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批判起了中国电车
文源:源Auto作者:潘卓伦大字吸睛,小字免责;饥饿营销,订单注水;不抢就没,周榜内卷……在10月29日的新车发布会上,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周斌火力全开向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营销乱象“开炮”,部分描述的指向性之强,几乎和指名道姓无异。当然,北京现代抨击的这些问题并非空穴来风,但吃瓜群众普遍都为其捏一把汗:“这么勇,这是要跟顶流开干啊!”
北京现代用力这么猛,原因无他,从EO羿欧这款纯电新车开始,其要在5年内将年销量提高到50万辆的水平,作为参考,今年1-9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约8.8万辆。50万辆/年,早在2022年北京现代就已经立过这个flag,结果显而易见。如今这个目标顺延5年,北京现代有什么新的把握吗?01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造全球车“北京现代到2030年要实现50万辆的销售体系,其中国内销售30万辆,出口20万辆。”如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李双双在发布会上所言,在接下来的5年里,出口销量会是这家韩系合资车企经营基本盘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官方披露的规划,2025年北京现代计划出口8万辆新车,如上文所述,这几乎和今年1—9月北京现代在国内的累计销量持平。北京现代之所以对出口销量如此有信心,基于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产品成本优势无疑是关键。
以新上市的北京现代EO羿欧为例,其官方指导价为11.98万元起,这样的价格和同属紧凑型SUV,且包括动力电池容量在内整车配置相当的纯电动版KONA有巨大差距,后者在英国的售价为3.5万英镑起,折合人民币约32.9万元,由现代捷克工厂生产,2024年在整个欧洲卖出超过3.6万辆。
据知名车圈大V@孙少军09透露,北京现代EO羿欧之所以像李双双说的一样研发了6~7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价格,“前期定价过高换负责人重做,韩国CTO决策,中国团队干活,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中心在右舵和欧标口版本”。有消息称,北京现代EO羿欧计划首先出口到澳大利亚市场,随后再向德国、挪威等欧洲市场进发。可以预期,该车的价格会是其打开海外市场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看,北京现代还得感谢那些被其批判的部分中国品牌车企。如果没有友商的花式内卷,怎么会有断档领先的中国新能源供应链,更没有能够在海外市场占据绝对成本优势的新车。将北京现代EO羿欧放回国内市场,其价格已经接近“价格屠夫”零跑的水平。试想以现代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加上零跑级别的性价比去撬动海外市场,也许出口销量才应该占2030年50万辆目标的大头。02国内销量押注本土“队友”靠着本土化的成本优势,北京现代的出口销量称得上有恃无恐,那么其国内销量有什么抓手呢?李双双给出的答案也是本土化——本土化技术的体验优势。在发布会上,李双双给北京现代找了两个学习对象——广汽丰田铂智3X以及东风日产N7。这两款车最大的特点,莫过于从整车平台到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都基于中国本土供应商的方案,再适配到自身的产品标准体系中,最终达到价格和产品体验都向同级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看齐的效果。但是,在EO羿欧这款新车上,也许本土化技术的体验优势还有欠缺。
据源Auto了解,EO羿欧在辅助驾驶方面与同级车型相比仍有不少短板,例如全系不支持辅助泊车功能。另外,虽然EO羿欧的智能座舱芯片已经用上了主流的高端芯片,但以辅助驾驶SR界面为典型的体验依然不够流畅。也许,在北京现代后续推出的新车上,本土化技术的体验会进一步向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看齐。毕竟地平线、Momenta等业内大牌本土供应商也已经与北京现代达成合作,有理由相信行业主流水平的辅助驾驶功能体验已经在酝酿之中。“2026年到2027年,我们聚焦中型新能源细分市场,计划发布5款中型轿车和SUV产品,全覆盖纯电、混动、增程等不同形式,从2026年起北京现代将在首产车型全部搭载L2+级驾驶辅助系统,2027年搭载L2++级。”按李双双的说法,EO羿欧只是前菜,从2026年开始,北京现代会真正在国内市场发力。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北京现代用力这么猛,原因无他,从EO羿欧这款纯电新车开始,其要在5年内将年销量提高到50万辆的水平,作为参考,今年1-9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约8.8万辆。50万辆/年,早在2022年北京现代就已经立过这个flag,结果显而易见。如今这个目标顺延5年,北京现代有什么新的把握吗?01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造全球车“北京现代到2030年要实现50万辆的销售体系,其中国内销售30万辆,出口20万辆。”如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李双双在发布会上所言,在接下来的5年里,出口销量会是这家韩系合资车企经营基本盘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官方披露的规划,2025年北京现代计划出口8万辆新车,如上文所述,这几乎和今年1—9月北京现代在国内的累计销量持平。北京现代之所以对出口销量如此有信心,基于中国新能源供应链的产品成本优势无疑是关键。
以新上市的北京现代EO羿欧为例,其官方指导价为11.98万元起,这样的价格和同属紧凑型SUV,且包括动力电池容量在内整车配置相当的纯电动版KONA有巨大差距,后者在英国的售价为3.5万英镑起,折合人民币约32.9万元,由现代捷克工厂生产,2024年在整个欧洲卖出超过3.6万辆。
据知名车圈大V@孙少军09透露,北京现代EO羿欧之所以像李双双说的一样研发了6~7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价格,“前期定价过高换负责人重做,韩国CTO决策,中国团队干活,用中国新能源供应链,中心在右舵和欧标口版本”。有消息称,北京现代EO羿欧计划首先出口到澳大利亚市场,随后再向德国、挪威等欧洲市场进发。可以预期,该车的价格会是其打开海外市场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看,北京现代还得感谢那些被其批判的部分中国品牌车企。如果没有友商的花式内卷,怎么会有断档领先的中国新能源供应链,更没有能够在海外市场占据绝对成本优势的新车。将北京现代EO羿欧放回国内市场,其价格已经接近“价格屠夫”零跑的水平。试想以现代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加上零跑级别的性价比去撬动海外市场,也许出口销量才应该占2030年50万辆目标的大头。02国内销量押注本土“队友”靠着本土化的成本优势,北京现代的出口销量称得上有恃无恐,那么其国内销量有什么抓手呢?李双双给出的答案也是本土化——本土化技术的体验优势。在发布会上,李双双给北京现代找了两个学习对象——广汽丰田铂智3X以及东风日产N7。这两款车最大的特点,莫过于从整车平台到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都基于中国本土供应商的方案,再适配到自身的产品标准体系中,最终达到价格和产品体验都向同级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看齐的效果。但是,在EO羿欧这款新车上,也许本土化技术的体验优势还有欠缺。
据源Auto了解,EO羿欧在辅助驾驶方面与同级车型相比仍有不少短板,例如全系不支持辅助泊车功能。另外,虽然EO羿欧的智能座舱芯片已经用上了主流的高端芯片,但以辅助驾驶SR界面为典型的体验依然不够流畅。也许,在北京现代后续推出的新车上,本土化技术的体验会进一步向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看齐。毕竟地平线、Momenta等业内大牌本土供应商也已经与北京现代达成合作,有理由相信行业主流水平的辅助驾驶功能体验已经在酝酿之中。“2026年到2027年,我们聚焦中型新能源细分市场,计划发布5款中型轿车和SUV产品,全覆盖纯电、混动、增程等不同形式,从2026年起北京现代将在首产车型全部搭载L2+级驾驶辅助系统,2027年搭载L2++级。”按李双双的说法,EO羿欧只是前菜,从2026年开始,北京现代会真正在国内市场发力。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