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会晤 | 美联社:这句话翻译得“有点不一样”

    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釜山举行会晤,举世瞩目。《经济学人》28日文章称,这将是今年最重要的政治会晤(没有之一)。

  今天的英文媒体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在各类通稿和消息中里捕捉信息、揣摩玄机。在一众报道中,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特别注意到一句官方英文翻译:

  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新华社)

  Given our different national conditions, we do not always see eye to eye with each other and it is normal for the two leading economies of the world to have frictions now and then. (官方译文)

  美联社指出,与新华社发布的中文原文“难免有一些分歧(having some differences is inevitable)”相比,英文“we do not always see eye to eye with each other”与原文“有点不一样(a slight difference)”。

  此例可视为品味外交话语不同译法间“细微差异(nuance)”的经典教材。

  美联社所谓的“a slight difference”,其实主要指的是两种译法在侧重点(focus)与语气(tone)上的差异:

  官方译法“we do not always see eye to eye”采用了特别地道的英文俗语(see eye to eye=in agreement),意思是“我们并不总是意见一致”。语气较柔和、口语化,突出双方偶尔的看法不一致。必然性虽然隐含,但并非重点,更强调双方关系中的差异而非分歧本身的不可避免性。换言之,与中文的“难免(hard to avoid/inevitable)”相比,英文表达的绝对性稍弱。

  美联社译法“having some differences is inevitable”是按字面形式直译,希望保留中文原文的语气与逻辑结构,强调分歧的必然性与客观性。

  诸位读者怎么看?

  实际上,在翻译实践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译文使用非常地道的英文表达时,专业读者反而容易“擦亮眼睛”,忍不住去瞧一眼中文原文。就像在英译汉作业中,如果看到特别生动的中文俗语或成语,专业读者可能会忍不住瞧一瞧英文原文,一瞧往往又会发现有趣的落差。

  外交译文尤其讲究语义与语气的双重还原。翻译的乐趣与小小的“忧伤”也正藏在其中:在字面之下,总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差异”,静静等待不同视角、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去品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