷歌启动了无人驾驶的前沿研究,之后成立了独立品牌Waymo,探索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与之对应的是,百度也踏入了同一条河。
2013年开启了无人驾驶研发,拉开中国无人车的序幕,之后推出了Apollo平台,并孵化了无人驾驶品牌萝卜快跑。
需要注意的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无人驾驶叫好不叫座,特别是独角兽Drive.ai关闭之后,行业一度沉寂多年。
毕竟,预见一个行业的未来很容易,坚持不懈却很难,大多数玩家只是插旗占位,愿意持之以恒投入的少之又少。
此背景下,萝卜快跑与Waymo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第一梯队的唯二玩家。
如今,无人驾驶的竞争势态又有了微妙的变化:萝卜快跑覆盖北京、上海、武汉、深圳、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全球22城,而Waymo固守美国5城;萝卜快跑已实现全无人订单,累计订单超过1700万单,而Waymo的累计订单超过1000万单……

从覆盖面、订单量、运营规模等指标来看,萝卜快跑已超越Waymo,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事实上,萝卜快跑的“飞轮效应”,已肉眼可见。
百度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显示,萝卜快跑当季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220万次,同比增长148%;截至8月,萝卜快跑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400万次。
以此推算,萝卜快跑第三季度的订单量至少增长300万单,环比第二季度至少增长三分之一,继续按下加速键。
美国知名杂志《财富》公布的2025年“改变世界公司”榜单,百度因萝卜快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力与安全性成功上榜,这是百度继2019年之后再度入选该榜单,彰显了其在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影响力。
不断获得国际信任的背后,则是萝卜快跑练就了真功夫。
一方面,AI能力过硬。
现场,李彦宏表示:“我们正在跨越一个全新临界点,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AI不再是‘看起来很美’的演示,而是‘用起来真香’的解决方案。”

关于此,从萝卜快跑使用的全局最优解方案,就可见一斑。
去年,百度Apollo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通过具体的多模感知大模型、规划大模型等重构了自动驾驶技术栈,能够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无人驾驶场景。
在Apollo ADFM的加持之下,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布局得以提速,一座新城市完成全域无人驾驶准备,仅仅需要半年时间。

另外一方面,安全性更高。
比拼无人驾驶,安全永远是第一优先级,萝卜快跑通过“10重安全冗余+6重MRC安全策略”的软硬结合打法,将安全性拉满。
凭借全方位、全周期、全闭环的安全能力,萝卜快跑才得以自动驾驶总里程2.4亿公里、全无人驾驶总里程1.4亿公里,保持零伤亡的卓越成绩,才有了全球化提速的底气。
10月22日,萝卜快跑与瑞士邮政旗下的邮政巴士达成战略合作,将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miGo”,率先拿下拥有全球最顶级安全标准的瑞士……11月10日,萝卜快跑获得由阿布扎比综合交通中心(ITC)颁发的首批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标志着萝卜快跑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启动面向公众的规模化全无人驾驶运营;11月11日,萝卜快跑与AutoGo扩大合作,计划至2026年部署数百台无人车。
一言蔽之,萝卜快跑正在拓荒“无人区”。
打开“移动的生活空间”
从技术尝鲜的序章到产业迸发的主题,无人驾驶未来将重新定义出行赛道。
华尔街传奇投资人“木头姐”预测,到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的数量将达到约5000万辆。在美国,规模化后的无人驾驶汽车成本将从1.1美元/英里低至0.25美元/英里。

激活这个万亿美元级的新市场,萝卜快跑当仁不让。
首先,AI底蕴深厚。
AI一直是百度的底色,12年来不计其数地倾注财力与人力进行研发,不但提高了核心技术竞争力,也积累了丰硕的创新成果。
《2025人工智能创新与专利白皮书》显示,百度生成式AI、智能体专利中国第一,大模型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二、中国第一,深度学习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全球第一。
如此一来,在Robotaxi这个AI与物理世界结合的第一场景中,百度才游刃有余。
其次,落地经验丰富。
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路况不一样,对无人驾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萝卜快跑是在城市设计更为复杂、交通状况更为多变的环境中杀出来的,无论是横穿马路,还是强行加塞,甚至是故意别车等极端情况,都可以从容应对,出海自然无需从头开始,进而降低了落地门槛。
此外,萝卜快跑不断加码本土化。
中国香港,实行的是右舵左行,驾驶习惯、道路标识、会车逻辑等大不相同,且以窄路为主,萝卜快跑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可以在右舵左行地区复制成功经验;迪拜、阿布扎比等地被酷热沙漠环绕,高温与沙尘成为最大的“拦路虎”,萝卜快跑强化了防护,确保传感器不会失灵、电池不会过热……
再次,携手合作伙伴。
撬动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萝卜快跑并非单打独斗,联手Uber、Lyft这两大全球头部出行平台以及阿布扎比、瑞士等当地合作伙伴,加快全球布局。
此背景下,机构对百度的商业前景有了更高的期许。
2025年以来,“木头姐”持续增持百度,持仓总价值提高至4700万美元,“AI是下一波创新大潮,在这一领域领先的公司可能实现指数级增长”。
另外,Rheos Capital Works、Penserra Capital Management、桥水基金、富达投资、保宁资本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均不同程度增持百度。

需要注意的是,围绕Robotaxi的国际博弈,不仅仅是技术之争、产业之争,还是效率之争、创新之争。
不但即时满足人们24小时的出行需求,更是重塑了城市价值,通过时空平权扩大城市的边界,消除城市的运力盲区、平衡城市的运力潮汐,赋能智慧城市加速进阶。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借助AI内化能力,无人驾驶汽车未来不再是一个智能交通工具,而将迭代为一个亲密搭子,为用户创造更从容的生活、更灵活的就业,成为继住房、办公室之后真正的“移动的生活空间”。
通俗易懂地说,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化身为“移动健身房”,利用出行时间完成健身,不用单独去上健身课;可以化身为“移动电竞房”,三五人相约一起开黑,全程自动接送省心省力;可以化身为“移动美甲店”,做到24小时上门服务,成为创业好帮手;可以化身为“移动盲盒商店”,在随机地点、随机时间出售盲盒,带来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AI内化能力之下,无人驾驶汽车重塑了都市经济与社会关系,未来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移动的生活空间”。
“从旧金山到洛杉矶,从阿布扎比到迪拜,无人驾驶正在给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它不只是改变交通、出行,甚至会改变整个社会生态。”李彦宏如是说。
总而言之,大模型的尽头是应用、应用的尽头是内化,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唯有用好AI极大地释放生产力,才能掌控未来。
那么,AI的未来更可期了。



锌刻度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