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力否定“台湾光复”历史定位,赖清德之流究竟在恐惧什么?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的这天,日本侵略者在台北公会堂(今为中山堂)签署投降书。中国政府代表随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这一刻,台湾终于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枷锁,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500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

然而对于这段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抵御外侮血泪与荣光的历史,民进党当局却极力否认。从鼓噪“终战说”粉饰殖民历史,到公然否定“台湾光复节”,再到通过台陆委会下达禁令,全面禁止公职人员、教职人员乃至民间团体参与大陆主导的纪念活动,这般上蹿下跳的“反历史操作”,不禁让人追问:赖清德之流到底在怕什么?

他们怕的是“台独”史观的谎言被戳穿

台湾光复的历史,从来有迹可循。《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包括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投降条款》中也明确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这些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共同构成台湾回归中国的法理基石,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定论。

台湾同胞更不会忘记,在日本殖民统治的50年里,他们从未停止抗争。从1895年罗福星领导的义军起义,到抗战时期台湾同胞跨海参军、浴血疆场,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紧相连。光复,是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回家史”。那是游子重归母亲怀抱的喜悦,是民族危亡之际共御外侮的担当。

500

台湾义勇队队员参加军事训练

但民进党当局偏要否定这段历史,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公然宣称“台湾没有光复节”,更妄言“台湾是由麦克阿瑟命令蒋介石接收”。殊不知这种违背历史事实的谬论,恰恰暴露了其恐惧。他们害怕的,正是“光复”二字背后的法理与史实。一旦承认台湾光复是“中国收回领土”,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两岸互不隶属”就成了无根之木;一旦台湾同胞想起先辈曾为“回到祖国”而战,“台湾主体性”的虚假叙事便会不攻自破。

他们怕的是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无法割裂

台湾光复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上,台湾光复的喜悦曾是两岸共同的狂欢。光复的那天,台北街头人山人海,鞭炮声响彻云霄,街上卖的香烟盒子上清晰地印有“祖国”二字。《台湾新生报》发表文章:“说到光复,我们的心里,自有压抑不住的欢乐,否极泰来,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这些都真切表达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强烈认同。

500

抗战胜利后,民众走上街头庆祝台湾光复

而这种天然的情感纽带,从未因岁月褪色。近年来,大陆连续举办光复纪念活动,岛内许多民众自发参与,正是因为他们时刻铭记自己的根在中国。但在赖清德之流眼中,这种情感共鸣是“洪水猛兽”。他们禁止参与纪念活动,本质上是想切断两岸的情感联结,把台湾同胞困在“台独”制造的“信息茧房”里。可他们忘了,血缘亲情割不断,共同记忆拆不散,越是禁止,越说明他们心虚。直到现在,台湾许多地方仍以“光复”命名,这正说明光复的记忆一直存在于台湾同胞的日常生活中。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不可忘却的记忆。

当然,他们最怕的是统一大势击碎“台独”幻梦。

赖清德上台以来,一边喊着“为台湾谋福祉”,一边又加码军购、推动“去中国化”,在“穷兵黩武”的邪路上一路狂奔。他显然忘了,台湾民众要的是和平稳定而非战争风险,要的是交流合作而非“脱钩断链”,这种背离民族利益的行径,早已遭到岛内舆论的唾弃。正如台湾网民所言,“现在的民进党,就像是舞台上的跳梁小丑,自以为很风光,殊不知自己的把戏早已被台下的观众看透了,也看烦了。”

台湾光复的历史告诉我们: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系于民族复兴。近日,郑丽文以过半得票率当选国民党主席。现场一名老年支持者激动落泪,反复高喊:“我是中国人!中国是我们的未来!没有中国,台湾到哪里去?”这朴素的话语,不仅是一名台湾民众的心声流露,更映照出台湾同胞对中华血脉的深切认同、对民族复兴的坚定期许。

500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从来不会为倒行逆施者停留。80年前,台湾同胞用欢呼迎接光复;80年后,我们依然要大声宣告: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不容否定,两岸同属一中的法理根基不可动摇。

就在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

民进党当局禁止台湾民众参与纪念活动,却禁止不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更阻挡不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事实会证明,赖清德之流逆潮流的“没出息”行径,终将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站务

全部专栏