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德國之聲對鄭麗文的專訪,有些大驚奇,更有些憤怒

看了德國之聲對鄭麗文的專訪,有些大驚奇,更有些憤怒。

專訪的記者應該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但我看應該是個跪舔媚外的洋奴媒體人。

說他是媒體人,還真是抬舉了他。

真正合格的媒體人,既然是專訪,就應該讓受訪者充分表達意見。

絕不會逾越分寸,跟受訪者爭吵起來。

說是爭吵吧!

鄭麗文的耐心真是很好的。

雖然一再地被記者打斷,

還硬要插入記者的個人意見。

偏偏這個記者的意見,又充滿幼稚、偏見、無知。

這種記者也敢出來混,出來丟人現眼。

當年李登輝選擇德國之聲來放「兩國論」。

結果釀出了大風波。

引發台海危機。

好像朱立倫也曾接受過這個記者專訪。

結果專訪一半就憤而離場。

這次鄭麗文在上任黨主席的前一天,接受這次專訪。

應該是冲著德國之聲的名頭。

沒想德國之聲派出這個不入流的記者來專訪。

談到台灣國防預算已經9000多億,會排擠掉許多其他支出。

如果再增加到GDP的5%,可能造成台灣財政破產,經濟崩潰。

這種大一經濟學的ABC,記者搞不清楚,還亂舉一些錯誤的例子。

無知就得藏拙,免得出丑,壞了德國之聲名頭。

如果不懂還要死鴨子嘴硬,死活強辯。

那就真是馬不知臉長,猴子不知屁股紅了。

談到普京是不是獨裁者,俄烏戰爭是誰挑起的。

這位記者又發瘋了。

硬是要與鄭麗文抬摃到底。

連川普都認定這場打了三年多的戰爭,是拜登、澤連斯基和普京的責任。

主持人卻還要硬指責鄭麗文不對,強迫鄭麗文接受他的偏見。

其實在媒體政治的社會,這種「忘了我是誰」的所謂媒體人越來越多。

但大多慢慢轉移到政論節目做名嘴。

如果選擇仍留在記者崗位,扮演主持人角色。

就不該逾越分寸,與受訪者當場大吵大鬧。

這麼做,既丟了自個兒臉。

也使德國之聲名譽掃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