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连续辞职、被特朗普索赔:BBC为何陷入数十年来最大危机

澎湃新闻

2025年11月11日 17:20:52 来自上海

在与美国媒体发生多次争端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与英国媒体“杠”上了。当地时间10日,特朗普致信英国广播公司(BBC),威胁将就BBC纪录片“误导观众”一事采取法律行动。

500

美国总统特朗普

连日来,因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被指通过剪辑特朗普的讲话误导观众,BBC受到批评和白宫谴责。9日,BBC总裁蒂姆·戴维和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德博拉·特尼斯宣布辞职。

特朗普的律师在信中表示,BBC必须在11月14日之前撤回其纪录片,否则将面临至少赔偿10亿美元的诉讼。律师还要求BBC道歉,赔偿特朗普所称的“巨大的声誉和经济损失”。

BBC董事会主席萨米尔·沙赫10日就剪辑视频一事道歉,但否认有关报道中存在系统性偏见的说法。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发言人也否认BBC存在制度性偏见或腐败,并表示政府支持该公司。“显然,事件出现了错误,相关人士已就这些错误承担了责任。”发言人说。

然而,在外界的广泛批评之下,多家媒体指出,这一事件使BBC陷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危机。此前,这家媒体在报道其他敏感问题上也曾引发一系列争议。“与其说是特朗普的问题,不如说是这家享有盛誉的公共服务广播机构在政治和媒体高度分裂的环境中,自身难以化解的矛盾所致。”《纽约时报》伦敦分社社长马克·兰德勒写道。

也有观察人士质疑,两位高管辞职背后是BBC新闻运作受到政治动机的干预。“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政变。”一位BBC消息人士说。

BBC为何成为争议中心?

11月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络版独家披露一份BBC内部备忘录的部分内容。备忘录显示,BBC《全景》栏目去年播出的纪录片《特朗普:第二次机会?》将特朗普讲话的两个片段拼接在一起,从而让特朗普看起来似乎是在煽动支持者参与2021年1月6日的美国国会大厦骚乱事件。

涉事纪录片显示,特朗普发表了以下言论:“我们将走向国会大厦,我会与你们同在。我们战斗,我们全力以赴地战斗。”

根据当日讲话实录,特朗普当时说的是:“我们将走向国会大厦,为我们勇敢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们欢呼,但其中有些人可能不会得到太多欢呼。”

约50分钟后,特朗普才在演讲中提到“我们全力以赴地战斗”,但这句话并非指向国会大厦的抗议者,原文为“我们全力以赴地战斗。倘若不拼死抗争,我们将失去这个国家。”BBC报道称,“全力以赴地战斗”截取自特朗普演讲中谈论美国选举何其“腐败”的段落。在该演讲中,特朗普总共使用了20次“战斗”或“奋战”的相关表述。

目前,该纪录片已无法在BBC在线播放器上观看。沙赫10日在信中表示,关于视频剪辑的投诉已在今年1月和5月提交至BBC标准委员会(EGSC)讨论,且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已转达给《全景》栏目组。

“回溯来看,当时若能采取更正式的处理方式会更为妥当……我们承认,这种剪辑方式确实会让人产生(该言论)正直接煽动暴力行动的印象。BBC愿为此判断失误致歉。”沙赫说。

500

英国广播公司(BBC)总部

特朗普什么态度?

戴维9日在一份声明中说,BBC“犯了一些错误”,他“不得不承担最终责任”。特尼斯在辞职声明中表示,围绕这部纪录片的持续争议已经损害到了BBC,“责任在我”。

在戴维与特尼斯辞职后,特朗普表示,BBC高层“因为被逮住‘篡改’我在1月6日的精彩演讲”而陆续辞职或被解雇。“这些试图干预总统选举结果的人极其不诚实。这对民主制度而言多么恶劣!”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写道。

10日,特朗普的律师团队已向BBC发出律师函,威胁将采取法律行动。函中提出三项要求:立即以与最初发布时同样醒目的方式,全面、公正地撤回该纪录片,以及所有其他关于特朗普总统的虚假、诽谤、贬损、误导和煽动性言论;立即就针对特朗普总统的虚假、诽谤性、贬损性、误导性和煽动性陈述公开道歉;就所造成的损害向特朗普总统提供相应赔偿。

信的结尾写道:“如果BBC未能在2025年11月14日下午5点(美东时间)前作出回应,特朗普将别无选择,只能行使其合法且公平的权利,所有这些权利均明确保留且未被放弃,包括通过提起至少10亿美元损害赔偿的法律诉讼。”

特朗普到底煽动暴力了吗?

立场偏左翼的英国《卫报》援引国会山骚乱事件调查报告指出,特朗普确实亲自发表了鼓动抗争的言论。

该文指出,在针对特朗普是否参与国会骚乱事件的各项调查及诉讼中,特朗普的法律团队始终强调他在演讲中曾呼吁民众“以和平、爱国方式前往国会大厦表达诉求”,以此证明特朗普并未煽动非法行为。

但负责调查骚乱事件并重建特朗普当日行动时间线的国会特别委员会发现,“以和平、爱国方式”的表述实为白宫撰稿团队添加,而鼓动抗争的言论均出自特朗普本人。

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特朗普总统仅在演讲开始约20分钟时,使用了一次白宫撰稿人为其准备的‘以和平、爱国方式’这一表述。随后的50多分钟里,他持续用选举谎言煽动人群,攻击副总统及共和党同僚,并不断鼓动民众抗争。”

《卫报》指出,当年1月6日之前,特朗普曾拒绝幕僚在其推文中明确要求国会集会保持和平的提议。骚乱发生当日,他多次回绝幕僚及家人要求平息国会山暴力事件的恳求,而是最终在女儿伊万卡的敦促下,才在某条推文中补加了“保持和平”的措辞。

谁披露了剪辑问题?

《纽约时报》评论称,BBC始终是英国政治博弈中“反复被踢来踢去的皮球”——政敌斥其存在长期偏见,在此次事件中被指持左倾立场,竞争对手则对BBC接受公共资金感到不满。凭借其全球影响力,从印度到美国,BBC也时常引发各国政府的不满。

BBC标准委员会前独立外部顾问迈克尔·普雷斯科特是剪辑事件的披露者,他于今年6月离职。普雷斯科特表示,发出这份备忘录是因为“对BBC高层的不作为感到绝望”。

实际上,这份备忘录不仅涉及《全景》栏目对特朗普演讲的不当剪辑,还对BBC其他多个领域的工作提出批评。比如在报道跨性别议题和种族主义问题时,普雷斯科特认为BBC呈现“片面化”且“调研不足”,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BBC对加沙战争的报道。

备忘录指责BBC阿拉伯语频道存在反以倾向,称其供稿人过度强调批判以色列的报道。他还指控,BBC在加沙妇女儿童死亡人数及加沙饥荒报道上存在“不实陈述”。

今年2月,英国通讯管理局OFCOM(负责广播与网络监管)指出,BBC一部关于巴勒斯坦儿童生存现状的纪录片违反了公正性规定,理由是该片旁白为哈马斯官员的儿子。播出5天后,BBC将这部名为《加沙:如何在战区生存》的纪录片从其流媒体平台下架。今年7月,BBC内部调查认定该节目在准确性方面违反了编辑准则。

BBC同样被指控存在偏袒以色列的倾向。去年11月,逾百名BBC员工联名指控该机构在加沙战争报道中倾向以色列,批评其缺乏“基于证据的准确新闻报道”。这封内部信函被递交至时任总裁戴维与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特尼斯,信中指出,“在追究以色列行为责任时,BBC连基本新闻准则都未能遵守。

暴露了什么核心问题?

《卫报》披露,几周前,当时任新闻主管特尼斯首次受邀与BBC董事会会面时,因为议程上新增的一项内容而遭到攻击——董事会希望讨论普雷斯科特的上述备忘录。

普雷斯科特曾是默多克旗下《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政治编辑,默多克的媒体帝国整体上被认为立场偏右、保守倾向明显。

普雷斯科特的备忘录对BBC的批评都源于同一政治视角:对此类问题的报道过于自由化。消息人士称,在会议上,普雷斯科特逐条列举批评意见,特尼斯被“拷问”了一个多小时。

《卫报》还获悉,对信中所述内容“带头行动”的董事会成员罗比·吉布,是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的前通讯主管,也是右翼新闻频道GB News的创始人之一。内部人士表示,董事会缺乏编辑专业知识,这意味着他在会议上“很有话语权”。

“如果有人认为这件事仅仅是关于一年多前《全景》节目中一段12秒的视频片段,而且当时没有一个观众对此提出异议,那他就完全误解了事情的真相。”一位人士对《卫报》说,“这件事的本质远不止于此,它关乎宏观政治。”

《经济学人》文章10日指出,BBC向来是政治争议的核心,而英国政治环境的嬗变与全球媒体业态的转型,正使其“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的立台宗旨遭遇空前挑战。

该文提到了近年来被反复讨论的话题,即社交媒体的发展和传统媒体广告收入的崩塌导致传统媒体的处境愈发艰难。“社交媒体青睐两极分化的内容,这类内容比那些细致入微的报道传播得更广。与此同时,电视与报纸广告收入的崩塌使得新闻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订阅用户。从福克斯新闻到《纽约时报》,全球媒体机构都发现向受众投其所好是维系用户忠诚度的不二法门。”

但此次事件更凸显了另一大趋势,即英国甚至全球的政治分歧。“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社会阶层是投票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BBC的中产阶级员工很容易制作出中间派内容。但近年来,阶层已被一条新的政治分界线取代:年龄。”文章指出。

舆观调查公司(YouGov)的民调显示,英国右翼新兴政党“改革党”获得了35%的65岁以上选民支持,而在18岁至24岁选民中支持率仅为8%。城乡之间的分歧也在不断扩大。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的数据则显示,67%的自称左翼人士和67%的中间派表示信任BBC新闻,而右翼人士中这一比例仅为47%。

然而,“这家被英国人亲切称为‘英国阿姨(Auntie)’的广播公司,仍顽强地继续运转。”《经济学人》写道,“原因之一是疫情——疫情期间,BBC通过传播健康信息和远程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个原因是特朗普的崛起,这凸显了对抗假新闻的重要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