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馆长回家!”:从“超级霹雳无敌漂亮”的厦门,看“阿馆”的“两岸根据地”

500

提到“馆长”陈之汉,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在台湾网络世界中以强悍体格、直言敢语、拳拳到肉风格著称的健身达人与直播主。他是一位直率甚至有些“火爆”的网红,但在近日的厦门之行中,却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一面——一位柔情的游子,一位寻根的旅人,也是一位心系两岸的思考者。

一落地即“破防”:家乡的温度藏在细节里

陈之汉刚一抵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情所震撼。机场大厅巨幅横幅高挂:“欢迎馆长回家!”厦门市民们手捧鲜花,争相与他合影,一声声用地道闽南话喊出的“欢迎回来!”更是让这位硬汉一时情绪哽咽。他自嘲说:“我可是铁打的汉子啊,怎么就被一句话戳中了?”原来,那熟悉的乡音,带着浓浓的情感温度,瞬间击中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台湾,陈之汉以“硬汉”形象示人,肌肉、纹身、重训、格斗,构成了他标志性的外壳;但这一刻,他却如同归乡的游子,卸下了所有“铠甲”。他说:“我一直知道我有根,但没想到厦门让我找到了心安的地方。”

从金门到大担岛:一海之隔,两种呼唤

这趟厦门之行,馆长不仅是来“观光”,更象是一次深度的思想旅程。他站上环岛路,远眺金门岛——那是无数台湾同胞熟悉的地标;而在他视野中,面对金门方向清晰可见的巨大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与稍后在大担岛上所见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遥遥相对,形成了一种历史与现实、意识与情感的视觉交错。

面对这样具有政治象征意味的画面,陈之汉没有避而不谈。他坦言道:“其实,我们讲那么多政治、制度、立场,最关键的是——两岸都是同胞,两岸要统一。”这句朴实的话语,像他的人一样,直来直去,却也饱含情感。他补充:“不管标语怎么写,写的是‘中国’两个字,我们就知道,我们是同源同根的。”

500

鼓浪屿与朝宗宫:在文化中“找回自己”

“寻根”不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实践。馆长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前久久驻足,这位“开台圣王”对他而言,不只是课本上的历史人物,更是连接闽台的重要象征。他表示:“我小时候就知道郑成功,但来到厦门,才真正感觉到他不是‘历史’,而是我们的根。”

在沙坡尾,他亲身参与了“送王船”的传统非遗民俗,还在朝宗宫虔诚拜谒妈祖。“这简直跟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他说。他听着闽南话导览,和厦门长者聊起各自的拜拜故事,竟然一点也不陌生,仿佛从未离开过。

馆长感叹:“你以为这是旅游,其实是‘回忆’。我感觉自己在厦门完全没有隔阂,语言通、文化熟、习俗像,这种感觉,在任何一个外国城市都找不到。”

厦门的“邻家阿汉”:乡下人也可以咖啡优雅

馆长的“硬汉”外壳下,其实藏着一颗幽默又亲切的心。在集美大悦城,他悠闲地端着咖啡,与“厦门小姊姊”有说有笑。他调侃自己“是从乡下来的”,毫不掩饰自己的草根身份,也因此更接地气。

几位厦门市民受访时表示:“我们本来以为他很难亲近,结果没想到他超好笑又随和。”有人甚至说:“他像一个大哥哥,很照顾我们,讲话还一直讲闽南语,超亲切。”

集美新城的现代感让馆长惊叹不已:“哇,这跟我以前来的印象完全不一样,现在的厦门已经是国际都市了!”但他又不失温情地说:“不过最打动我的是,这里再现代,还是保有那股‘人情味’。”

500

五通码头:“心理距离最近”的连接点

来到五通码头,是馆长此行的一大重点。他站在这个连接“厦金同城生活圈”的交通枢纽,里面还有专门为台胞服务的窗口,同时看着来往的船只与往来的同胞,内心五味杂陈。他说:“这里才是真正体现‘我们是一家人’的地方。”

他说,这里没有政治口号,也没有口水争论,只有人来人往的真实生活。“我看到的是彼此熟络的语言,是对台湾人的关心,是一种‘你回来了,我们就放心了’的态度。”馆长进一步感慨道:“看看大陆是如何照顾我们台湾同胞”

馆长的“大陆健身蓝图”:厦门是起点

这趟厦门之行,不只是情感与文化的归属,更点燃了馆长的事业规划。他在直播中多次透露,自己最大的本业其实是健身房经营,而非网红直播。他认真说道:“如果我来大陆发展健身事业,那厦门一定是第一站是在大陆的根据地。”

他分析说,厦门城市节奏适中,年轻人多、生活品质高、又有与台湾文化接轨的天然优势,十分适合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如此,他还希望健身馆不只是健身空间,而是两岸青年的交流平台,“让大家在流汗中认识彼此,了解彼此,消除误解,这才是最强的交流方式。”

厦门之行,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旅程

从机场“破防”的那一刻起,到眺望金门的深情凝视,从传统文化的熟悉触动,到现代都市的惊艳体验,再到事业梦想的开启,馆长的厦门之行,不只是一次观光旅游,而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文化回归”与“心理融通”。

这一行程让他深切体会到:两岸的文化与情感纽带,是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无论政治气候如何变幻,只要人心不变、文化不失,血脉与情感就不会断。

馆长说得朴素却有力:“我真心觉得,我们是同一家人。不是说说,是我亲身体会到的。”也许,下次再见到“馆长”,他不只是那个台湾网红,而是一个在厦门拥有“根据地”的新硬汉,一个真正跨越海峡、把柔情与力量结合的两岸桥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