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了家AI STORE!下楼买算力,超市里招聘数字员工

“智云上海AI STORE”启动
作者/ IT时报 孙妍
编辑/ 孙妍
当我们打开水龙头,只要能用上干净的水,不需要知道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在上海,AI已经成为水电煤一般的基础设施,下楼就能买到算力,走进营业厅就能招聘“数字员工”,就像逛超市一样便利。
近期,上海电信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智云上海AI STORE”,打通算力、模型与应用,构筑起上海公共算力与智能体一站式平台。这个平台不但会成为一个算力枢纽,还将打造从模型到应用的生态闭环,给AI企业一个智能算力、国产化适配与开源框架的新选择。
从数字上海到智云上海,再到“AI上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城市就会成为一个自我学习、自主行动的智能体。人们在City Walk时,转角遇到的不只有便利店,还有算力超市、模型超市和应用超市。

下楼就能买算力
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的“模速空间”,是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是“模速空间”里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如今,生态汇聚作用正在显现,企业下楼就能买到算力、模型和应用。
走进位于“模速空间”一楼的上海电信模速智算专区,就对“智云上海AI STORE”这一平台有了具象化认知:在算力超市里可以买到算力,在模型超市里可以找到适配模型,在应用超市里可以招聘“数字员工”。

“智云上海AI STORE”宛如一个AI超市,开发者可以在这里任意挑选算力、模型和应用。
当下,算力领域的痛点在于资源分散或闲置,没有很好地被用起来。如何将闲散算力汇聚,进行跨域资源统一调度?
运营商级的算网调度平台逐步解决了这一痛点,上海电信牵头打造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异构智算云网调度平台是业内最早实现跨厂商、跨技术架构、跨资源池的异构算力调度平台。
以此为底座,上海电信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运而生,以上海为长三角核心部署中心节点,拓展国内多省市服务节点,最远端已延伸至西北边陲,由此汇聚了12.5Eflops公共算力。同时,上海电信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已经汇聚了超13家算力合作企业,包括华为、沐曦、壁仞、海光等国产算力资源。
上海电信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升级为“智云上海AI STORE”后,将这些自主可控的算力资源注入算力超市。不论是企业还是公众用户,都可以按需采购,一键部署,让AI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普惠资源。

AI STORE里招数字员工
走进一家电商企业,销售专员正在淘宝、抖音等直播间里热情洋溢地带货;客服专员7x24小时全天候处理售前售后问题;文宣专员正在制作营销文案、商品图和自媒体配图;法律专员正在审核合同……你也许没想到,这些员工都是智能体驱动的“数字员工”。
当一个人加一群智能体的组织方式正在成为潮流之际,“智云上海AI STORE”上新了模型超市和应用超市。
在上海电信张杨路营业厅的未来办公空间,晓主任、晓律师、晓助理等“晓”字辈数字员工已经上岗,他们是由上海电信自研或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智能体,其他数字员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晓”字辈数字员工是上海电信内生外化的一大体现,他们经过了上海电信自身的大量测试与打磨,让AI真正被用起来。在自用的过程中,上海电信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要让智能体有条不紊地协作,必须得有一位指挥官。“小犇犇”是一位负责协同智能体的“指挥官”,在它大脑中注入企业本地知识库,就能成为企业一站式智能办公的“超级AI助理”,再由“小犇犇”来指挥公文专家“晓主任”、法律专家“晓律师”等,才能事半功倍。

不同规模的企业与机构,都能在应用超市里匹配到合适的数字员工以及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就跟逛超市一样简单。
一家20人以下的设计类工作室,至少要招聘设计、法务、销售等人员。而在“智云上海AI STORE”里,可以挑选文生图类AI应用,来快速生成多套设计方案的初步构思,还可以挑选“晓律师”来审查合同条款的漏洞。
AI STORE上架的所有智能体都是“电信甄选”,大大降低企业挑选数字员工时间成本。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等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挑选涵盖法务、客服、招聘等不同专长的智能体。
AI研发企业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备齐AI开发所需的工具“铲子”。在模型超市里,已有超40款主流大模型上架,包括DeepSeek、阿里Qwen、Meta、智谱AI、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等开源大模型,以及十几款MCP应用,包括开发者工具、搜索工具、浏览器自动化、效率工具等。MCP相当于“翻译器”,它能让智能体互相听懂彼此的语言。
而对于央国企、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大型医疗机构等用户来说,数据安全的优先级往往高于效率,基于前期DeepSeek私有化部署的大量经验,从管理层面的方法论到技术层面的支撑,电信逐渐培养了一支有落地服务能力的AI团队。
企业对AI的需求正在向多元化、系统化演进,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算力或单个优秀AI产品,而是覆盖核心业务场景、贯穿转型全周期的陪伴式AI运营服务。

“硬折扣”AI超市
近期,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人工智能补贴政策,如何让有需要的企业与政府部门快速对接?“智云上海AI STORE”上线补贴专区,包括算力服务最高享30%政府补贴,部分国产算力可以再享30%原厂补贴,模型服务最高享50%政府补贴等。
上海电信会有专员对接入驻AI STORE的企业,帮助企业解读经信委等政府部门,以及昇腾等国产算力厂商的补贴政策、理清申请流程等,大大降低企业使用算力和模型服务的成本。

在“智云上海AI STORE”上新之际,模型超市Tokens体验已经开启,2025年12月31日前,每个客户可领取总计2500万Tokens免费额度,不论新老用户,都能免费体验DeepSeek满血R1版两周时间。算力超市的“硬折扣”也在持续,个人用户可以免费领取10卡时,政企用户可以免费领取100卡时。
公共基础设施的一大意义是普惠,拉低全社会使用AI的门槛和成本,这也是“智云上海AI STORE”打出硬折扣的初衷。
只有AI企业用得起、用得好算力和模型服务,才能将AI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至城市的每个角落。

从全城上云到全城AI
“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在1961年曾预见,未来算力将像水、电一样成为公共资源,随取随用。
时间来到2025年,算力已经成为AI时代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而智能体正在成为大模型的主流应用,智能体时代加速到来。前有Gartner预测,到2028年,人类可读的数字界面交互中将有20%由AI智能体完成。后有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畅想,在超级人工智能时代,每个人将拥有上百个智能体提供全天候服务。
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这背后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正在为全球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AI CITY”范式。
2022年,上海电信在全球率先启动“全城上云”,打造云网边端安一体化的新一代综合性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智云上海”,以新网络重塑城市智算底座,并在全国电信运营商中首个提出向社会提供公共算力产品试用服务,推动算力服务公共化。
首个商用级AI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于2024年1月诞生。基于中国电信天翼云自研CloudOS4.0底座,上海电信正式推出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一系列商用级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产品,包括四个智算产品、一个弹性算网、一个算网调度系统和一个政务大模型。
2025年7月,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以下简称“WAIC2025”)闭幕式上,中国电信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发布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这标志着上海已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规模城市级数智化底座的部署与能力集成,并将以此为基础,构筑“上海有AI、智惠全城”的城市智能服务体系,率先提出以革命性AI惠及城市民生的新发展理念,为全球提供了一套AI城市的“上海方案”。
WAIC2025期间,在全球计算联盟的支持与见证下,上海电信携手天翼云、华为、字节跳动、上海AI实验室、阶跃星辰、MiniMax、沐曦、璧仞、出门问问、鲸鱼科技、基流科技等国内头部AI合作伙伴,共同启动“智云上海AI STORE”生态伙伴计划。

“智云上海AI STORE”的雏形开始显现,一条整合了算力层、模型层、应用层的生态链浮出水面。而搭建这一生态链,就是为了开发面向千行百业的智能体和AI解决方案,降低企业与公众迈向AI的门槛。
如今,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智云上海AI STORE”,涵盖了算力超市、模型超市和应用超市这三个“超市”和一个补贴专区。“智云上海AI STORE”此番落地,不仅让算力随用随取,也让AI随需而用。
从全城上云到全城AI,这是一个城市级的算网重构,也是AI落地的声音,更是城市自我进化的具象化。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IT时报》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