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今年双11的大消费增量:接什么,怎么接?

500

双11有了新故事

前几天,小红书跑到阿里园区拉大字报求淘宝天猫支招的事,在社媒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度。

网上流传出的照片显示,小红书拉的横幅上写着:“小红书双11求支招!薯薯专程坐高铁来的,求心疼。”还有易拉宝上写着:“小红书做双11,0水花、0人知,淘宝天猫你们到底咋做的双11。”

500

网友锐评,整这种花活,没想到是小红书贴脸求支招。

这显然是一个营销策划,但也证明在电商年度促销大考中,已经办了17年的天猫双11始终备受瞩目。

根据天猫官方发布的战报,今年10月20日开卖的首小时,有80个品牌成交破亿,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均超去年开卖首日。虽然看起来也是专门找的优势数据口径,但是也比其他平台的闪烁其词要坦然很多,显示出了底气。

500

在今年的双11发布会上,淘天给出今年的双11三个新定位:第一个大消费时代的双11,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第一个淘宝闪购全面参与的双11。

双11走到第17个年头,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触顶、促销常态化、消费者注意力被不断分散的当下,急需新的故事与新的模式。而今年双11,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即时零售的全面入局。

据平台公布,近来爆火的淘宝闪购,本次双11与天猫深度协同,共同迎接大促实战检验。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37000个品牌40万家门店接入淘宝闪购、部分商品参与天猫双11活动,淘金币玩法已经打通闪购。为了吸引消费者,淘宝闪购也释放出更多双11福利,推出88VIP点外卖五折、超1000万份免单红包等优惠活动。

此举背后用意其实不难理解。在天猫双11这个超级流量场内,闪购与淘天电商业务相辅相成,用户可以互相转化。参与电商大促的用户可能会被闪购福利吸引,进而去点三餐外卖;闪购用户也可能被平台内大促氛围感染,增加更多电商消费。

这种策略显然也带动了今年双11的开售表现。

数据显示,10月20日开售当天,就有近4万个餐饮品牌和2000多个非餐品牌成交额对比淘宝闪购上线之初增长超过100%,278个城市夜宵订单增长超过100%。

可以说,作为阿里大消费战略的关键落点,闪购业务激活了大促新增长引擎,大促也激活了闪购所连接的线下生意。

回望过去,自今年4月底正式上线以来,淘宝闪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各方面表现都超出预期,订单量、交易买家数、活跃骑手数均有显著增长,目前用户的规模和心智达到稳定水平。

而随着淘宝闪购的发展壮大,其对淘宝的用户表现出明显的拉动作用,带动手淘APP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增长。第三方数据显示,阿里参与外卖大战之前,手淘APP的日均活跃用户数(DAU)为3.74亿,而到8月,这一数字增长了20%。此外,许多入驻闪购的品牌也发掘了新机遇,像8月就已经有77个品牌在淘宝闪购月成交额破千万。

整体而言,阿里已经在即时零售领域跑通了从供给到履约的全链路,也用数据验证了新消费场景对平台大促生意的拉动作用。可能在今后的双11、618等重点大促,我们还能继续见到闪购深度参与其中。

500

大消费撬动电商增量

闪购业务的强劲表现,是阿里大消费战略加速落地的一个缩影。

今年6月以来,阿里电商平台加速向大消费平台转变,大力加码以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业务,引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加入淘宝闪购,实现天猫品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天猫超市也将全面从B2C远场模式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

与此同时,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盒马等资源,打通阿里生态下的电商、外卖和旅行等服务,上线全新的大会员体系。9月,高德扫街榜上线,高德由导航工具转型为消费决策入口,此后淘宝闪购启动到店团购业务。

500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淘宝尝试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消费服务体系,覆盖10亿消费者吃喝玩乐行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其目标是远近场电商深度协同,高低频消费持续共振,线上线下全面融合。

《电商派Pro》观察到,这种大消费战略不但自身增长迅速,也很可能将为淘宝天猫既有的电商业务提供全新的驱动力。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以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为电商带来了大批新用户。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淘宝平台上差不多有1亿用户只点过外卖、没有进行过电商消费。这类用户一般来自淘天平台之外,或者属于被盘活的用户,位于城市、存在高频消费需求,并且有一定消费能力。由于有过点外卖这种消费行为,他们对平台已经有了初步信任。

不妨试想,这类用户存在即时零售购物习惯,往往消费决策更短,需求更明确,心智也更活跃,当这部分群体被转化到品牌消费场,他们很可能会被内容和算法激发购物兴趣,由此带动服饰、快消等品类的增长,他们的高频消费需求也可能会带动品牌复购率提高。

我们从多个品牌了解到,今年很多男装的男性自购比例上升了。这些消费者在过去,很可能更多是由女朋友或老婆帮忙买衣服,但现在开始自己买。这种现象可能就跟闪购的渗透有一定关系,原本电商场域之外的消费者被吸引到了域内。

而且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一点是,即时零售用户粘性天然较高,且往往注重购物体验。一旦品牌能在服务、履约、优惠等机制上赢得他们的信任,那么有望将他们转化为会员。特别在88vip等会员机制的加持下,这1亿用户有望被进一步沉淀。

除了带来新用户,即时零售也带来了新场景。当前,伴随性下单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各大社媒平台,都能看到消费者甜蜜的抱怨:很多用户本来只是想用闪购点外卖,但是莫名其妙开始刷起了淘宝,下单了很多新东西。

500

这是因为,过去消费者打开淘宝,往往是带着明确购物意图的目的性行为,而当闪购以高频、即时的消费场景渗透进来后,淘宝开始承接起更多即时触发、临场决策的消费,从而焕发了更多新的增量空间。预计在未来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会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新增成交。

如果说即时零售是电商的增量担当,那么大会员体系,就是撬动电商增量的另一个杠杆。它构建了一种跨场景的激励机制,打通淘宝、饿了么、飞猪、盒马、高德等阿里系业务,全场景覆盖满足用户吃喝玩乐行一站式需求,然后通过淘气值、优惠券等福利引导阿里生态内的用户进行跨场景消费,从而带动电商销售。

不仅如此,大会员体系还可以沉淀全生命周期数据。每一次会员权益的使用、跨场景的消费,都会成为数据资产的一部分。这些大数据不仅帮助能阿里构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更好地引流,也能帮助品牌实现更高效的精细化运营,提升ROI。

可以看到,大会员体系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全面盘活用户存量价值,将阿里生态内的存量转化为淘天电商新增量。

无论是以淘宝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还是整合阿里系资源的大会员体系,本质上都是在重构“人、货、场”的连接方式。前者开拓更多消费场景、扩大用户触点,后者延展用户关系深度、提升用户忠诚度,双管齐下、全域协同,全面激活新流量,为电商增长注入新动力。

500

全域经营时代,生意逻辑怎么变

站在观察者的视角,我们可以说大消费强势撬动电商增量,给行业带来了更多利好。不过对于身处电商大海的商家而言,这是一种巨大的、颠覆性的变革,可能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流量场格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商家可能只要关注店铺和货架场景就好了,但是今后,闪购、淘金币频道、88vip界面,乃至高德、飞猪、盒马,都是新的触点,意味着商家要在多元化的场景中实现全域经营,也意味着更多潜在机会点。

另一方面,淘宝闪购带动用户活跃度的增长,但对于每个具体的商家,并不必然带来GMV的增长。如果商家后续转化闭环不健全,那么再多的流量也无法转变为实打实的销量。这就对商家长周期、精细化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商派Pro》认为,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商家生意逻辑需要完成宏观性的转变。从单点流量驱动的经营路径,转向全方位场景驱动,学会以场景为中心重新定义供给,在多元化的触点中进行嵌入式营销,让货品“主动”找上消费者。

同时,经营重心可能也需要从“一锤子买卖”转向留存和复购了。如果能培养用户长期心智、沉淀用户长期价值,那么商家将能实现更加具有确定性、也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具体落实在举措上,要想抓住即时零售带来的机遇,商家最好根据即时消费特点调整货盘结构,在闪购场景里优先准备低阻力、入门级、能满足用户及时需求的SKU。以排在淘宝闪购美妆垂类前列的自然堂为例,该品牌早在2020年就开始布局“一盘货”模式,按6:3:1比例设计货盘,60%为爆品,30%做应急补妆品,方便闪购用户快速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应急产品。

另外,商家还需要及时调整库存和供应链,最好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的仓库覆盖能力进行差异化配置,增加热门商品备货量;并且提高履约能力,可以与顺丰等第三方即配深度合作,来保障配送时效,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至于AI这种关键能力,它对商家而言也比较重要。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许多功能强大的AI工具,可以帮助卖家处理营销、投放、数据分析等工作,降本增效,实现全域经营。

最后,商家需要抓住双11这种闪购和电商品牌零售互相提升渗透率的转型关键期,积极参与平台大促活动,匹配消费者爆发性的购物需求。

总的来说,今年双11早已不再只是一次单纯的促销节点,而是一次新技术与新模式的综合演练。AI带来更高效的决策方式,大消费战略拓宽零售边界,闪购的崛起则让品牌找到更多生意空间,如今的双11还能讲出这些新故事,确实值得期待。

未来,在新的商业周期里,双11大概率依旧是最具代表性的电商竞技场。它见证行业的进化,也定义着电商零售的未来。对于所有品牌来说,当下正是拥抱变革、抓住新增长的最佳时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