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租车将放弃丰田改选国产新能源,既是大势所趋,也是香港“没得选”!

今天看到大家在闲聊关于香港出租车行业将迎来国产新能源的话题,

作为经常在HK商务交流、且经常自己揸车瞎逛、搭的士的我,简单聊几句,

一句话概述就是:

香港出租车行业,因为老皇冠的排放问题、以及车龄过老的原因(不舒适、不智能),未来将逐步全部换成国产新能源,这背后的原因,说的好听一点就是支持国产,其实,更加深层的原因是香港出租车行业已经逐步面对现实,“没得选”!

言下之意,即国产新能源在性价比、智能化、以及舒适度等综合条件下,要远远吊打欧美电车,试问,点解香港出租车行业不选择特斯拉?

500

这里,我顺便要解构出几个问题:

(1)在香港,油价世界第一,大家没听错,世界第一!

(这背后涉及到进口石油的政府高税收话题,这里我就不做提及了,因为我懒得去啰嗦~哈~)

因此,香港的出租车,大部分是以石油气为能源,费用要远低于油价,即便如此,面对出租车行业的丰田普遍超过30年的车型来讲,也要面对排放问题、以及服务舒适度的难题。而面对日新月异的国产头部能源汽车面前,这些老皇冠显得有很大的“时代代沟”

(网图)

500

500

(以前实拍)

500

500

(2)在香港,充电成本,不管你是超级快充、还是中速冲、满速冲,价格综合下来,基本在每度电3元港币左右,成本要远低于石油气。

这样,除了能改善排放之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有助于司机的收入。

(实拍,公共充电桩的价格,有时间阶梯收费,大差不差就这样~)

500

(对比内地的阶梯收费,考虑两地的工资水准,大家认为香港的充电费用,高吗?)

500

(3)香港出租车的数量,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停止发放牌照。

因此,香港出租车的牌照在后来俨然成为了一种少见的“交通金融”产品,炒牌照成为了一种资本游戏,在巅峰时期,一个出租车牌照售价为大几百万。

而作为绝对多的出租车司机来讲,都是“底层人”,甚至是“老者”,他们只能从出租车公司或者私人投资者手里租用车牌来开车谋生~

市场在数量有限且高价车牌之下,也就衍生出香港极其高价的打车费用~

而这也是目前出租车行业面临诸多“消费诟病”的根源!比如:态度差、言语恶劣、兜路、不接“起步客”,等等...

此问题常年存在,目前貌似“无解”!

PS:18163张出租车牌照,这在香港已经成为了一种耳熟能详的“常数”,在以前的某段时期内,这也是一种“财富常数”。

讲真,这种情形在内地来讲,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不禁要问,限制出租车牌照的发放,其真实意图何在?

500

(出租车的牌照数量:P=18138)

500

(新能源私家车的牌照数量,P=129220)

500

所以,简单综合以上几个问题去做思考:

香港出租车行业计划逐步以过产新能源汽车替代老丰田,除了是国产新能源有过硬的用车成本之外,更多还是在国际竞争力的原因。

须知,香港是最会“以实力与地位出发”的现实社会,国产车要是没有过硬的用车成本,人家压根就不会去做选择考虑!这一点,做为经常在香港开车和坐车的我来讲,是有深刻体会的~

(香港计划的第一步,是要换3000辆的新能源出租车,逐年递进~)

500

OK,最后大家说说看:

(1)你认为香港目前的出租车数量几十年不变(18163辆牌照),是容量设计?还是有其他历史利益集团的原因?

毕竟,目前香港也开放“白牌”私家车作为“滴滴代步”,与出租车形成强烈的竞争,这是出租车的“资本利益相关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2)香港出租车选择国产新能源,你认为是“不得已”之选择吗?

(3)欢迎大家说说你在香港打车的经历。

尤其是悲伤经历,说粗来,让网友们开心一下,哈哈~~

(往常揸车..^_^..)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