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也应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且在整个《公报》中,多次提及高质量发展,并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置于首位,列为「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首。这说明发展质量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可能要比经济总量的规模指针增长更加优先。这就为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确立了方向: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以系统安全为底座、以制度型开放为外环,在已有治理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提升治理能力,并力求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取得新的突破。运用一个最新的概念来说,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正在从「修复增长」走向「重塑结构」。

  「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依靠粗放型投资、土地财政和廉价劳动力驱动的增长模式,而是要转向更为精细化、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发展方向从过去重视生产总量、基建投资,转向关注「质」的提升,包括创新、绿色发展、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并强调透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方式来实现更精确和高效的政策执行。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要推动「科技创新」,在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进行一轮又一轮「卡脖子」的技术封锁之下,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中国全社会上下的最大共识。因而「十五五」规划将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提升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作为首要战略,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未来五年将会获得高强度政策扶持。

  结合澳门特区的实际情况,也是要彻底摆脱以博彩业一业独大的「粗放型」经济结构,及满足于「GDP」数字的增长模式,而是要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方面将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作为,以更新的思维、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培育新质生产力,切实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行政长官岑浩辉在二零二五年「施政报告」中擘画的开展四项重大工程蓝图,包括建设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澳门国际综合旅游文化区、澳门珠江西岸国际航空运输枢纽(港),以及澳门科技研发产业园等,就契合这个意念。当然,还需根据《公报》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奋斗方向,进一步完善和深化「1+4」多元策略,打造新增长极,推动四大重点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另外,还应创造性地发展一些配合「十五五」规划的新产业,尤其是因应《公报》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排序提前的显著变化,充分利用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特殊地位,协助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深化债券市场、人民币清算等业务,使澳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

  估计,中央未来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还将会按照「十五五」规划「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精神,给予更多更广泛的政策支持,甚至可能会推动深合区的「一国两制」下,「WTO」两个不同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因而要加快深合区制度衔接的进度,逐步建立与澳门民商事规则衔接、接轨国际的制度体系,推动与澳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序衔接,逐步衔接市场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并充分利用澳琴两地资源禀赋与政策优势,推动实现澳琴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在已经初步形成「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澳门注册+横琴生产」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及发展更多的模式,将横琴打造成连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转换插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提供新范式。

  「十五五」规划的人才发展战略,核心是透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发展,以达成「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这将透过加强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并建立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等措施来实现,旨在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尤其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和建设能够支撑国家发展的战略性人才队伍,包括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人才。而且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将人口结构(如老龄化、少子化)的变化转化为人才发展的动力,透过科技赋能、制度创新等方式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的研究,建立以价值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的高素质人才。因而有人形容,这是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澳门特区也要适应这种转变。其实,澳门「人口红利」的基础本来就不占优势,因而更应当趁着「十五五」规划的人才政策,升级为对「人才红利」的追求。在深化人才引进政策的同时,充分利用澳门高等教育的资源,将本澳高等教育从「普及化」实现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质的飞跃。在远景上,尽快完成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的建设,实现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与国际接轨,并在办学宗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全方位服务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要在「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上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社会民生政策是中长期发展计划的重要篇章。《公报》将「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列为「十五五」核心目标,这既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的自然延伸,更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十五五」更强调「普惠性」与「高质量」的双重升级,我国将继续围绕人口、就业、社保、养老等重大民生领域,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五年,民生改善将从「保基本」迈向「促进发展」,就业结构重塑带来新赛道机遇,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差距,医疗教育双升级实现普惠与高质量并进,城乡公共服务加速均等化。抓住区域产业调整与数字转型红利,每个人都能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

  澳门特区的民生福利在周边地区排在前列,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展现具有澳门特色的福利制度。但还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其中「十五五」规划所关注的生育问题,澳门正在出现「少子化」的趋向特区,将会成为澳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而在贯彻落实「十五五」规划时,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适婚青年婚恋,鼓励适龄人士生育,而且在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推动高质量教育,在「零岁」阶段就开始实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未来澳门特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