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骑手的保障,“普惠”更重要?

文 | 萧田

百万骑手终于有保障了。

10月27日,美团官宣即日起骑手养老保险补贴将正式覆盖全国,向全国全行业全部类型骑手开放。

这是行业首个面向全部骑手开放的社保补贴方案。

众所周知,美团的活跃骑手数量一直遥遥领先。这就意味着,美团这一保障福利最终总覆盖预计超过数百万人。

根据时间线梳理来看,美团对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试点、骑手保障提升的重视程度一直处于“最优先级”:

今年4月启动试点,5月首批补贴到账,7月向全国推广,10月覆盖全国,算下来,仅半年时间,美团就系统性的、初步建成覆盖数百万骑手的福利保障网,形成基础保障+进阶保障+骑手福利的三级保障体系。

显然,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经营动作,而是一个极具战略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标志性事件。

1、给百万骑手上社保,有哪些现实的难点?

客观上来说,给“骑手上社保”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社会上,对企业与骑手这类灵活就业劳动者的雇佣关系、以及其社保该如何缴纳的问题,争议一直不断。

很多人也低估了平台给骑手上社保的难度:

一方面,为骑手上社保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开支。

要知道,中国的外卖骑手群体十分庞大。

据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初,美团活跃骑手超过700万人。饿了么活跃骑手超过400万人,京东旗下达达的活跃骑手超过130万人。全国范围内的外卖骑手数量已经超过了1300万人。

500

如此庞大的骑手群体,全部与平台签约成为全职骑手,并由平台缴纳五险一金,在经济上实现的可能性很低。

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亦或是“后来者”京东,外卖业务的利润率本来就微薄,全额承担上百万骑手的五险一金,将使平台陷入完全无利可图乃至巨额亏损的境地。

所以过去,没有任何一个平台,有能力和决心将数百万骑手保障起来。即便是今年新入局的外卖平台,也只是给小部分全职骑手缴纳社保,而不可能覆盖旗下全部骑手。

另一方面,骑手与平台的关系一直处于模糊状态。

在我国,人社部在2021年发布的56号文采取“三分法”:完全劳动关系、不完全劳动关系、个体职业者。外卖骑手,绝大多数属于“不完全劳动关系”的范畴。

500

按照现行政策,对平台并无购买社保的强制要求。而且其中大部分骑手属于兼职众包骑手,工作时间分散、地点不固定,还可能同时在多个平台跑单。

这样的背景下,平台很难对骑手参保地点、工作意愿、社保缴纳意愿进行实情掌握。

更重要的是,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灵活就业群体,他们的社保是个全球性难题,在全球都无先例可循,更无经验可以借鉴。美国最大的外卖平台DoorDash迄今仍将外卖员定位为“个体经营者”或“自雇者”。

这就造成一个后果,全行业对给“骑手上社保”即便有心但也无力。

2、“美团方案”背后的慢快哲学

那么,为何说美团这次给骑手上社保,对整个外卖行业都有参考意义?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

外卖骑手究竟需要什么?他们固然需要更好的保障,但是五险一金是他们的刚需吗?平台应该如何高效地为他们提供保障?

本质上,它涉及骑手、消费者、平台等多方利益,各个因素都需考量。

系统性工程,自然需要系统性的思维解决问题。

区别于其他同行,美团直接打造了一套同时覆盖数百万骑手的福利保障体系。在这个体系里,美团不只解决骑手的基础保障,还有更弹性的保障需求。

具体来看,美团这个方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公平、普惠、可持续。

众所周知,外卖骑手主要分为“专职”和“众包”两种,绝大多数骑手属于“众包”,即兼职,过去他们以个人方式参与平台配送,按单赚钱。

美团建立的骑手福利保障体系,不区分“三六九等”,不管是长期稳定跑单,还是过渡兼职的骑手都能灵活参与养老保险+“骑手工伤险”(职业伤害保障)+意外伤害险组成的基础保障。

500

不仅如此,美团还为骑手及其家人提供了由大病关怀保障、子女教育基金、职业转型教育基金等构成的进阶保障。即便你是非美团平台骑手,甚至是骑手的家人,也能享受大病关怀等保障。

此外,像工作餐、年度免费体检、旅游补贴、女性骑手两癌筛查等工作福利,也被纳入到这张网中,并且还在持续完善拓展。

对比其他几家的试点政策来看,美团方案的领先性在于,它不是向外界交差的社保样板间,解决的不是几万人而是数百万骑手的基础保障问题,是务实可持续的方案,真正让骑手成为灵活就业人群中第一个被规模化解决社保问题、建立行业保障体系的职业类型。

这一点,无论是放在世界还是国内,可能都是首创。

实际上,在拿出这套方案之前,美团也曾背负不小的争议。即便是今天,也有人戏称,这是“竞争倒逼”下的临时选择。

但这些看法,却忽视了过去几年美团所做的巨大努力。

在中国这个竞争极度激烈的商业世界里,商业叙事总是围绕着闪电式扩张、颠覆性天才和大胆的赌博。但美团一直都是个例外。它很少取巧,总是结硬寨,打呆仗。

事实上,在为骑手上社保这条路上,美团起得很早,走得也很慢——

早在2021年,美团就开启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探索,率先试点解决骑手的“工伤保险”,至今已为超过1300万骑手缴纳保费超过20亿元。

这是骑手社保试点的第一步,此后美团“先行先试、逐步推广”。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几乎每一年美团都在填补行业空白:如新职伤、养老保险补贴。还有超时免罚、大病关怀、交通安全奖,都是美团率先推出,其他同行纷纷跟进。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团方案”放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借鉴意义,因为它是建立在过去所有探索基础上“慢工出细活”的最终结果。

同时,它还是一个可持续、可操作并能长期运行的解决方案,在未来还能拓展到更多行业和领域。

3、灵活就业者保障难题找到“最优解”

德鲁克认为,企业是社会的公器,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的本质是为社会解决问题。企业越大,承担的责任和解决的问题也越大。

刚发布的十五五规划,“投资于人”被置于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投资于人”,将资金资源主要投入到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和人的保障上。

这意味着,过去传统竞争模式无以为继,未来将是卷福利、卷保障、卷技术的“高维度”竞争。

对于美团而言,“美团方案”尽全力将每一位骑手纳入骑手保障网络中,既为他们“老无所依”兜底,也解决了工作中的后顾之忧,甚至还能强化对骑手职业、乃至城市的认同感;

而且它更是基于“投资于人”底层逻辑上,对企业责任的主动承担以及对未来社会共同富裕的践行。

在这个牵涉数百万人的保障方案里,美团真正做到了公平、普惠、可持续。

为此,尽管要面对短期利益的取舍,美团仍一步一个脚印,探索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

如果说开年的京东为骑手上社保开了一个头,那么此次美团就是给出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更关键的是,“美团方案”也给骑手背后的灵活就业群体打了一个样。

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人,其中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超过8000万人,外卖骑手占了1000多万人。

随着骑手福利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骑手逐步成为一份正规职业,在职业保障上逐步领先了同圈层职业的水平,成为蓝领/灵活就业群体里保障最好的一群人,甚至超越一些大众认知里更光鲜的白领。

对比来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餐厅员工、群众演员、保安、保洁等,至今行业都没有为他们建立保障体系,普遍面临保障不足的问题。大家最关心的外卖骑手,反而率先被保障起来了。

“美团方案”无疑为这些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问题也有了可以抄的“作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