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破冰!加拿大对华态度大转弯,背后原因令人玩味...

作者 | 尧风

01 

8年破冰!加拿大对华态度大转弯

据香港电台网站11月5日报道,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妮塔·阿南德对中国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加拿大团队游业务表示欢迎。

500

据报道,中国外交部3日宣布,综合考虑中国游客出境需求、当地旅游环境等各方面情况,中方决定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加拿大团队游业务。

据报道,阿南德发表声明说,中方的决定标志着中加关系再次迈出重要一步。

这一简洁的报喜,背后是长达八年的疏离与试探。加拿大总理卡尼在采访中表示:八年来首次建立最高层级的双边关系,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不难看出卡尼有多么激动,毕竟就在半年前,加拿大还在跟着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将中加双边关系拖入冰点。

这种戏剧性转变,在旅游数据上体现得尤为直白。中国外交部11月3日官宣重启团队游后半小时,去哪儿平台赴加机票搜索量就迎来爆发;广之旅推出的首发团瞬间被抢空,连2026年春节排期都已售罄。

500

看来,业内人士说的没错,加拿大早就是出境游的“待补缺口”,积压的需求这下要喷薄而出了。

02 

背后原因令人玩味

很长时间以来,加拿大都是美国的跟班,美国说一,加拿大绝不说二,现在又是怎样一个局面逼得加拿大被迫转身呢?

从本质上来说,加拿大是被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逼出来的生存选择。总理卡尼今年直言不讳:“美加紧密联系曾是优势,现在成了软肋”。这种软肋在2025年终于演变成切肤之痛。

最典型的莫过于油菜籽贸易的反噬。作为全球最大油菜籽出口国,加拿大半数以上出口依赖中国市场,2023年对华出口额曾突破50亿美元。但2024年跟随美国加征关税后,中方发起反倾销调查,今年8月祭出75.8% 的保证金措施。马尼托巴省省长基纽急得直接致信总理,要求取消对华关税。当地油菜籽价格已因失去中国市场暴跌,而澳大利亚正趁机抢走订单。纳诺斯民调显示,如今支持对华关税的加拿大人已不足半数,较去年的63%大幅下滑,民众用脚投票否定了“跟着美国走”的策略。

500

能源领域的依赖更让加拿大骑虎难下;旅游经济的缺口则让民生痛感更加具体。这不,中方先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加拿大团队游业务,缓加拿大燃眉之急。

03 

结语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配得到善意。

合作从来不是单方面的馈赠,而是基于相互尊重的共赢。加拿大想要真正接住中方递出的橄榄枝,还需跨越三道坎。

500

首先是能否摆脱“美国附庸”的惯性。从历史看,中加关系多次因美国因素陷入波动:2018年跟随美国搞 “孟晚舟事件”,2024年跟风加征关税,每次都让自身利益受损。如今美国仍在亚太推行“小院高墙”,加拿大若继续被绑在美战车上下不来,再好的合作机遇也会错失。

其次是能否兑现“公平对待”的承诺。中方反复强调“相互尊重核心利益”,若只想要中国市场的红利,却不愿给中国企业平等机会,这种“单边获益”的合作难以持久。油菜籽贸易的教训已经证明,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最后是能否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中加关系曾长期走在中西关系前列,靠的是“求同存异”的智慧。当前两国领导人已实现通话会见,但基层合作的堵点仍在。团队游重启后,ADS签证流程是否顺畅、供应链是否衔接到位,这些细节都考验着加方的诚意。只有把“高层共识”转化为“基层便利”,关系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500

从特鲁多的“强硬”到卡尼的务实,从加征关税到欢迎团队游,加拿大的转身背后,是地缘政治的重构,更是经济规律的必然。中国恢复团队游的决定,既是回应市场需求,也是给务实合作的一次机会。但机会从来不是永久的,善意更需要珍惜。加拿大能否接住这份善意,答案或许就藏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具体行动里。

战友们,欲了解更多,就来【新财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