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楚曦抢个c位就被网暴了?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

500

一场Vogue盛典,让钟楚曦“出名了”。

也“塌房了”。

500

问题出在时尚活动压轴的大合照环节。

她被指责“没有眼力见”,一个人霸占着合影的中心C位,没有给比她更有资历、成绩更好的前辈们,比如刘亦菲和杨幂们,让位置。

由此被赐名,“钟杵C”

500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如今都成了“罪证”。

网友们从入场开始细扒,发现钟楚曦入场就直奔合影区的中间位置,然后站定不动。

无论大家怎么交流,怎么调位置,钟楚曦似乎都牢牢长在原地,像生了根一样。

500

直到刘亦菲和主办方刘冲压轴出场,钟楚曦转身打招呼,并抬手做了让位子的姿态。

500

但在名侦探附身的网友眼中,钟楚曦的手是动了,脚底可一点没让。

明明和旁边的马思纯之间,隔了那么远的距离,却一点没有要挪过去的意思。

500

于是最后的这张大合照里,钟楚曦的左边是马思纯、周冬雨、张小斐三位影后,右边是杨幂和刘亦菲两位成名已久的85花。

显得她的位置,挺扎眼。

500

所以网友们敲槌定论,说这就是“早有预谋”的抢C,讽刺钟楚曦“名气不大野心不小”

500

一时间,她成了被集火的对象。

几乎所有社媒的评论区都严重沦陷,一刷新全是跑来对她冷嘲热讽的。

500

500

嫌她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500

“看不懂眼神,摆不正位置。”

“什么作品都没有,也配在这里争C?”

500

“别人什么咖位,你什么咖位?”

500

更有甚者,还说应该封杀她。

因为她“不懂规矩”。

500

一出因为站位问题而衍生出来的争议,最后沦为了对女明星本人的全否定。

实际上,如果主办方提前有安排,有人刻意不配合,非要站别人的位置,那可以称为“抢”。

但问题是没有人规定位置啊,没有人提前说明白谁应该站在哪里,那又谈何“抢”呢?

大家都是找个位置站罢了。

退一步说,就算是“抢”了,又有必要骂吗?

光看这些审判和骂声,我还以为她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坏事,秒变万人嫌。

是赌博了还是诈骗了?

是偷税漏税了?

还是触犯什么法律底线了?

但啥也没有,只是站在了C位边缘。

仅此而已。

500

好笑的是,就这样为了C位大动干戈的事,娱乐圈一捞就有一箩筐。

前不久,NBA办了一场名人赛,找了麦迪、吉诺比利等传奇角色,搭配郭艾伦、赵爽一众悍将,按理来说是很有看点的。

没想到比赛办到最后,最出圈的话题不是关于比赛的,而是王俊凯和任嘉伦两家粉丝轰轰烈烈、你来我往的抢C大战。

起因就是这张谁都觉得自己C了的海报。

500

两家因此吵得不可开交,都觉得自家哥哥应该站在C位,坚持要让对家涨涨见识。

500

500

为此还在场馆内开启了一场灯牌大战,力争让自己的应援色攻占整个场地。

500

别说这只是粉丝行为。

至少有些工作室挺在意的,发宣发图的时候不仅要把背后的蓝色灯牌都P成红色,甚至还要把衣服上的蓝色logo也P成红色。

500

于是好端端一场娱乐赛,最后没人关注比赛了,场外的焦点全成了艺人间的掰头。

还有去年迪奥的一场活动,邀请了迪丽热巴、邓为等明星到线下站台。

最后拍大合照,大家的站位纠结起来。

邓为粉丝觉得是工作人员非要让他站C位,其他网友则表示明明是他自己站在那里不让位置,工作人员只好让他后退,以突出迪丽热巴。

500

500

后来官方发了合照图,粉丝还使出了制图工具进行精密计算谁才是超绝C位。

500

还有多年前时尚芭莎的那场慈善夜活动,声势浩大,请来了三四百个明星,最后拍大合照的时候,几乎是乱成了一锅粥。

当时还没翻红的张韶涵,就站在了众星云集的中心位置,也一度被人质疑是故意抢C。

当时的现场视频里,还能听到主编苏芒喊张韶涵蹲下让出视觉中心的声音。

500

也是在这场活动里,章子怡和刘嘉玲贡献这张非常经典的合照动图。

为了博个出彩,站稳这个C位,明星们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啊。

500

金星也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说有一场红毯秀,当时两位女明星都想最后一个出场,当大轴,显得自己身份高,所以谁都不愿意先走,一直在拖时间。

主办方催了好几次,有一位沉不住气,先下场走红毯了,另一位还在高兴呢,以为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到了好位置。

没想到出去了才发现,因为拖延,活动严重超时,主办方根本没等她出来就直接宣布红毯结束了,这位女明星最后什么也没捞到。

耍小聪明,耽误了大事。

500

如出一辙的,还有抢番位。

那些年,明星为了番位,用尽心思。

甚至不惜走上法庭。

500

宣发为了一碗水端平,也想破了脑袋。

力求谁也别得罪。

500

因为位置如此重要,面对位置反复谦让,也就成了新世纪娱乐圈的一大风景。

甚至有明星会以此为宣传点,来表达自己是个“谦逊懂事”的合作对象。

500

相似的新闻,我越看越费解。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要为了这个C位如此争论不休,就好像它是什么皇位一样。

真正有实力的人,会因为没有站在中心位置,就被人忽略吗?不会。

没有能力的人,会因为站了一次C位,就凭空飞升,拿到好的资源吗?也不会。

明明什么都不会改变,但大家却潜移默化地坚信,在这种场合,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和权力,会因为位置的前后,被显化。

几乎不需要任何的教学,人们都默认,站在第一排最中间的人,一定是身份最特殊的,而那些站在角落位置的,往往趋向于边缘化。

所以C位要留给咖位最大的人。

大家指责那些“抢C”的人,也用的是同一套话术,说他们咖位不够,地位不够。

可是,所谓的“咖位”是由谁来决定的?又是由怎样的标准来决定的呢?

作品?实力?流量?成绩?资历?

至少在娱乐圈里,你找不出一个可以量化的规则,一切都是模糊的。

流量大的,不一定有奖项;

拿过奖的,不一定有票房;

票房吃香的,不一定口碑叫好;

口碑叫好的,也不一定有流量。

说白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标准,每个明星的粉丝也都觉得自家哥哥姐姐应该站中间。

既然做不到按照绝对的标准来办事,那么针对个体的审判就必然是唯心的产物。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服从的义务。

要我说,如果某个活动对所谓C位有如此明确的要求和偏好,那就应该提前彩排,给每个人都安排好位置,大家通通按要求来。

一来,可以避免现场冲突。反正对位置不满意,可以提前沟通,或者干脆别来。

二来,论起抢不抢的,还能有迹可循。

500

如果什么都没安排,只是让人去“悟”,去“见机行事”,去展现自己的“谦逊”,去适应某种潜规则,又何尝不是一种服从性测试呢?

潜台词仿佛是,“你不必展现你的野心,学会听话才能让你获得更多奖励。”

500

其实上过班的朋友应该都能感觉到,娱乐圈这一套C位咖位的逻辑,不光在娱乐圈适用,在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也一样很常见。

它被统称为“人情世故”。

里面的学问包罗万象,上到给领导排座位,下到酒桌上敬酒,都有讲究。

500

光是吃饭,就有八百个注意事项。

包括但不限于,

领导让你点菜,但你不能随便点,而要投其所好地点,要观察饭桌上缺啥。

领导让你催菜,也不是单纯去催菜,潜台词是叫你偷偷提前去买单。

最典型的是。

给领导敬酒,杯子一定要放得比对方低,这样才显得自己姿态低,很恭敬。

吃完了一起出门,也不能和领导并排走,最好是落后半步,凸显对方的地位。

。。。

曾经,人们把搞懂这些潜规则当做成熟的象征,但如今早已怯魅,只当是官僚主义的糟粕。

500

每每被提起,还会嗤之以鼻。

但很讽刺,同样的套路换到娱乐圈,却又有无数人情不自禁地开始维护它,觉得这是应该遵守的金科玉律,不容践踏。

500

更幽默的一点是,在职场,在办公室,大多数时候确实存在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但在娱乐圈,并没有。

大家一样是明星,没听说谁是明星主任啊?

这难道不算是一种双标吗?

也或许,是因为娱乐圈离普通人太远,大家下意识代入的不是需要遵守规矩的人,而是高高在上、笑纳规矩的人。

所以才会对“不懂规矩”的人,如此愤怒,又如此在意。

500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谁管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

对真正的观众来说,谁站C位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谁能贡献好的表演、好的作品,让人愿意反反复复去看,去细究。

这种好东西,以前我们看过很多。

可惜现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