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起,美国暂停特别港务费、加征的对等关税一年 | 港口圈
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白宫发布《与中国就经贸关系达成协定》的情况说明书,包括自11月10日起,暂停实施特别港务费,减半芬太尼关税,以及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对等关税的暂停期延长至2026年11月10日。

美方具体行动包括(括号内为港口圈所加解释):
11月10日起,降低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芬太尼关税,降低10%(原税率为20%);继续暂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对等关税,直至2026年11月10日,目前10%的对等关税在暂停期间继续生效。
进一步延长部分301条款关税的豁免期至2026年11月10日,目前到期时间为2025年11月29日。(涉及泵类部件、化工材料、电子元件、医疗用品、太阳能制造设备、硅片制造设备及晶圆搬运设备等商品类别)
11月10日起,暂停一则临时最终规则:将最终用户控制范围扩大至涵盖某些列名实体的关联方,为期一年。(临时最终规则见文末备注,2025年9月29日,美国对《出口管制条例》进行修订,发布了此项规则,任何由实体清单或军事最终用户清单上的一个或多个实体至少拥有50%股份的实体,本身将自动受到实体清单的限制,主要针对科技企业,扩大了出口管制范围)
11月10日起,暂停实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即暂停征收港务费)。与此同时,美国将根据301条款与中国进行谈判,同时继续与韩国、日本就振兴美国造船业进行历史性合作。
中方行动包括:
暂停实施2025年10月9日发布的新的稀土出口管制及相关措施。
颁发稀土、镓、锗、锑和石墨出口的通用许可证,以造福美国终端用户及其在世界各地的供应商。意味着中方事实上取消了于2025年4月及2022年10月实施的出口管制。
将采取重大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向美国。具体而言,中国将停止向北美运送某些指定化学品,并严格控制某些其他化学品向全球所有目的地的出口。
将暂停自2025年3月4日以来宣布的所有报复性关税。 包括对大量美国农产品的关税:鸡肉、小麦、玉米、棉花、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和乳制品。
将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3月4日以来对美国采取的所有报复性非关税反制措施,包括将特定美国企业列入终端用户名单和不可靠实体清单。
将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2026年、2027年和2028年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吨美国大豆。此外,将恢复购买美国高粱和硬木原木。
将采取适当措施,恢复安世半导体(Nexperia)在中国的工厂恢复贸易,允许关键传统芯片继续出口全世界。
将取消,因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而采取的反制措施,并取消对各航运实体实施的制裁。
进一步延长对美国进口商品实施的市场关税豁免程序的到期时间,至2026年12月31日。
将终止针对半导体供应链中美国公司的各类调查,包括反托拉斯(或反垄断,antitrust)、反垄断(anti-monopoly)和反倾销调查。
据港口圈(ID:gangkouquan)了解,商务部发言人此前在答记者问中提到(详见“中美将暂停实施特别港务费、对等关税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在美方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因此,我国暂停相关措施的实施细则也即将出炉。中美达成为期一年的港口费及对等关税暂停协议,有望缓解贸易摩擦。
但长期来看,仍有很多不确定性,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11月2日向媒体表示,如果中国重启或继续限制稀土出口,特朗普政府已准备好重新上调关税。
此外,美方发布的协议细节中,特别提及在暂停实施特别港务费期间,将与中国进行谈判,同时继续与韩国、日本就振兴美国造船业进行合作。说明为期一年的暂停是一个缓冲期,中美双方未来在港航业中仍会有冲突与角逐,这一协议的长期稳定性仍然难以预测。
备注:美方暂停的临时最终规则(Interim Final Rule, IFR)是一种美国的法规形式,允许在需要快速反应时立即生效,但同时允许公众在规则实施后提交评论,并在收到反馈后可能对其进行修改。这类规则经常用于应对国家安全威胁、快速发展的技术或公共健康危机。



港口圈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