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无法简单用某个制度或某个经济政策来解释
【本文由“星辰大海路上的腹黑兔”推荐,来自《阿根廷举行中期选举,米莱经济改革面临重大考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离开舒适区
两党制和多党制,执政不了几年就得换政党。政策不连贯,改革阻力大,国家一旦开始衰落,想要中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阿根廷无法简单用某个制度或某个经济政策来解释,在经济学界有“阿根廷之谜”,有的经济学家(“美国GNP之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甚至认为阿根廷与日本是不能用经济理论解释的两个特殊国家。
阿根廷是由发达国家和中等强国(20世纪初期)退步为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弱国的特例,存在了太多的阿根廷之谜,是经济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甚至联合国都曾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组织经济学家大规模研究“阿根廷之谜” 。
阿根廷似乎符合所有的经济失败的理论,例如奥尔森困境(集团规模越大,多数人越可能无法战胜少数人),布罗代尔钟罩(制度失败),进口替代自主工业化,英-美殖民路径与西班牙-拉美殖民路径的比较,国际经济依附论,等等。但单一理论又都无法完全和正确解释“阿根廷之谜”。
米莱改革现在又提供了新的素材,如果米莱改革失败的话,阿根廷之谜又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越来越成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