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忙着当“网红”,三六零连续三年亏损

500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流量不养业务,网红难填亏空。

在PC时代,三六零以颠覆式挑战者与创新者的姿态,采取开创性的“免费杀毒”企业战略,引领了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新格局。在当时,360浏览器、360杀毒、360安全卫士几乎占据了每个中国网民的电脑。

凭借这几款软件,三六零的年收入一度超130亿元。

然而,就在三六零于互联网安全领域叱咤风云之际,盛极必衰的规律也在其身上上演。自从2019年起,该公司便出现收入下滑情况,2022年更是陷入亏损泥潭,直到2025年前三季度依旧没有扭亏。

不久前,三六零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刻度财经》翻看这份财报得知,三六零2025年1-9月营收为60.68亿元,同比增长8.18%;净利润为-1.2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38亿元。

500

图源:三六零2025年三季度报告

好在2025年第三季度有所改善。当季三六零营收为22.4亿元,同比增长16.88%;净利润为1.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59亿元。

这份财报的发布,揭开了其核心业务全线承压、战略转型道阻且长的现实困境。从PC时代的颠覆者到如今在AI赛道艰难突围的追赶者,三六零的起落背后,是时代浪潮的更迭与企业战略的摇摆。

01

核心业务失速,三六零营收连年下滑

三六零正在经历核心业务衰退、新业务攀升的转型过程。

三六零有四大业务板块,分别为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智能硬件业务、安全及其他业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务。

其中,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是三六零的基本盘,长期为其贡献5成左右的收入。

该业务的收入主要倚仗360搜索、360浏览器、360安全卫士为代表的360全线产品,这些产品曾在PC端收割海量用户,使其达成了流量变现的目标。

为了让这些产品不被淘汰,三六零在近两年对其进行了AI重构,但依旧难以挽救其在PC端市场渗透率和活跃用户数增长乏力的趋势。

据《观察者网》报道,360安全卫士广告弹窗频繁侵扰用户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便用户通过软件设置关闭弹窗,次日广告仍会“卷土重来”。这意味着,广告与流量形成了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广告多了用户反而会减少。

500

图源:观察者网公众号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三六零PC浏览器市占率为85%+,相比2023年的86.85%+已出现下滑。

公司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也在持续收缩。其中,PC浏览器的MAU由2021年的4.18亿下滑至2023年的4.11亿。2025年中报显示,360安全卫士的平均月活跃人数为4.3亿,而2023年,360安全卫士平均月活跃用户为4.7亿。

流量降低又会反向影响互联网广告收入,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越来越多广告主正在将更多营销预算分给头部直播间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百度浏览器以及其他杀毒软件也在瓜分其市场份额。

2019年至2024年,三六零的互联网广告收入已经连续六年下滑,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仅从去年同期的20.36亿元微增至20.95亿元。

2014年开始布局的智能硬件(如随身WiFi、行车记录仪)也未能成为三六零业绩的顶梁柱。

截至目前,三六零的智能硬件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摄像机、可视门铃、行车记录仪等。但目前该赛道的玩家众多,面对小米、华为等强劲对手,三六零的产品优势并不明显。

2024年,公司智能硬件业务实现收入为10.14亿元,同比跌超3成,下滑幅度较大。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从去年同期的5.54亿元下降至3.52亿元。

传统业务作为基本盘却陷入增长瓶颈,三六零业绩必然下滑。

500

图源:三六零2025年三季度报告

数据已经给出答案。2025年1-9月,三六零营收为60.68亿元,同比仅增长8.18%;净利润为-1.2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38亿元。在此之前,三六零已经连续亏损三年(2022年至2024年)。

02

化身AI追赶者

在PC端流量下滑、智能硬件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三六零开启战略转型,试图通过“AI+安全”战略和政企市场布局实现新增长。

2023年确立“AI+安全”的战略转型后,三六零持续投入高额研发费用,2024年研发费用达32.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40%,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5.65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40.89%。

500

图源:三六零2025年三季度报告

目前,360的态势感知、终端安全、网络检测与响应等八大领域产品均植入安全大模型能力,实现AI化。AI版NDR已经实现智能检测与自动降噪的全面升级,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增强了对勒索、钓鱼等威胁的检测溯源能力,全方位提升了政企用户的安全防护水平。

三六零的“360智脑”大模型也迭代至2025款“360 zhinao2-o1.5”,在SuperCLUE 2025年5月评测中位列国产大模型第四,进入第一梯队。“蜂群引擎”实现多智能体协同,千Token成本较国际顶尖模型低80%。

与此同时,三六零还在C端方面推出了“纳米AI搜索”“360AI办公”等AI原生互联网产品;在大模型技术迭代方面,进一步提升了自研千亿参数的认知型通用大模型“360智脑”的底层能力;在B/G端服务方面,公司推出企业级AI大模型解决方案,构建企业级垂直大模型。

但从目前的市场数据来看,三六零的新产品还难以与竞品抗衡。

以纳米AI为例。据官方透露,该产品月度Web访问量合计已超4.5亿次,其中“纳米AI搜索”国内排名第二,“纳米AI智能体”排名第三。在应用端,纳米AI月活用户超1200万,位列国内TOP10。

但与DeepSeek、豆包等产品相比,相差甚远。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用户规模方面,原生App端已出现四个亿级规模应用,分别为DeepSeek、小艺、小布助手及豆包。而三六零的纳米AI搜索仅以838万月活,在活跃用户规模TOP15原生App中排名第十二位。

从公司持续亏损的业绩来看,也能看出AI商业化能力有限。

与此同时,AI转型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三六零目前尚处在积累阶段,商业化能力不足。这意味着,资金能力强弱成为其能否成功转型关键。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还是3.26亿元,2025年已经变成-3.38亿元。

好在公司在10月份成功中标。

信息显示,三六零10月中标的AI相关项目总金额超过3亿元,包括以1.32亿元中标的武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一期),以及金额约1.6亿元的呼和浩特人工智能与数字安全产业示范基地EPCO项目。

这或许能让三六零缓解一些资金压力。

03

周鸿祎化身网红“拯救”三六零

三六零迟迟无法重新回归业绩增长与创始人周鸿祎战略摇摆不定密不可分。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是三六零命运转折的第一道分水岭。当用户注意力全面转向移动端时,赖以生存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开始承压。

字节跳动、腾讯等巨头凭借短视频和社交生态分流广告预算,而三六零既未能在移动端建立新的流量入口,又丢失了PC端的存量优势,曾经的现金牛业务举步维艰。

此时的周鸿祎不得不开启战略转型,但战略上的摇摆与分散又让三六零在转型路上越走越偏。

为了寻找新增长点,周鸿祎一口气涉足手机、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多个新业务领域,这种分散的布局使其难以集中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影响了整体业务推进效率。

在小米、华为的挤压下,三六零对哪吒汽车的投资也成了业绩拖累。

2023年确立的“AI+安全”战略,看似回归安全主业,却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

尽管周鸿祎押注重金,2024年研发费用达32.02亿元,占营收比重超40%,安全大模型也在行业测评中斩获佳绩,但商业化转化成效寥寥。2025年上半年,安全及其他业务收入仅2.54亿元,亏损2.82亿元。

500

图源:三六零2025年半年度报告

周鸿祎口中的“战略性亏损”在持续失血的财务数据面前,并不被外界买账。

为了帮助三六零重拾业绩增长,近年来,周鸿祎频繁活跃于抖音、微博、B站、小红书等各大平台,还通过拍短视频、直播、演短剧来获取流量,完成了从“安全教父”到“全职网红”转变。

这背后,是周鸿祎在面对三六零业绩低迷困境下的无奈之举。

整体来看,三六零堪称是一部中国互联网产业变迁的缩影:从PC时代的颠覆者,到移动互联网的失语者,再到AI时代的艰难追赶者。它曾以“免费”打破旧秩序,却也因战略摇摆、资源分散而错失新浪潮。今天的三六零,仍在“安全+AI”的赛道上负重前行,账面亏损、用户流失、竞品环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在于,它从不为过去的荣耀买单,只奖励未来的确定性。周鸿祎能否把“网红流量”转化为“产品留量”,能否用高额研发烧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能否在政企市场真正筑起护城河——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三六零是成为“转型教科书”,还是“时代注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是基于相关企业的法定信息披露义务,以其公开发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业绩快报、定期公告、法定披露文件及指定渠道发布的公开资料)为主要研究依据的独立分析。刻度财经致力于确保分析内容的客观性与中立性,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亦不保证其持续更新。本文所涉及的观点或结论仅供信息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依据,刻度财经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来 源:刻度财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