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13周岁女孩可免费接种

近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药监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有关工作事宜的通知》。

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将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为特定年龄段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政策详情

根据通知,自2025年11月10日起,在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HPV疫苗将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免费接种对象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将享受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的福利。

接种程序规定,完成首剂接种后,间隔半年接种第二剂次。专家特别提醒,间隔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

政策背景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

国家疾控局有关工作负责人表示,HPV疫苗接种是降低宫颈癌患病风险最经济、最有效的长期干预措施。

及时接种HPV疫苗能够预防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从而有效降低患宫颈癌等疾病的风险。

为何选择13周岁女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HPV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人群为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

结合我国女孩发育特点、发生性行为平均年龄等,我国将13周岁女孩确定为HPV疫苗免费接种的目标人群。

从免疫效果来看,相关研究表明,9至14岁女孩接种HPV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是15岁以上人群的2倍以上,而且保护效果可持续至少10年以上。因此在13周岁接种HPV疫苗,可以获得更高的抗体水平和更持久的保护效果。

疫苗选择与安全性

国家免疫规划采用的双价HPV疫苗已使用多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该疫苗产能可满足需求,且具备成本效益。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已上市的HPV疫苗可有效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发生。同时也可以降低因感染HPV导致的其他疾病的发生。

各地实施准备

《通知》印发后,各地将开展辖区适龄女孩数量及既往接种HPV疫苗情况摸底、合理设置接种单位、接种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适应性改造等工作。

接种单位将通过预约分时段错峰接种等多种形式,为目标人群提供优质服务。

公众可以关注当地疾控机构、预约接种单位发布的相关信息,在当地正式实施后登记接种。

接种注意事项

国家免疫规划HPV疫苗的接种对象为未成年人,接种疫苗通常需要监护人陪同。接种时,需携带孩子及监护人的身份证件、儿童预防接种证。

如在学校设立的临时接种点接种疫苗,学生要提供监护人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再进行疫苗接种。

接种HPV疫苗后,务必保证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

消除宫颈癌的全球背景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90%的15岁以下女孩完成HPV疫苗接种。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十部门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

提出促进HPV疫苗接种,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HPV疫苗接种试点。

宫颈癌的综合预防

除接种疫苗外,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也是防控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同样重要。

专家强调,HPV疫苗属于预防性疫苗,不能清除已存在的HPV感染,也不能阻止已有病变的进展,所以仍需要定期的筛查。

如果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可通过及早的规范治疗、健康管理措施,减少宫颈癌发生的可能。

这项政策不仅将直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更意味着国家层面对女性健康的投入与保障,为无数少女构筑起健康成长的防线。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